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70

      我们城主冷艳高贵 作者:浮云素

    分卷阅读670

    好的安置场所?

    虽然说是法儒道三家并行,事实上现在法家在灞下学宫正处于弱势。

    因为这里的法家学子中一个大师都没有。

    千万别小看大师的作用,荀子不仅满腹经纶,而且能够学习儒术的年轻人细心解疑,有他在,在与其他学派辩论的时候甚至都觉得自己更有底气了。

    道家也有自己的大师,身为传承时间最久,目前也最被推广的家之一,道家的优势可以说是十分明显了。

    他们不仅有自己的标杆,还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从商周到现在,吸取了各家精华的道家一直都活跃在改变世界的最前线。

    也就是说现在没有扛把子的就是法家了。

    说到底,法家虽然在秦国盛行,在山东六国却势微,不被推崇,也没有多少人研究,以至于叶孤城想要找个法家的有名人物都找不到。

    因为找不到,所以法家的名师位一直是空悬的,说实话,这很打击那些相信法家才是秦国第一大学说的人。

    睡觉战国末年法家学派的人根本就没有什么作为?

    叶孤城早就想到这个问题了,对于众人的担忧他嗤之以鼻。

    现在没有大师又怎么样?

    他想,以后有大师不就行了吗?

    至于从什么地方弄一个法家大师出来,他更相信自己的看人本领。

    韩非,是历史钦定的法家大能,写出来文章的分量能够让嬴政对他五体投地。

    这首先肯定了他的才华,韩非的文章,肯定有火得潜质。

    而叶孤城想要做的,无非就是让他火得更快一点。

    短时间内可以火遍七大国,成为法家的大师就好了。

    到时候,灞下学宫岂不就是白赚一个法家大师吗?

    他嘴角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像韩非这样的人不能在秦国玩政治就去著书立说啊,多简单的一件事!

    叶孤城点点头,为了自己完美的安排。

    他了解韩非,对方虽然可能为了韩国在提出来的政治方针上动手脚,以至于他在秦国的朝廷上没有立足之地,但是他本人对国家出了责任感之外是没有什么好感的。

    而韩非本人高傲的秉性,是不会让他向学生传递帮助一个自己都看不上的国家的思想。

    所以说他真的很喜欢耿直的读书人,连坏事都不怎么做的。

    叶孤城想。

    不管怎么样,主要有了韩非,灞下学宫的法家学子也有人来□□了,简直就是解决了他长久以来的一块心病。

    他不得不用发绿的眼神看韩非,就好像是看见一块肉的恶狼。

    非常垂涎。

    韩非:怎么有点冷?

    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某个恐怖的存在给盯上了。

    作者有话要说:  富国强兵再打仗xd

    叶孤城:一手推动改革开放

    马上就要开始平推其他国家了(沧桑)

    ps:这里无论是郑国渠还是韩非入秦都早了7年到8年

    【小广告】

    推一波接档文,《大佬的自我修养》在我的专栏里有,感兴趣的妹子们可以收藏一下,谢谢。

    凤梨没钱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10-22 11:50:25

    凤梨没钱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10-22 11:50:35

    呆亦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10-22 12:32:31

    &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10-22 12:45:28

    kuroi海妖扔了1个火箭炮投掷时间:2017-10-22 13:02:04

    月出钓船稀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10-22 13:25:10

    零零星星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10-22 13:36:23

    钺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10-22 13:46:14

    韶华易逝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10-22 14:10:05

    阿喀琉克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10-22 14:47:05

    24409280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10-22 16:04:20

    闷不是我的错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10-22 16:24:25

    ☆、第174章

    “此乃可流传千古的法家巨作。”

    嬴政看完韩非子之后, 将书本合上, 长舒一口气, 道出了可以给韩非子一书定性的名句。

    叶孤城挑眉道:“此人乃我当年同窗, 韩国王室韩非是也, 因招贤令入秦国,王上看应该如何安置。”

    虽然他与嬴政情同父子,但是在朝廷上两人还是以君臣相论,公事公办,绝对不因为两人私交甚笃而放松半分。

    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在政治上也是如此, 如果真的将私人情感带入工作之中, 一开始看不出来, 最后定然会有人看不过眼, 而因为情感原因被赦免的错处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 更加放大。

    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一次两次犯错没有人指出,无限扩大下去, 最后终究会酿成大祸。

    因为叶孤城的恪守臣子本分, 就算是对他政治方针一向很有意见的秦国宗室都不能说什么?

    嬴政道:“叶师你看,这人应该如何处置?”

    他从小就是个聪明的孩子,现在更是一个聪明的王者, 韩国王室的身份被叶孤城点了出来,嬴政自然也知道其中的意思。

    他想了想,还是好奇道:“如此大才, 为何不留在韩国内?”

    一般情况下,宗室的学子是绝对不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进入其他国家的,因为他们都要为了自己国家效力,就算是将韩非派出,当暗中打击秦国的间谍,也会派一个能言善辩而且没有才华横溢到韩非这地步的。

    毕竟,嬴政看了他的书,觉得这就是国宝级别的人才啊,如果真的按照他书中写的方法来治理韩国,几年的时间,足够让韩国大兴,虽然不至于让秦国慢下并吞的脚步,也有可能让这国家的存活时间变得更长一点。

    柿子捡软的捏,要是韩国变“硬”了,那他们不就肯定先去看其他国家嘛。

    但嬴政觉得是人才,韩国的人却并不觉得是人才啊。

    叶孤城嘴角带小,当然,是嘲讽的,讥诮的笑。

    他道:“王上认为他是大才,但韩王却不这么想。”

    嬴政道:“哦?”

    大为吃惊。

    叶孤城道:“虽然秦国有招贤令,但这招贤令招来的,只是一般的学子。”

    “一般”并不是说明他们的才华下等,而是单就身份而言。

    贵族

    分卷阅读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