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硝与军队整顿

      硝作为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历来是联邦关注重点。
    守序对曾樱道:“倒是有办法解决,只是需要比较多的人力,也有点危险。”
    “有多危险?”
    守序一笑,“环境恶劣,毒虫猛兽极多。”
    “总不会比与建虏打仗还难,说来听听。”
    “挖蝠粪熬硝。”
    曾樱来了兴趣,“蝠粪能熬出火硝?”
    “我们调查过,”守序道,“云南省边境有些地方,就靠熬制蝠粪生产火药。”
    “那这种蝠粪多吗?”
    “中丞可以想象一下,几百上千万只蝙蝠聚集在洞里,几千年上万来年,洞穴里会堆积多少蝠粪?”
    曾樱兴致越来越高,“你说的这种巨型蝠洞在哪里有?”
    “南洋岛屿所在多有。”守序想了想巨型蝙蝠洞的生成条件,“广西与琼州应该也有,不过我没调查过这两地的资源。”
    曾樱对守序有种盲目的信任,听说琼州可能也有,当即手书一封,让人送回琼州府,命令琼州知府吴延亮着手开展调查。
    守序:“中丞,这蝙蝠洞可能不好开采。”
    如果蝙蝠粪容易开采守序早就动手了。联邦本土周围只有凌家卫岛上的蝙蝠洞开采比较容易,不过那里蝙蝠数量不多。凌家卫岛是守序刚刚到手的封地,开发工作展开不久。
    挖粪难登大雅之堂,挖蝙蝠粪就更是辛苦活。
    大量新鲜的蝙蝠粪便及死掉的蝙蝠使得地面上的食肉甲虫大量繁殖,形成密密麻麻的一层。在硝化杆菌作用下,这些堆积物中与水,土壤及沉积下的草木灰等产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反应物硝酸盐最后沉积在洞穴中。
    这种硝化反应对温度、湿度、洞穴周围的植被都有要求,南洋岛屿这三个条件生成环境都比较好,茂密的森林提供了钾离子。
    巨型蝙蝠洞必然依托大型岛屿或者大陆,又以喀斯特地形的天然洞穴较为常见。在越南、菲律宾和东印度群岛有很多这种洞穴。
    蝙蝠粪中不光有硝酸钾,还有硝酸钠,硝酸镁等其他硝酸盐,如果要得到制造火药的火硝,还得加入草木灰进一步结晶提纯。
    硝化反应所产生的代谢物与水蒸汽结合形成大量氨气,氨气浓度稍高就能使人致命。巨型蝠洞共同特点是位于深山老林。大量聚集的蝙蝠会引来很多掠食者,毒蛇与蟒蛇于其中最为常见。
    若要采出足够的蝙蝠粪,很多时候运输也是难题。人在潮湿的森林中容易生病,这就让开采巨型蝙蝠洞需要的人力成本很高。
    曾樱与守序有各自不同的比较优势,守序相对缺人,曾樱相对缺钱。琼州富庶,开发潜力也很大,但曾樱缺少对外支付的硬通货。对守序来说人力成本太高无法实施的项目,曾樱也许可以试试。
    光在琼州调查不保险,曾樱问道:“如果我想完全控制一处南洋蝠粪产地,你觉得哪里为好?”
    守序笑了笑,“中丞,完全控制是什么意思?”
    曾樱低头喝了口茶,“当然是能驻军的地方。”
    曾樱当年在福建为官,对南洋诸国有所了解,但对错综复杂的外交关系肯定不如守序熟悉。
    如果只是单纯商业开采蝙蝠粪,那菲律宾,越南,暹罗和马来半岛,甚至苏门答腊和南婆罗洲都可以。
    曾樱担忧的是,海上运输成本高,他肯定不能用宝贵的商船吨位运蝙蝠粪回海南。最好是能在当地做初步提纯,运输成硝回国。这就有个关键问题了,硝石是战略物资,小规模的运输不会有太大问题,但量一大,可能会引起当地政权的关注,万一该国派兵控制火硝产地,这就又有为他人做嫁衣的可能。如果事情搞成这样,那还不如直接购买印度硝石呢,反正都是花钱买,印度硝石还省了麻烦。
    只有驻军能控制产地,现在琼州肯定没有兵力往南洋派,曾樱想了解武力入侵南洋有多难。
    守序随身携带的行李中,除了衣服,最多的就是地图。让人找来南洋诸国地图,守序在其中一处地方敲了敲,“我派不出多少兵,只能靠你们自己去。”
    联邦财政和兵力维持现有国土已显得紧张,再去婆罗洲战线就拉得太长了。明军若有兴趣,守序不介意帮个忙同时分杯羹。
    挑战南洋大国不可取,暹罗越南不用考虑。菲律宾和爪哇是洋夷的地盘,也可以排除。苏门答腊比较发达,亚齐和米加南保不易欺辱,苏拉威西岛的望加锡则太远。其实就剩下一个地方,北婆罗洲。
    婆罗洲岛上高耸的山脉形成了分水岭,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山将婆罗洲切割成两个没有陆地交通联系的地域。习惯上称为南婆罗洲和北婆罗洲,就是后来印尼的加里曼丹和东马来西亚。
    北婆罗洲理论上现在是文莱的国土。文莱现在依然存在,依靠的是苏禄苏丹国在北面挡住了西班牙。
    在南洋地区,文莱可能是最弱的国家。文莱一度是苏禄的宗主国,自从被西班牙人占领过一次首都后,苏禄反过来成了文莱的保护人。北婆罗洲的沙巴地区被文莱赠予苏禄,西班牙人打了70年都没拿下苏禄,自然不是现在兵力匮乏的明军能战胜的对手。
    这样整个南洋就只剩下一个地方可选,北婆罗洲南部的沙捞越。沙捞越经济落后,现在是几个小马来王公在管理,名义上他们向斯里巴加湾的文莱苏丹称臣。
    这几个马来王公也是外来者,当地有自己的土著民族伊班族。伊班族目前还是野蛮的猎头民族,虽然当地没有大铁矿,沙捞越河三角洲却曾经是南洋铁器生产中心,直到中国铁器大批进入南洋等因素才把那里的铁器生产搞垮。伊班族的武力并不弱,至少以曾樱目前的实力肯定无法征服。
    曾樱对守序说的沙捞越河三角洲上了心,“你们对那里的情况熟悉吗?”
    守序:“略懂。”
    曾樱瞟了守序一眼,“那就好,帮我留意。”
    守序点头表示记下了。
    婆罗洲靠近爪哇,荷兰人视婆罗洲爪哇海沿岸为自家庭院,不许外来势力插手。但对于北婆罗洲南中国海沿岸,他们并无野心。
    北婆罗洲尤其是沙捞越等地土地贫瘠,人口稀少,现在没有值得一提的产出也没有贸易需求。阿姆斯特丹给东印度公司的训令是集中控制香料群岛和爪哇,不允许再掺合进北婆罗洲政局中。荷兰人摊子铺的太开,他们也挺紧张,到处打仗会恶化公司财务情况。
    整个南洋,目前也就只有北婆罗洲存在扩张空间了。
    扩张也好,守御也罢,先得整军,守序与曾樱一起盘点手上的军事资源。
    粤西向来为海防重地,到了明末还勉强维持着海防的架子。
    以前兵力最多的时候,曾樱现在管辖的雷廉琼三府应有6个陆营,3个水营。陆营分别是琼州扬威4营与海北2营,白鸽门、白沙和乌兔3个水营。
    崇祯年以来财政紧张,粤西海防压力稍缓,乌兔水营整建制撤编,廉州防区由雷州白鸽门水寨代管,维持海南海北各1个水营的局面。
    粤西卫所没有全荒废,明军的体制镇戍营兵制与卫所军制在这里有些交叉和混乱。对此,曾樱做了一点小修改。
    海南整军按部就班进行中,曾樱此行来海北要着手雷廉二府官军整顿。
    军门点兵,武将堂参礼觐见。
    明朝通例,营兵军官地位高于卫所见任官。
    位在最前的是海北明军最高指挥官,驻扎雷州府,雷廉副总兵郭经才,其后是横山兼白鸽门水寨守备何承乾与廉州守备李标。
    三人是目前海北的镇戍营兵军官,郭经才是番禺人,两位守备都是香山人。
    跟随在营兵身后的是本地卫所主要负责军官,雷州卫及隶属的海安、海康、锦囊、乐民、宁川五个千户所,廉州卫及隶属的永安、钦州、灵山三个千户所。
    雷州陆营满编582名官兵,廉州陆营552,白鸽门水寨900,查验后各剩一半。曾樱没有怪罪的意思。如果不是靠着海,这几个营兵军官生财有道,真不知能剩下几人。
    雷州卫旗军2231人,廉州卫旗军1312人。
    海北情况与海南大体类似。白鸽门水寨全是招募的民间水手,维持一定战斗力。陆营人数不足抽调了很多旗军,导致原本上百座营堡、烽燧依然还发挥作用的并不多了。
    海北官军的情况比海南更复杂,曾樱不太信任这里的营兵,他先点了廉州卫指挥使的名。
    “张烈。”
    军官出班跪倒,“卑职在。”
    “本部院调你进我的抚标,任职中军旗鼓都司。”
    “卑职谢过军门。”
    这都是事前就已经安排好的,张烈和在座的其他军官早就知道这次人事调动,只是今天由巡抚公开宣布。
    “从雷廉二卫中抽调2000人,带上他们的家属移防琼州,张烈你来监督。”
    移防就有些出乎军官的意料了,郭经才立即道:“军门,二卫现在的额设旗军也才堪堪3000余人,其中还有许多不堪用的老弱,难道要将他们抽空吗?”
    曾樱轻轻品着茶,“只要青壮,不要老弱。额设旗军不够,就从余丁里面抽人。”
    郭经才:“军门,这委实有些困难。”
    曾樱将茶杯重重放在桌上,“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一个月内,本部院要看到2000兵去琼州。如果办不到……”
    一声冷笑声过后,“守备以上拜本严参,守备以下就地正法。”
    粤西军人还没有跋扈到北方和东南军阀相同的程度,尚有调教空间。
    “还有,不许强拉壮丁,到时我会一个一个查验。”
    军官们心头一凛,这位新来的军门大人是要逼他们吐些财出来啊。
    郭经才只得硬着头皮问道:“军门,在军户中征集2000人原也不难。可把他们抽空后,沿海的烽燧营堡几乎全要舍弃了。”
    曾樱点点头,这是实情,“暂时舍弃掉几个营堡也不是要紧事。”
    郭经才张大了嘴巴,这还不要紧?“军门,那地方防务怎么办?”
    曾樱看向廉州营守备李标,“我记得廉州营是分散驻扎在廉州府城、钦州和灵山3地”
    李标:“中丞所言甚是。”
    “郭副总兵,海康徐闻二县的防务你不用再管,把你的兵派到遂溪和廉州,分派防区。”
    命令一下,就没有商量的余地了。
    郭经才只得道:“卑职遵命。”
    接着是水师,“白鸽水寨辛苦些,近期多派战船巡逻。分担点陆师的压力。”
    水师守备何承乾拱手道:“军门,我们海上跑的人辛苦倒是不怕,但我需要整修战船。”
    “你列个清单呈上来,需要什么我给你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