红楼之珠玉_分节阅读_29

      应麟闻言则笑着对曰:“你乃是为师教授出的不肖之徒叛逆之子,向来便是特立独行、荦荦不群,这世间谁和你当对?”
    煦玉听罢忙劝解道:“公子过奖了,学生亦不过一介凡人,累及家严家慈并了座上先生公子为学生亲事费力劳神,亦有负诸位期许厚望,学生心下万分惶恐愧怍。只此番学生与珠儿因感前情,既定私盟,由此便也断不敢背信弃义、违背此情。此番莫道是尚书之女、世家千金,便是那皇室美姝、蓬莱仙姑,于我而言亦不及珠儿一个,正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由此学生恳请先生公子成全!……”
    贾珠闻罢煦玉之言已是眼眶微熏,侧身拥入煦玉怀里喃喃说道:“还是玉哥最好……”心下只道是自己果真未选错人。随后又念起一事,遂打趣着对身前的煦玉说道,“我只道是玉哥与我乃是有了婚约的,那龙凤贴与那证书俱是凭据,若玉哥再行婚娶,可是‘停妻再娶’之罪哦~”
    煦玉则斩钉截铁地对曰:“断不会如此!”
    应麟见状扶额惋叹:“谨儿,我真觉此番这戏言当真失败……”
    珠玉二人听罢方知应麟则谨之前所言俱是为了试探他们,心下却是早已偏向了他二人。
    则谨闻言转向一旁的应麟微微笑道:“无妨,此番到底又助你我确知了一番他二人之情。”随后又对座下腻歪在一处的珠玉二人说道,“然此间事实确如方才我二人所说那般,你二人当需知晓。除此之外,便在今日上午,孙家已遣了媒人前来林府提亲。可知这媒人亦是来头不小,正是礼部侍郎李文俊。”
    应麟则接着道:“因之前这亲事孙家鼐已与如海谈妥,遂此番这李文俊前来不过是将此物送来罢了,并随行附上了聘礼……”说着应麟从案上拾起一张红贴来递与座下珠玉二人。
    他二人接过一看,正是那孙小姐的庚帖,其上附有孙小姐名姓生辰属性以及他家三代之人名姓。
    应麟又道:“那李文俊来此便是为与我交换双方庚帖,令我将玉儿庚帖一并交与他带回亦供他家卜问。彼时我只得以今日非良辰、议亲不佳为由推脱,待到来日再行亲自奉上。想来我邵应麟这数年俱是足不出户,然如今为了玉儿亲事,却仍免不了要踏足一番那贵户豪门之地……”
    贾珠闻言便也明了应麟之意,遂对曰:“我们自是明了先生之意,此番先生体恤我二人,方才未曾径直交出玉哥庚帖,欲待我二人前来一并商议此事。”言毕双眸微眯,斜睨着手中孙小姐的庚帖说道,“想要结亲,亦需看天意若何!想来当初我与玉哥议亲之时,我二人的八字先生亦是相看过的,乃是极为相合。而如今这孙小姐的八字……”
    说到这里贾珠便也将手中庚帖细细审视了一番,只见这帖上所道:“孙玉淑,表字临仙。生于丙戌年腊月廿四午时,属狗,大驿土。星宿壁星。如此看来这孙小姐的八字相当不错,传说中壁星可招财进宝、财源广进,令其事业有成。亦可有利于仕途,令家庭生活美满。”说着又嬉笑着打趣,“倘若玉哥当真娶了她,说不定公子方才之言还真能实现,既能事业高升,亦可早生贵子~不过这属性与玉哥的分明便是相克的,先生此番将玉哥的生辰与我看视一番。”
    应麟闻言便将煦玉的庚帖交与贾珠,贾珠接过细察一番,只见煦玉的生辰乃是癸未年三月初七辰时,属羊,桑松木。遂说道:“玉哥的八字亦是不错,只命中主木,与那孙小姐命中主土根本便是相克的,可见老天亦不允这桩婚事。”
    应麟则道:“幸而此番如海尚未将玉儿八字擅自与了孙家,我此番欲将玉儿的八字修改些许,以确保万无一失,令这孙家忌惮玉儿生辰而自愿弃了这门亲事。”
    一旁珠玉闻言一并点头首肯:“如此甚好,此番还是先生思虑周到。”
    贾珠随即拾起煦玉的八字庚帖,另一手执笔以备修改:“这生辰年间此番是不可修改了,大抵全京城之人均知当年林家玉郎年仅十五便探花及第,亦知玉哥长我一岁,否则我便将玉哥改为龙年出生,与她那狗来番相克……此番能改之物便剩下月份日子并了时辰了,这般好了,改动太大亦恐引人怀疑,便将月份稍稍晚上两月,改为五月罢,日子改为初八,其余皆可不变。”
    改毕将庚帖交与应麟审视,应麟点头认同:“如此亦够得他家消受的了。”遂众人便如此商议停妥,待改日应麟便亲自将煦玉庚帖送往礼部尚书府上。
    ?
    ☆、第四十五回 尚书有女孙家提亲(五)
    ?  却说三日后,正是孙家与应麟议定交付煦玉庚帖的日子。该日既到,应麟乃是正装冠带乘车前往的尚书府。彼时礼部侍郎李文俊已是亲自候于尚书府门口,见应麟在府门外下了车,忙上前见礼道:“邵先生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先生海涵。在下身为尚书大人所聘请的媒人,此番本应由了在下亲自登门拜访,将林少爷的庚帖带了来,却累及邵先生亲自奔波一遭……”
    应麟则对曰:“李大人客气了,此乃儿女亲事,玉哥儿乃是在下学生,为其奔波来往一番,乃是在下分内之责;何况为其亲事,家长自当亲自登门拜访,方才合乎礼仪……”
    二人正说着,便见那孙家鼐已亲自迎了出来,对应麟拱手说道:“邵承祚先生,在下是久仰大名,如雷贯耳啊!若非因了小女婚事,在下怕还未尝有此机会能得见尊颜呢!……”
    应麟躬身对曰:“孙大人有礼了,在下一介草民,不过得了京师诸公谬赞的虚名耳,当不起大人如此之称,在下此番不过代了林大人前来将哥儿的庚帖交付与孙大人……”
    孙家鼐挥挥手说道:“邵先生是过谦了,众所周知邵先生乃是名士大贤,大儒王心朝先生的传人,可谓博古通今、才贯二酉,如今更是教导出京师两位才子,岂是默默无闻之人?”
    应麟则答:“尚书大人过奖了。”
    随后三人便一道入了孙家鼐的书房商谈。此番待应麟落了座,家人奉茶,应麟便也忙将煦玉的庚帖从怀里取出亲手递与了孙家鼐。孙家鼐亦是伸出双手接过,眼光不经意地瞥了一眼其上内容,便也止不住眼皮一跳。一旁应麟则端起茶盏饮茶,佯装并未注意到孙家鼐的异样。
    之后孙家鼐便将庚帖放置在一旁,应麟又取出聘礼作为上回孙家聘礼的回赠。随后二人俱是心照不宣地闭口不谈煦玉生辰八字的问题,转而谈起他事,将那早年的求学取试经历再度追忆了一番。这孙家鼐甚是感叹了一回自己当年取试乃是幸运万分,得了圣上赏识而跻身三甲,榜眼及第,此番一晃二十年过去了。转而又感叹应麟当年亦是会试通过,结果却因了时运不济错失了当年的殿试,真乃遗憾之事。提起往事应麟倒也分外洒脱,只道是个人有个人之命,万事强求不得,此言倒也意有所指。
    饮过两回茶,应麟道是此番庚帖奉上,孙家可自行寻人合这八字,待卜问合清之后便可将结果告知于他。随后便也提出告辞,孙家鼐亲自将应麟送至府门口登车,方才返回。
    此番孙家鼐则是直接手持庚帖入了内院寻了陈夫人商议,面上神色很是难以置信。陈夫人见状忙地询问此番与应麟见面他二人商议的结果,孙家鼐并未开口,只将手中庚帖交与了夫人览视。他夫人细细阅毕,亦是一副疑惑万分、不知所措的模样,说道:“老爷,这可如何是好?这、这帖子上的八字,可与淑儿俱是相克的啊!……”
    孙家鼐对曰:“方才我拿到之时未及细看,待邵承祚离开之后便又再度取出细看了一番,竟全然与了淑儿的八字背道而驰,无一丝相合之相。且看这生辰,这林煦玉生得日子亦非绝好。他命中主木,而淑儿命中主土,天生乃是克淑儿之命。可知木生春日最上,为旺,而夏之木不佳,为休,他偏生是那夏季之木。”
    陈夫人亦道:“想来他年长我家淑儿三岁,却偏生属羊,与淑儿属狗乃是三刑恃势,属性不合。且他生于己未月,淑儿生于辛丑月,便连这未丑亦是相克的。除此之外壬子日与了戊申日,壬戊又克;淑儿生于午时,戊午主火,他却生于甲辰时,甲辰主木,却又是淑儿克他了。总归此番便是命相不合,这桩婚事怕是不妥……”|
    孙家鼐则道:“然之前老夫亦曾与如海鱼雁往来,彼此于这桩亲事俱是甚为满意。老夫只道是他如今外任,有老夫坐镇京师,只管将此事交与了老夫,老夫定能依礼将此事办妥。奈何此番出了这番茬子,老夫又当如何向他交待?”
    陈夫人则道:“可是老爷,这哥儿八字与了淑儿的不合,若是勉强撮合成婚,婚后若是有甚不测,又当如何是好?”
    孙家鼐:“这正是老夫忧心之事。老夫只淑儿这一独女,老夫为她觅一佳婿,又如何肯令她受甚委屈?然而在此之前我早已去信答应了如海,如今若是贸然悔婚,却令老夫如何说得出口?”
    陈夫人:“老爷便权当是为了淑儿好……”
    孙家鼐又道:“若说是别家的公子哥,即便去了一百个老夫也不心疼。只这林煦玉老夫是见过的,林家长子,师出名门,加之又是前科我门下考生,可谓是才貌双全、学富五车,未及弱冠便也是万卷罗胸,除却他同门师兄侯孝华,也称得上是一世无双了。我只怕舍了此家,便再难寻到能与此相较之人了……”
    陈夫人道:“老爷之言固然无错,这林煦玉固然是个才华过人的,然我亦曾听闻近日里京师传得风言风语的,这哥儿因了高堂俱离而在外眠花宿柳……”
    然孙家鼐闻言倒也不以为意:“少年才子年轻之时风流一些亦无关紧要,到底古往今来那才子便也思慕佳人……”
    陈夫人对曰:“我只担心若是照这般性子,咱淑儿嫁与他之后他会冷落正妻,而令了侧室得势,我这做娘的到底不欲见自家女儿嫁去了受委屈。此番便是嫁得一个不是那般光彩照人的,只要能对了女儿好,便也是了……”
    孙家鼐听罢则摇首不答。
    却说另一边,正值这孙家夫妇二人正在书房中闭门密谈女儿亲事之时,却不知房门外一直有一个丫鬟悄无声息地趴在该处偷听,待他二人将这事谈了个七七八八,这丫鬟便又轻手轻脚地去了。随后便见这丫鬟穿过花园,跑进了后院孙小姐的房中。
    此番孙小姐正搅着手帕在房中坐立难安地等待着这打探消息的丫鬟归来,见这丫鬟气喘吁吁地进了屋里,激动地忙立起身来问道:“红儿,打听得怎样了?我爹娘如何说?”
    不料这名红儿的丫鬟却哭丧着脸答道:“姑娘不好啦,我听老爷太太说那林少爷与姑娘的八字不合,老爷太太商议着要退亲呢!……”
    孙小姐听罢怔了怔,随即便红了眼眶:“退亲?!先不是都说好了吗?怎的突然要退亲?那八字又是怎么回事?”
    红儿解释说:“我听见的,老爷也很是为难,但是实在是因为那少爷与了姑娘的八字克得太厉害了……什么姑娘属狗,那少爷属羊,和姑娘三克啥的……”
    孙小姐插言道:“是三刑。”
    红儿忙道:“对对,是三刑。还有什么小姐主土那少爷主木啥的……总之就是那少爷虽有千般万般的好,然就是因了生辰八字不好,这亲事也成不了……”
    一旁的孙小姐闻言早已是禁不住愁泪千行化作了珍珠儿滚。她心下自是不信甚姻缘前定的,对那生辰八字亦并无在意。她惟知之事便是自从她那年第一次随了父母踏入那林府、在卧雪听松室见过煦玉的自画像之后,便对着这未曾谋面的公子哥儿将心许了进去。之后更是经由了父亲耳提面命、多次详述煦玉在荣恩宴上是如何的才华横溢、力压群雄,心下早已痴迷了大半。又一次她随了家人前往南安王府赴宴,彼时女眷俱在湖中的画舫里落座,一干公子哥儿则在湖边吟诗作对。她于百无聊赖之际轻挑画舫的竹帘的一角,从一个细缝间往外偷觑,即便是在人群之中她亦是一眼便识出了其间的煦玉,正如那自画像中那般琼枝玉树、温润风流,正与一帮人一道拈阄作诗。似是因了他才高八斗,他人便也故意为难他,令他拈了一个“泥路”的阄。然他不过径直往前行出几步,随后一手负于身后另一手则手持折扇指着脚下便信口吟出一诗,宛如那传闻中文成七步的曹子建,直看得周遭一干人等目瞪口呆。而这边她亦是看得痴了,挑着帘子的手便忘了放下。直到后来南安郡主,南安王炎煜的妹妹步至身旁询问她出了何事,她方才慌忙回过神来,一张脸羞得通红,忙地拿话来支吾。然自此之后,她便也睡里梦里俱是煦玉的容貌身影。心下只默默期盼着有朝一日自己身披嫁衣嫁入林府的那一日,只道是大抵世上俱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而自古亦难逃“青年才子,弱冠登科,遂惹来名宿倾心,美人解佩”吧。这般念想了许久,直至闻说林家亦有与孙家结亲之愿,遂以为自己心下所愿终将实现,求得个才子佳人,福慧双修。不料却忽闻此退亲的噩耗,心下只如被反复□□搅碎一般,惟有掩面而泣。
    一旁红儿见状,已是手足无措,只得忙不迭劝解宽慰。正值这时,便闻见门外的丫鬟报曰“太太来了”,这孙小姐只得止住哭泣,拿手帕将泪水拭了。见陈夫人进了屋,忙地起身前往迎接。
    陈夫人见爱女满面戚容,忙问是出了何事。
    这边孙小姐闻言不答,一旁红儿率先开口说道:“太太,姑娘那亲事……”
    陈夫人惊讶反问:“怎的,你们已经知道了?”
    红儿又道:“太太,姑娘那亲事是不是出了什么变故?”
    陈夫人叹了口气答道:“此番实不相瞒,那哥儿与咱家大姑娘的八字太过不合。之前我与老爷商议,若是草率地将姑娘嫁过去,怕是违背天意,若是有甚不测,届时便是后悔莫及。我与你爹惟有这一女,自是舍不得将姑娘嫁进那府中受甚委屈……”
    这边孙小姐听罢只拿手掩面而哭,倒是一旁的红儿替她问道:“太太,姑娘这亲事便没有转圜的余地了吗?本来这亲事咱家早便为姑娘定下了,现在突然退婚,咱姑娘怎么承受得住?……”
    陈夫人道:“我正与老爷相商,看能否寻个委婉体面的理由将这亲事给推了……咱姑娘放心,想来这京城里的贵公子哥儿也不是只有他家,凭了老爷的在朝中的权势地位,什么样的公子哥儿咱家寻不来?你爹娘会再为你寻上一名佳婿,定不会令你委屈了……”
    随后陈夫人又再三解劝,这孙小姐虽面上止住了哭泣,奈何心里却也难以释怀,只道是自古女儿家谋求亲事便如庙里求签一般,在拾起签读到卜辞之前俱不知是好是坏。此番自己好不容易盼得能提前见到未来的夫婿一眼,且对方各方面均令人意满情忺,而不似其他女子一般如黑夜里乱撞。不料却忽地被告知自己与了该男子八字不合,不过是有缘无分,终还是修不成正果。如此念着,便也没有任何一个时刻如现下这般痛恨这婚姻合八字之俗,只道是若能都如戏里所言那般男女双方看对了眼便也私定终身该多好,省得如自己这般将那终身幸福交与了他人来决定!而因了这等心结,这孙小姐遂也大病一场,此乃后话,此番按下不表。
    ?
    ☆、第四十六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一)
    ?  却说这边,应麟自将煦玉的庚帖交与了孙家之后,便也静待孙家的媒人上门前来禀告他家合那八字的结果。按理若是八字相合,双方便可互赠定亲礼,将亲事定下。而此番这八字出了变数,男女双方八字不合,由此这定亲礼的环节便也迟迟提不上日程。而此事自是在应麟的预料之内,遂也并不前往催促孙家,只等着这孙家自己提出退婚。
    而应麟这边尚未得到孙家的消息,自是因了这孙大人尚还踟蹰着。八字不合自是不敢应承下婚事;然又因了怜眷煦玉之才,便也不肯轻易将这婚事就此推却了,遂迟迟抉择不下。正值这时,从扬州传来贾敏病入沉疴的消息,道是分外想念这分别一年有余的长子,欲煦玉赶往扬州面见一番。煦玉闻知此信之后忧心如焚,即刻向吏部告了假并了向应麟则谨以及贾府一干人等辞别,便匆匆领了管家林缙长子林士简并一干家人坐船前往扬州。此番贾珠亲自将煦玉送至城外渡口登船,小厮中贾珠指明执扇咏赋随行前往,特别令了执扇贴身保护侍奉煦玉。
    珠玉二人在码头依依惜别,贾珠千叮万嘱煦玉莫要为了赶路而饱一顿饿一顿,此番路途遥远,行程绝非短期之事,需得三餐有序,期间定要照料好自己。随后又多番吩咐执扇咏赋二人,道是煦玉根本不会照顾自己,他自己是指望不上,惟有身畔之人多留心些许。因了实在放心不下,贾珠甚至将千霰遣了跟随煦玉一道。
    而一旁的润笔郑文等人见状均笑曰此番大少爷乃是急往南下探亲,轻装简行的最好,这般出行的阵仗也太过盛大了些。
    而贾珠则立于码头,目送着远去的帆船之上正立于船头回望自己的煦玉,伸手拢在嘴边喊道船头风大,令了煦玉莫要立在那处,赶紧回了船舱里方是。
    此番直到船行得远了目力难及,贾珠方才自顾自地对身后的润笔郑文说道:“你们不懂,大少爷自小从未出过京城,平素俱是为家人照料得太好,从未吃苦。出门在外讲究不了许多,人手多些有备无患……加之他身子骨又弱,较他妹妹好不到哪里去,此番前往南边谁知会不会水土不服。又是旱鸭一只,这近一月的行程若是晕船得够他受的……他此番前往,他家太太怕是熬不住了,否则亦不会千里迢迢地召唤他这长子前去。期间丧葬诸事怕会花去不少时日,回京之后则又是另一番光景了,若是不出所料,届时怕会携了弟妹并了那坐馆的杜世铭一道来京……”
    却说荣府这边,贾母闻说贾敏重病,亦是心疼忧心不已,取了许多补丸药品之类命煦玉一并携了前去,又吩咐曰待到扬州之后随时写信将贾敏的消息报来京城。
    此番煦玉一行人乘舟沿京杭运河而下,足足行了二十八日方才到达扬州,期间煦玉晕船晕得厉害,几近是躺着到了扬州。待到扬州弃舟登岸,巡盐御史府上自是遣了家人来接,煦玉到达之后尚且未及前往贾敏榻前尽孝,自己便也大病一场,引得阖府众人手忙脚乱。
    却说贾敏重病期间,黛玉作为家中长女,便也暂停了读书进学,令幼弟仍旧读书,而自己则终日守于贾敏身旁侍奉汤药、照料饮食。此番长兄既至,不料亦是缠绵病榻,黛玉少不得亦需亲往探视。遂此番内院之中却是黛玉两厢往来,好在之前黛玉并家人遵了应麟嘱咐外避外戚,内重调养,由此现下身子虽非强健然却不至于怯弱多病。此番内院奔忙倒还尚能应付。
    幸而经过家人多番请医吃药,煦玉将养数日之后,虽未痊愈,倒也能勉力下榻行走。待能够下地,煦玉便忙不迭令人搀扶着赶至贾敏榻前。母子久别重逢,自是免不了抱头痛哭一番。想来她刚嫁入林家之时,十余年来便惟有煦玉一子,遂心下对于这十数年均当独子教养的长子便更加疼惜怜爱了几分。此番见面,贾敏获悉煦玉来此亦是卧病在榻,便也心疼怜悯不已,亦不允煦玉侍奉在榻边。林海见状亦道煦玉守在此处亦是帮不上忙,还要累及旁人照料,遂便也打发了煦玉下去歇息。
    ?
    ☆、第四十六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二)
    ?  如此这般过了十日,煦玉好了个七七八八,不料贾敏却是回天乏术,林海遍请扬州名医前来诊治用药均不见效。贾敏自知时日不多,好在此番儿女俱在身边,未曾得个骨肉分离的结果。遂择了一日,将身边侍奉的众人屏退之后,单独留下林海与煦玉,吩咐道:
    “我只道是自己命不久矣,然心下亦有几桩心事未了,这即便是闭眼去了也不甚安稳,此番赶在我脑中尚且清醒之时将这后事交待了……”
    一旁林海煦玉闻言俱是黯然神伤,亦不知如何出言安慰,父子二人惟有沉默以对。
    只听贾敏说道:“这头一件事便是玉哥儿的亲事,本以为此番我熬过这多时,玉儿与那孙家结亲之事能赶在我闭眼之前实现,不料至今不闻孙家的确切消息传来,这如何令我安心去了?……”
    一听这话,一旁的煦玉立即跪在了榻边,泣涕如雨,哽噎着道句:“太太,玉儿不孝!……先自身未能侍奉父母跟前,次未能娶进媳妇孝敬公婆,此番玉儿难辞其咎!……”
    座上林海贾敏见状,只道是此事并不怪他,命他起身,奈何煦玉因了心下有愧,便坚持长跪不起。
    二人拿他无法,便只得由他跪着,一旁贾敏又道:“这次一件事便是在我去后,我那从娘家携来的嫁妆大部分俱留在城中宅邸里,并未带了前来扬州。那嫁妆本应令了他兄妹三人平分,然此番我念及熙小子黛丫头尚且年幼,惟玉哥儿最为年长,我欲留下一部分留给黛丫头嫁人,其余的便均给了玉儿。他怕是不久便要成亲,这长子成亲,若是缺少了聘礼,面子上亦过不去……”
    林海听罢这话倒也并未反对,自是知晓他夫妇二人心下最是疼爱煦玉。未想却是煦玉开口说道:“太太,此番且容玉儿说一句。太太既疼黛丫头,忧心她嫁资单薄,今后入了婆家受气,此番便将那嫁妆尽数留与她便是,且莫要担心玉儿,玉儿有官职在身,尚且可以自足……”
    贾敏闻言自是动容,含泪对曰:“傻小子,你那些俸禄又如何能与之对等?……”
    他夫妇二人听罢虽不以为然,然到底感念煦玉的一片孝悌之心,便也并未开口驳斥了去。随后贾敏又伸臂将煦玉搂在怀中摩挲一阵,林海又命丫鬟将黛玉熙玉唤至跟前,贾敏又对他姐弟二人吩咐一阵,之后便令众人退下了。
    只不料两日过后,贾敏便也就此撒手人寰。众人闻知莫不伤恸,煦玉因之前便未曾痊愈,加之入了扬州之后对这南方水土多番不适应,此番萱堂骤逝,哀极攻心,遂旧疾又犯,重又沉入病榻。便连黛玉亦是哀痛过伤,反伤及己身,只得卧床静养。惟有幼子熙玉知事不多,便也无甚影响,不过跟着家人哭上一阵罢了。
    贾敏一去,林海便即刻往京城发了丧,又一面料理贾敏后事,一面请人做水陆道场。此番因了内院之中煦玉黛玉俱是病着,林海除却举哀之外尚且还要心系着二子的病况。幸而此番有二管家林继并了林继家的内外协助料理,方才将这丧葬诸事料理妥当。停灵四十九日过后,便需运送灵柩前往苏州葬于林氏祖坟。此番林海领着三名儿女一道前往苏州,中需四日。之后下葬等诸事又耗去三日,方料理妥当,又举家一道返回扬州。此番下葬已毕,林家兄妹又于扬州为贾敏守孝数十日,至三月热孝过后,方减了礼数,换下孝服着了素服。
    另一边,却说荣府闻知贾敏亡故的消息,贾母自是悲恸哀叹幼女亡逝,她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哭得肝肠寸断。又直埋怨了若是当初林家未曾下了扬州,贾敏怕是还能长寿一些。悲伤过后,她转念一想,不久前因湘云回了史家而致使她联姻的计划搁浅,如今贾敏新丧,扬州乃是异乡,煦玉自是会回京守丧,所剩一双幼儿幼女自是无人教导,遂不若趁此时机令了那双儿女跟随煦玉一道回京代为教养。而京里有先生有长兄,更守着这一偌大的贾府至亲,如此林海自是不会拒绝。一旦这双儿女进了荣府,她便将黛玉与宝玉一道养在身畔,令其和宝玉成个两小无猜。毕竟从前珠儿与玉儿一道长大,如今亦是成了手足情深。如此这般朝夕相处之下,便不怕这两小的之间不会暗生情愫。
    主意既定,贾母便立即去信与林海,将自己心中所念告知与他,待三月过后便遣了男女船只前往扬州来接。林海接信之后念及此番煦玉正待回京,京中尚有应麟则谨代为照管,且自己这方的西席杜世铭乡试通过,亦需上京参加来年的会试,此番一行人便正可同行一道。又念及自己内眷新丧,心下哀痛,万事无能为力,加之对于将这双幼子幼女交与长子并了应麟则谨代管,林海自是无甚担心。遂当即便去信与应麟并了贾政,将一行人托付与了他二人。
    ?
    ☆、第四十六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三)
    ?  之后一行人择定腊月初二出发入京,之前自是打点土仪礼物并践行之事。期间又加派了人手照料他兄妹三人,只道是他三人中煦玉黛玉身子欠佳而熙玉年幼,此番除却当日煦玉来此跟随的一行人之外,林海又为其添了许多家人随行照料。而黛玉因了此乃首次远离父亲,心中多有不舍,不忍就此而去。然碍于贾母催得紧,加之此次是跟随了兄长一道,心下方才稍加释然。且她姐弟二人随了兄长一道回京,自是可减免了父亲的内顾之忧,又可与了长兄相互扶持。心下亦期盼着林海任满之后回京,届时便可求得阖家团聚。
    话说这杜世铭自知当初能得以在巡盐御史府上坐馆,正得益于这林家的大少爷暗中相助。兼了早已耳闻林少爷才子的大名,虽未曾蒙面,却暗地里慕名向往许久。只不巧煦玉刚至扬州之时又犯水土不服之症,无法面见外人。后稍加好转,便又逢贾敏亡故,煦玉再犯旧疾。加之丧葬诸事繁杂,遂一直未曾得一机会与之好生道些契阔。
    此番好不容易待到与煦玉一道同行上京,忙不迭地便与之套近乎。而煦玉对于当初那件谋馆之事并未多加留意,心中只道是待回府之后,便将弟妹一并托付了应麟教导,除此之外世间何处还有更为上佳的夫子人选。然待与了杜世铭略作交谈之后发现该人倒也算是一忠诚可信之人了。在林家坐馆一年有余,期间这姐弟二人对其亦是分外敬重,尤其是幼弟熙玉,对其更是依赖,遂煦玉对之便也刮目相待。
    序齿而论,杜世铭较了煦玉尚且年长十余岁,二人便以兄弟相称。而杜世铭自是知晓煦玉虽较己年幼,然学问才华乃是自己望尘莫及的,遂亦不摆兄长的架势,反倒是虚心求教,将自己所作时文拿了向煦玉请教,期间煦玉亦是倾囊相授,只令这杜世铭心下更为钦佩叹服。而此番上京因是逆流而上,较了南下花去更多时日。上京这三十余日中,也幸而有这杜世铭陪伴作诗论文、品茗对弈,并了一双弟妹承欢膝下,加之千霰执扇悉心照料,煦玉方才不复来时那般晕船晕得严重,惟有轻微的不适。
    一月过后,一行人总算到达京城,在城外码头弃舟登岸。却说在出行以前,煦玉早已去信与贾珠商议好行程的各项事宜,道是此番在京中自有住宅,此番回京自是先回林府拜见应麟则谨,随后再行前往荣府请安。贾珠自是首肯,便道到京那日他会亲自随了林府车轿一道前来迎接他们。之后自是随他们前往林府住上几日,再行一道去往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