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容光焕发

      “哎,真吃醋了?”
    公母俩洗漱后关灯上床,丁巍洗了澡,俞老师洗了脸。
    黑暗中俞老师鼻息喘喘的问。
    “嗯,一丢丢。”
    丁巍搂着她,心里有些痒痒的。
    这种事其实对演员来说算不了什么,无论男女都会碰到有亲热的戏份。
    丁巍知道那是假的,只是拍戏。但他做不到心如止水不闻不问,心里真的有那么一丝丝的不爽。
    俞老师其实对这个男人举手投足,包括他的任何心思都了如指掌了,但她就是喜欢乃至迷恋这种被人关心被人全心全意爱着的感觉。
    “那么少吗?以后要吃大大的。”
    她再紧紧贴近一些,听着丁巍怦怦有力的心跳,有些腻腻的感觉。
    丁巍呼吸重了一分,嗓子有些干哑:“有多大?”
    俞老师一手反握丁巍的大手,只觉得他温润宽大的手上带着电。她将那只带电的手慢慢拖起来放到自己心头。
    “唔,这么……这么大!”
    俞老师的声音发颤,丁巍低头轻嗅,俞老师发梢里弥漫着牛奶咖啡的香甜。
    早上五点,丁巍晨练出去的时候看了两眼贴在宾馆大堂里的拍摄通告计划,今天主要拍的还是姜闻的戏。
    老曹知道这些客串的都是些大忙人,便想着先把这类人的戏份先拍了。
    尤其是昨晚上两人借着酒意互杠了一波,他非要看看姜闻对这个角色的理解。
    宾馆不大,上下三层一共三十间房子,老曹跟刁一男之前堪景的时候就看上这家了。
    好说歹说包了两个月,老板给员工放假了,然后领着老婆孩子去京城旅游去了。
    这地方靠近郊区,很少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胜在清净景色还算不错,附近有个小公园,剧组的演员一般都会在那里休憩纳凉和练功。
    剧组练功的演员很多,可出晨工的也就丁巍和冯源征两人了。
    丁巍是已经有这个习惯了,他在学校其实没学下什么东西,但记住了不能断了练功的好习惯。
    冯源征是表演大师,知乎上还曾有人给国内的男演员按照演技高低排过名次,有人不服,有人认为哗众取宠只是一家之言。
    但所有人对冯源征排在前五名都心服口服,可见一斑。
    丁巍小跑到公园,吭哧吭哧的猛力锻炼,绕着公园冲刺了一圈的时候,冯源征穿一套黑色运动服慢跑来了。
    “冯老师,早上好啊!”
    丁巍放慢速度打个招呼。
    冯源征笑着回应一句,然后错开。
    丁巍一怔,有些明白了。
    冯源征其实在01年之前不太出名,大家对他的印象只是留过学喝过洋墨水的话剧演员,撑死了就是知道他学的不是戏剧学院电影学院教的任何一种表演,可对于他学的是什么,演技怎么样,都不太清楚。
    说实话,他老婆梁丹妮都比他出名。
    冯源征不甘心,也有些想跟国内表演流派的各路高手过过招的意思。
    于是他接了李宝田自拍自导的电视剧《烟壶》,正眼签合同的时候,人艺领导来电话了,让他别签了,跟着中影副董事长韩三品去天津,那里有个剧组要他演。
    冯源征不解,怎么现在演员还被行政命令着?
    他是真心不想来,可架不住丁巍这个人的名字总从他身边传来。
    尽管他来了之后对剧本相当满意,对剧组相当满意,就是对丁巍……有些先入为主的…刺挠。
    好吧,冯源征老师对直接导致他跟李宝田合作过招的机会没有了的丁巍有那么一丢丢看法:这个人不是纯粹的演员。
    所以,丁巍在打电话邀请梁丹妮客串演出《漂亮妈妈》中孙丽英同学这一角色的时候,梁丹妮就给推了。
    冯源征八九年去德国留学,专攻格洛托夫斯基表演学派,三年后回国。
    格洛托夫斯基表演派在六七十年代非常出名,基本上舞台剧话剧表演都是这一派的方式方法。
    进入八十年代后,这一表演流派就没落了。
    原因很简单,对演员素养要求极高,甚至达到了变态的地步。
    举个例子,斯坦尼夫拉斯基表演派认为演员能表现出的个人情绪有二十九种,包括喜怒哀乐愁闷悲苦疯癫狂笑等等。
    但格洛托夫斯基表演派认为个人情绪有一百六十多种,比如笑就有微笑大笑苦笑讪笑浅笑等等十九种笑法。
    有可能有三五种笑法演员的表情一样,但演员的声音和呼吸绝对不一样。
    而格洛托夫斯基表演派光练呼吸的动作就有三十二个之多。
    京剧戏曲行当里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说法,变态的格洛托夫斯基表演派有一个动作重复千遍的要求。
    一个动作重复千遍,光笑的表情需要三年以上,一百多种表情至少三百年,谁去练这东西?
    只有极有天赋还极为有恒心的那种人才会认为这是表演之道。
    至诚之道,方得始终。
    冯源征就是这样的人。
    他在留学之前在人艺话剧学院学的表现派,留学学了格洛托夫斯基表演方法,他在三年中学了九种情绪的表演。
    02年,一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横空出世。
    冯源征成为全国无数观众心目中的“变态”。
    女主角梅亭在演戏的时候多次被冯源征的表演吓哭过,是真的吓哭了的那种。
    众多七零后八零后长大后还戏言,恐婚就是因为看了这部电视剧。
    冯源征这才出了名,有了替格洛托夫斯基表演派发声的机会。
    02年他受聘于电影学院摄影系当老师。只用了四个月时间,让二十三位从来没受过任何关于表演的门外汉学生比赛赢了大三大四学了好几年的学生,名声大噪。
    可惜的是,这二十三位学生中有一大半儿因为这事从此退出了演艺圈。
    无他,这个表演流派太吃苦了。
    冯源征就像《爆裂鼓手》里的那个魔鬼老师一样。
    从此,格洛托夫斯基表演派在华夏有且只有冯源征一个人,独扛大旗,再无传人。
    当然目前来说,冯源征还未完全消化掉格洛托夫斯基表演派的东西,将表现派与方法派融合。
    他要到10年左右才真正达到信手拈来举重若轻浑圆一体的表演至高境界。
    但就目前他所学的东西足够吊打丁巍这样的小演员了。
    所以对丁巍明显带着善意的问候,冯源征给了同样明显的回馈:跟你不熟。
    丁巍表示,不熟没关系。一回生,这二回不就熟了嘛!
    他看冯源征也绕着公园里的个小湖慢跑,丁巍看了看,觉得冯源征跑的莫名其妙的有韵律。
    心下纳罕,可到底没好意思问人家,只得把这个事重重记在心里。
    自己找了一个角落舒展一番筋骨。
    这个基本上都是一套动作了,老头儿老太太打太极拳前的那一套也能达到舒筋建骨的效果。
    等身子发热,丁巍开始练声开嗓。先是所有演员通用的“嘿哈呼吼”,再是戏曲行当里经常用的“咿呀嚯吁”。
    长吁短叹急吁促嚯,如此两遍,丁巍感觉嗓子恢复了以前的透亮。
    他自年后病了一场后,急匆匆进了《我的父亲母亲》剧组,导致他的嗓音有些“倒仓”过头了感觉,破音还带着沙哑。
    等到进《漂亮妈妈》剧组,因为饰演一个有先天性失语症的角色,重学一回发音走字说话,误打误撞重新回了仓,声音清亮透彻了不少,实在难得。
    试了两遍,丁巍摆开架势准备唱一出京剧《太真外传》里的一折——杨玉环深深拜殿前。
    “杨玉环在殿前深深拜定,秉虔诚一件件祝告双星。一愿那钗与盒情缘永定;二愿那仁德君福寿康宁……”
    秦腔里也有这么一出戏,不过唱法略有不同。
    京剧里将最前面的“一件件”、“一愿那”、“二愿那”拉的很长,还带了些许颤音,要唱出杨玉环临死前的那种哀怨婉转爱恨交织的复杂情绪。
    京剧里丁巍听过有个小姑娘唱过,着实惊艳镌秀。
    后来听说那小姑娘改唱老生去了,拜在“余派”名家门下,已然有了“小冬皇”的美名。
    丁巍听这小姑娘唱的时候他还没上电影学院,那姑娘才十四,跟着她师傅来丁家沟找丁巍爷爷学习过。
    当时丁巍真的被惊到了,然后心里就记住了这几句唱词。
    丁巍目前的嗓音虽然不似那位姓王的小姑娘那般清越,但透亮高昂更胜一筹。
    冯源征停下动作,仔细听着。末了,看丁巍盈盈一拜,未语还泪双眸回的那一下,心里打了个突:“这人……有些本事啊!”
    一曲唱罢,丁巍缓缓起身,闭上眼睛平复心情,对着眼前的一棵树发泄似的喊上一嗓子,才感觉浑身通透。
    在宾馆食堂打了早餐,提溜着回到房间,俞老师还没醒来。
    丁巍爱意满满的叫她起床,俞老师哼哼两声,翻个身继续。
    俞老师脸上带着浅笑,睡得高枕无忧。
    生活就是这样,你付出了,有人容光焕发了,你就成就满满。
    吃早餐的时候,俞老师听了丁巍说的今天的拍摄通告,叹口气嚷嚷一句,让丁巍看好姜闻和老曹,别跟昨天一样又吵起来。
    俞老师今天也没戏份,但她有任务。
    剧本中哑妹尽管不说话没台词,可哑妹会给人理发。
    俞老师自进组以来就专门在附近的一家理发馆学习体验,目前……还只会洗头发,不会剪发。
    所以她今天还要去那家理发馆。
    送俞老师到理发馆回来,丁巍混着剧组的人去布景。
    八点,老曹睡眼惺忪,刁一男神采奕奕却又顶着黑眼圈儿,两人一晃一晃的来了。
    然后大家才发现今天的主角姜闻……又又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