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长嫂如母_分节阅读_50

      饭后没多久,大郎和二郎一身汗水回来了,直接到河边挑了水回来冲凉,捯饬好自个,就坐到了屋前,跟着三郎识字。天色略显灰暗才收场,一家人随意的说着话。
    “既然决定了要跟着商队跑货,趁着他们还没回来时,多识些字,出门在外,识字很重要呢。”季歌突然想起这事,顺嘴就提醒着。
    刘大郎很认同这话。“我也是这么想的,我觉的,不仅要识字,也要学会写字才行。”
    “眼下家里还算宽松,纸笔还是顾得上的,你俩好好练字。”前段时间,他俩就开始学着写字,只是没那么着急,慢悠悠的来,如今却不行,得抓紧点时间。
    “大嫂,这事我们会用心的。”刘二郎认真的答。
    季歌也知他俩心里都是有数的,这话题浅浅的提了两嘴,就说起另一件事来。“下午时柳姐过来了趟,给柳哥收拾烂摊子,说等你们手里的活忙完了,让咱们俩家过来吃顿饭。”
    “火锅的事?”刘二郎问了句。
    “对。”停了会,季歌道。“好像想自个张罗个火锅店。”
    刘大郎皱了皱眉。“这可不是个容易事。”
    “容易不容易都是他们自个的事。”刘二郎随口接了句。
    刘大郎应道。“倒也是。”
    季歌见气氛略有凝滞,便笑着看向阿桃和三朵。“你们俩个是不是又偷偷摸摸的去林氏绣坊接活了?”
    “姐,白日里空闲多接点活打发时间又能挣钱,多好。”阿桃挺认真回着,又补了句。“我和三朵很注意的,做了会活,就起来走动走动玩耍玩耍。”
    三朵鼓着小脸,努力的点着头。“大嫂,我和阿桃很乖嗒。”
    “这挺好的事。”刘大郎觉的俩孩子的觉悟不错。
    刘二郎道。“你俩出门时,要注意些。”
    “我们很注意的,一般都是上午的时候出门,这时候外面人最多。”阿桃伶俐的答着。
    “你们知道就行,我也不是要拘着你们,就是得多多注意。”
    刘大郎对着媳妇笑。“你有事没事的跟他们念叨着,要注意这个,要警惕那个,他们都记的牢牢的,比旁的孩子要省心多了。”常在外面干活做事,见过好几户人家的孩子,养的比较娇气,调皮捣蛋上房揭瓦,他在旁边看着就很头疼,好在家里的孩子个个都是好的。
    “说来,前几天就见了桩事。”刘二郎才想起,便顺嘴说了起来。
    听着大郎和二郎说了好几桩在外面碰着的事情,天色也就完全暗下来了,街道上响起了更声。停了话题,道了晚安,各回各屋睡觉。
    大郎的年岁正是龙精虎猛时,初尝□□,甚是欲罢不能,略有些顾及着媳妇的身子,倒也不天天缠着,这会刚躺到床上,便有些蠢蠢欲动,数一数,有四天没和媳妇那啥了呢,勾的他心里馋的不行,光想想那滋味全身都酥麻麻的。
    “媳妇。”大郎伸手把媳妇抱在怀里,右手不老实的伸啊伸,嘴里又喊了句。“媳妇。”带着试探,轻轻柔柔的。
    “你明天不是要干活么?”季歌翻了个身,面朝着丈夫,在他脸上亲了口,故意说道。“撑的住啊?”
    这话刚落音,大郎就激动。“媳妇你且瞧着。”吼吼吼吼吼
    次日一早,天刚刚蒙亮,刘大郎就醒了,精神抖擞的看着怀里熟睡的媳妇,真想戳醒她,让她瞧瞧自个是多么的容光焕发。不过,依着他那疼媳妇的劲,也就只能在心里想想啦。起床的时候,放轻了手脚,就怕扰醒了媳妇。
    刘大郎前脚刚进厨房,后脚刘二郎就进来了,俩兄弟生理钟都差不多,天天如此倒也习惯了。
    “大哥。”洗漱完毕,刘二郎边生着火塘的火边喊了声。
    “嗯。”刘大郎正在打蛋清,头也没抬的应了声。
    刘二郎沉默了下,说道。“咱们都跟着商队跑货不妥当吧?”
    “家里就剩下她撑着,也是不妥当,却没有办法。”这事刘大郎近来一直在想着解决的法子。
    “大哥留在家里吧,我跟着商队跑货,挣的钱交给家里。”
    刘大郎想也没想的就拒绝了。“不行。你挣的钱你自个留着,年岁也差不多了,攒着往后成亲用。”
    “咱们俩个都走,一走就是好几个月,这样不行。”刘二郎的语气有些生硬。昨夜他做了个梦,梦见了那日山里发生的事情,他忽的从梦中醒来,咬牙切齿的想,当时怎么就没有杀了那畜生!他无比的悔恨,他应该动手杀了那畜生,千刀万剐都不为过!
    “让我想想。”刘大郎低声说着。“到时候想不出解决的法子,我便不走了,留在家里。”再多的钱财到底是没有媳妇来的重要。
    刘二郎垂着眼,看着跳跃的火光,没能忍住,说了句。“大哥就算只我一个跟着商队跑货,我会努力的学习,多挣些钱,一半给家里一半留自己,你莫要拒绝,和大嫂妥当说着,这也是我应做的。”顿了顿,又添了句。“大哥和大嫂把我们几个顾的妥当,眼下我有了能力,自然该出份力,我们是一家人。”
    “再说罢,这事还远着呢。”如果可以,刘大郎还是想跟着商队去跑货,走的地方多了见识也会增多,他会的挣钱的路子太少,他想多多学习,想以一已之力撑起整个家。
    刘二郎点着头,起身往铜壶里添水。
    没多久三郎也醒了,季歌阿桃和三朵也陆续起了床,静悄悄的院落有了说笑声。
    五月二十五刘大郎他们接的活忙完了,正好二朵和余秀秀也归家,柳家便约了这天的傍晚吃饭,时辰差不多了,刘余两家一同去了小饭馆。
    饭吃到一半,气氛正热络时,柳氏开口说道。既然他们俩家不想牵牵扯扯,那,他们夫妻俩寻思着,凑凑钱把小饭馆改成火锅店。
    刘余俩家也差不多猜到了,听着这话倒是没怎么意外,笑着说了几句吉利话。
    可能是要开火锅店了,柳哥心情特别好,又加上喝了点酒,整个人特别豪气,那话说的。等火锅店红火了,到时候他们俩家想开火锅店时,他愿意手把手的交着,将攒的经验全部说出来,绝不藏私!
    一顿饭吃到天色将将黑才散伙,回家的路上,起了夜风,微微凉。
    “你们说,那火锅店真能红火起来吗?”余玮还是有些馋,兴致勃勃的道。“真能红火的话,等我跟着商队跑了货,攒了些钱,我也开个火锅店。”他把柳哥的话听进心里了。
    刘大郎思索着。“得看运气,难说。”
    “刚开始说不定真能红火,不过,大嫂说的对,这火锅店一眼就能看穿,柳哥能从里面看出商机,旁的商家也能看出来,待其它酒楼跟风也开了火锅店,生意的好坏就难说了。”刘二郎应着。
    余玮一听有些蔫。“待进了六月就知道。”
    六月初,柳家的小饭馆重新开张,改成了火锅店,当天刘余两家皆去祝贺了一番,场面甚是热门喜庆。
    柳家的火锅店生意好不好,刘余两家不知道,却知道才刚进六月下旬,光是东城这边,就已经有了两家一大一小的火锅店,猫儿胡同前面那条街的火锅店,生意还是很不错的,上下两层的酒楼改的,布置的很是巧妙,装饰方面也特别不错,看的出老板颇费了心思,投了不少成本。
    “还真让你给说中了。”见没生意,余氏就凑了过来说八卦。“也不知柳哥那店的生意如何。”
    季歌笑着道。“应该不会太差,比小饭馆可能要好点。”
    “真这样的话,柳姐好歹也可以松口气。”余氏嘀咕着。
    ☆、第067章
    七月艳阳高照,日头遥遥的悬挂高空,散发着一阵阵的热量,风拂晓而过带着灼人的温度,天地如同一个大烤炉,正午这会,街道上鲜有人行走,诺大的县城比起往日要少了几分喧嚣,多了些许宁静安详。
    窗门全部敞开屋里依然闷闷热热,更别提躺床上睡午觉,季歌没了法子,只好把竹榻挪门口,搁窗户底下,温热的风穿堂而过,稍稍的要舒坦些。完全没有想到,县城里的炎炎夏日会这般热,清岩洞里白天有些热,可到了晚上,还得搭个薄毯子呢。
    用心经营今明两天没接活,刘大郎三人回了清岩洞买粮食,可能是上半年雨水不是很多,六月进山时,山里的木莲还未彻底成熟,七月去应该差不多了。季歌准备做两种果酱,梨子和杏,这两种水果比较便宜,到时候就铺一层在凉米分上,味道比放果脯要美味些,牛奶布丁上面也可以铺一层。
    县城这么热,季歌琢磨着,凉米分可以卖到七文钱一碗,为此她还特意去买了套碗,带碗端回家十五文一碗,还碗回来时会退还八文钱。又是一项低成本高利润的买卖,就是时间有些短,才堪堪两个月。
    ‘啪,啪,啪’伴随着啪门声响起的是余氏的声音。
    窝在东厢屋里打络子的阿桃,连忙接了手里的活,快步出了屋,打开了大门。“余婶。”
    季歌在窗口张望着,逆着光她的眼睛微微眯起,秀眉轻蹙。“余婶还没到时辰吧。”想起要顶着大太阳赶往东市的小贩道,她整个人都有点不好了。
    “没呢,出门时我瞅了眼,还差一刻,热的慌不好睡,索性就过来了。”余婶沿着屋檐慢悠悠的走着,边走边摇着手里的扇子,进了屋,见季歌窝在竹榻里,她嘀咕着。“今年要格外的热些,雨水也不多,估摸着粮食该涨价了,这竹榻在旧货区里淘来的?多少钱啊,让阿玮也淘张回来,夜里还好,白日里往床上一躺跟个火炉似的烫。”
    阿桃去了趟堂屋,倒了杯凉开水递给余氏,见没什么事,便回了自个屋里继续打络子。
    “刚来的时候在旧货区里淘来的,多少钱还真给忘了,不贵,挺划算的。”季歌懒洋洋的靠着墙。“余婶你坐竹榻里,这边有点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