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专利归属问题

      隐球菌病研究所办公室。
    “周所你好,神交已久,今天终于是看到真人了。”
    “哈哈,一样一样!我对张主任您也是倾慕已久,一直想去拜访您,可惜一直都没有成行。”
    张文握着周文的手,笑呵呵道:“上次要是知道你会去中海,我说什么也不会去出差的。”
    周文哈哈大笑,“那不行,耽误了您的工作,那就罪过了。”
    两个人虽然年龄差了20多岁,都是一见如故,惺惺相惜,聊的颇为投机!
    张文除了大众所熟知的那些身份头衔外,像什么華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复柦大学医学院内科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外,他还有一个身份——复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员。
    千万别小看这个生物医学研究员的身份,张文的主攻方向就是微生物学。
    他的所有成就可以说都来自于微生物学。
    “行了周文,别光顾着张文了,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谐和医院感染科主任潘人凤。”
    “潘老您好……”
    上午在实验室里,这些大佬过来的时候,周文也没来得及一一认识。
    和国内那些忙着搞政治生活的学阀不一样,今天来的都是一些真正在第一线工作的学术大佬。
    每个人性格都非常随后,平易近人。
    简单寒暄后,大家的话题自然很快集中到了中和效果测试上了。
    大家热烈的讨论了起来。
    ……
    ……
    江州医院隐球菌病研究所,成功分离抗原性b细胞的消息不胫而走。
    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国内医学界的关注。
    在国内医学界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最新消息又透露,不仅仅是分离成功那么简单,而是已经扩增成功了,并且表达出了抗体。
    这下不仅仅是关注那么简单了,而是纷纷开始打听起了事情真相。
    不过就在这时,江州医院宣布,抗菌细胞,已经通过中和效果测试。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下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通过中和效果测试,换句话说,下一步就能开始临床测试了,只要没有排斥反应,或者较大的副作用,那就能作为新型隐球菌疫苗,正式推向市场了。
    这可是了不得的大新闻了。
    根据米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最新研究发现,新型隐球菌病引起的感染,每年导致全球大约100万人死亡,其中约60万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新型隐球菌主要通过肺部进入人体,并可分布到全身,包括大脑。
    感染的结果是造成隐球菌病,引起胸痛、干咳、腹胀、头痛、视力模糊或精神错乱。这种感染可以致命,特别是在没有抗真菌感染治疗情况下。
    而即使有治疗,死亡率也高达30%以上。
    十分的可怕!
    很快,多个国家的卫生组织打来的电话,甚至连世界卫生组织也来电咨询。
    除此以外,一些大型制药集团以及研究所,也纷纷打来电话,询问分离抗原性b细胞的技术……
    抗菌细胞的成功复制,意义非凡。
    ……
    就在全球医学界都在关注此事之际,江州大学医学院、潭州大学医学院也在和周文商量,关于一些技术的专利归属问题。
    江州医学院一开始,压根没指望周文能成功复制抗菌细胞,主要目的是想借助周文在朊病毒方面的影响力,增加江州大学医学院影响力。
    潭州医学院也是一样,其实目的也是差不多,能成功最好,不成功也赚个学术名声。
    可是万万没想到,周文居然成功了。
    这个真是没地方说理去。
    既然已经成功了,那么光环荣誉这些自不必多说,不过那都是表面的东西。
    但是核心利益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
    那就是专利归属问题。
    抗隐球菌病疫苗里面,至少涉及到5~10项专利技术,每一项都能带来长远且巨大的利益,这个必须尽早说清楚,以免后续造成不必要的纷争。
    而周文虽然不愿意成果刚出来就来谈如此赤裸裸的事情,但是没办法,两家大学领导着急,他也只能来了。
    江州大学医学部,会议室。
    医学部主任陈同光说:“周教授,你是项目主要负责人,说说你的看法!”
    周文开门见山的说:“行,那我就说说我的看法。
    隐球菌病研究所是在各位领导的支持下成立的,而且之前双方也是有过协议,所以我认为按照协议分配就行。
    后续疫苗临床试验以及上市销售之后,所产生的费用以及收益,90%归由江州大学和潭州大学两家平均分配,剩下的10%收益(不包括临床试验费用),由我们全体实验人员分配。”
    潭州大学医学院主任陆永丰问道:“这个我们当然知道,其他专利呢?”
    周文奇怪道:“还有什么专利啊?”
    陆永丰抽着烟说:“细胞的分离技术、扩增技术、测定技术,还有引物设计数据等等,这些都应该算在内吧?”
    周文看了眼陈同光,问道:“陈主任,这是你们商量的结果?”
    陈同光面带无奈之色道:“这个不是医学部的意思,是学校提出来的。”
    周文点点头说:“行!那我就直说了啊,除了疫苗以外,其余的专利技术,全部都是我个人所有,这个我在一开始担任研究所副所长的时候已经说清楚了,而且白纸黑字的写在合同里了。”
    陆永丰抽着烟慢吞吞的说:“话不能这么说吧!合同归合同,但是也不能罔顾事实嘛。
    疫苗确实是在周教授你的带领下研究出来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其他研究人员也是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的,总不能你一个人把好处全占了,别人却什么也没有吧?”
    周文皱皱眉头,“什么叫我一个人把好处全占了?
    没有我,陆主任觉得抗原性b细胞能分离出来吗?
    没有我,陆主任觉得序列扩增能成功吗?
    没有我,陆主任觉得疫苗能开发出来吗?
    咱们说话既要尊重事实,也要凭良心,更不能罔顾事实!”
    眼看会议室气氛有些僵,潭州大学一位过来主持谈判工作的刘书记,笑呵呵道:“周教授别生气听我说。
    疫苗研究出来是好事,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周教授你来主持呢,咱们心平气和的谈一谈。”
    顿了一下他说:“你看这样行不行,咱们各退一步,周教授把分离技术和扩增技术拿出来就行了,其余的就由你个人所有。”
    周文笑了笑说:“刘书记你觉得可能吗?”
    顿了一下周文跟道:“当初你们程主任跟我要变异隐球菌血清,我二话没说就给了,后来你们相雅医院借此成功治愈新型隐球菌病,赢得了无数的荣誉和掌声。
    而我却为此挨了批评,还被扣了奖金!
    后来你们相雅医院要成立隐球菌病研究所,特意请我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我不愿意,也是你们领导再三邀请,我才同意的。
    而且还同意把90%的收益让给双方医学院。
    现在还要让我退一步。
    不好意思刘书记,今天这一步退不了。”
    说着周文站了起来,“要不按照合同来,要不你们去起诉我吧!”
    说完周文转身便走,留下一屋子面面相觑的人。
    ……
    江州医院检测中心,pcr组。
    办公室里面,张曙光、杨立群以及王辉耀三个人,正在聊天呢。
    因为周文走了,张曙光也找不到接班人,所以一直兼任pcr组组长。
    至于王辉耀,他跟杨立群是好朋友,今天特意过来看看他的。
    “那小子走了,真是可惜了。”张曙光抽着烟说到。
    杨立群笑道:“我不觉得可惜!他要是还在pcr组,怎么可能成长到现在这个地步?”
    王辉耀也是抽着烟感慨道:“是啊!他在生物方面的天赋,是我这么多年仅见,堪称前无古人了。”
    杨立群说:“我认为很正常!天才绝大多数都是少年成名。
    比如牛顿发现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微积分时只有24岁,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时是28岁,薛定鄂提出玻动力学只有26岁。还有谁来着?”
    张曙光接道:“海森伯26岁发现不确定关系,玻尔28岁提出氢原子模型,约瑟夫森24岁预言了约瑟夫森结。”
    王辉耀点点头,跟着补充道:“安德森好像就是22岁发现正电子,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年龄最小的是小布拉格,好像只有21岁。”
    等王辉耀说完,杨立群又跟道:“还有麦克斯韦发现电磁规律时是24岁。”
    张曙光说:“你们说,这是为什么呢?”
    他的话音刚落,敞开的办公室门口,传来了周文的笑声,“因为当一个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到大量的前沿知识时,是最有可能有所发现的。
    这时候受到的约束小、思维敏捷,能够从大量错综复杂的资料中找到最关键最有用的信息。
    而如果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也许收获不小,各个知识点都有根有据,逻辑严谨,但是同时产生了思维惯性,很难再会有突破性发现!
    随着年龄增长,经验越来越多,思考就会越来越少。
    因为很多时候,经验可以代替思考,这样,问题就会越来越少,解决问题总是先靠经验,最后就基本上提不出新问题了,也就不会有新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