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页

      除夕夜里,营地里架起百余口大锅,享羊宰牛,烧旺了柴火,肥美的肉块在锅里翻滚,香气被夜风挟着飘到对岸,惹得萧屿大骂不已,深恨那小崽子坏了自己的千秋大业。
    萧明暄麾下的将士却喜不自胜,伙房不仅给他们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端王更是格外开恩,允许每桌上一坛烧酒。
    虽然分下来每个人匀不到半碗,对于酷爱豪饮的草原儿郎来说不够润润嗓子,但是自出征以来军中严格禁酒,众人早馋得口水横流,有小半碗也是聊胜于无嘛!
    负责值守的哨兵和巡卫连半碗都没有呢!
    听说端王帐中也无酒,倒是来了个风尘仆仆的信使,从京城一路风雪兼程地赶过来,路途实在艰辛,最后连行囊马匹都丢了,只剩一口气赶到崇山郡,再由郡守派人套上马车送过来。
    那人下了马车,跌跌撞撞地,像被狂风吹倒的木头一般,挟着雪花扑到萧明暄帐中,嘶声叫道:“王爷!先帝殡天,太子登基了!”
    主帅帐中并无侍从,只有萧明暄和他的副将小许将军,闻言俱是一怔。
    空气霎时凝滞如浆,让人难以呼吸,帐中弥漫开死一般的寂静,萧明暄提着笔的手悬在半空,沉默了许久,皱眉道:“你再说一遍?”
    许正渊也回过神来,赶紧扶信使坐下,倒了一碗热腾腾的酪浆给他。
    那人一饮而尽,呛咳几声,道:“先帝腊月初十殡天!赫连氏借凉国国君之势逼宫扶立太子!太子妃随后交出鱼符,就连卫戍营……也落入太子囊中了!”
    “陛下殡天了?”许正渊惊叫一声,扭头看向萧明暄,后者脸色阴森,眼中无数情绪闪过,最后归于沉寂,只轻声问了一句:“太子妃交出了鱼符?”
    那人被他一身凛冽杀气激得不敢抬头,咬了咬牙,答道:“不仅如此,就连……陈营长手中那枚……也是太子妃要去的!”
    萧明暄眉眼冷峻,“咔嚓”一声折断了手中的笔,逸出唇间的每一个字都带着瘆人的冰碴子:“好……好得很!”
    一时间帐内帐外同凉热,冻得人浑身哆嗦,许正渊本能地朝外蹭了蹭,壮着胆子问:“慎之,这、这是怎么回事,陛下难道没留下遗诏?”
    遗诏?就算有,也不可能公之于世了,新君继位,外戚强横,一手遮天,岂会留下把柄任人指摘?
    他闭了闭眼,隔空点了一下许正渊,沉声道:“为人臣属,不可再议此事。”
    许正渊“哎呀”一声,气得跳脚,追着问:“难道你就甘心?先前太子犯错,你也不是没有一争之力……”
    “不甘心,又如何?”他揉着额心,挥了挥手,“带他下去休息,好生照看着。”
    许正渊还想啰嗦,被他阴戾的眼神蜇了一下,缩着脖子把使信拽出去安置。
    帐内一灯如豆,火盆烧得正旺,厚实的棉帘挡住了外面漫天风雪。
    他却感觉到彻骨的寒冷。
    仿佛从骨髓到血液全部冻结,连每一次吐息都凝成了霜。
    他睁着眼睛倒在榻上,帐内火光明灭,穹顶高阔,却无法让他摆脱那种无力挣扎,被活活埋进污泥之下的错觉。
    那冰冷的泥浆还在一层层漫上来,压着他的胸口,淹没他的口鼻,带着腐朽破败的死气,夺去他原本蓬勃热烈的生机。
    要是从来都不知情就好了,他想,要是从来都没相遇过就好了。
    何苦让他绕了那么多冤枉路,一次次触手可及,再一次次怅然失去?
    他甚至有点羡慕许正渊,或者说羡慕所有不知内情的无关者。
    他们只知道太子被申斥下狱,端王或许可取而代之,得知太子继位的消息,纵有遗憾,也只是为他感慨几句,叹一声既生瑜何生亮罢了。
    没人知道那个冒牌货夺走了本该属于他的一切!
    萧明暄瞪着穹顶,急促地、艰难地呼吸,胸口剧烈起伏,翻涌着无数血腥的念头。
    “夏云泽……”他低念出那个名字,这三个字像一条火蛇逸出喉咙,炙烤着他的唇舌。
    曾经带给他多少甜蜜,现在就带给他多少痛楚。
    他握紧拳头,用力捶打胸口,想藉由肉体的疼痛去麻痹这颗被砍斫到鲜血淋漓的心脏。
    是守在这里,讨伐逆贼,为那个夺去他一切的人平定天下,还是调兵回京,踏平皇廷,让所有背叛自己的人也尝尝痛不欲生的滋味?
    萧明暄低声苦笑,做出了此生最艰难的决定。
    他想弯刀出鞘,杀遍天下负心人,他想酩酊一场,忘却此生不平事。
    可是他什么都做不了,不能挥师而上为自己讨一个公道,甚至连一杯消愁的酒也不能沾唇。
    萧屿仍在对岸虎视眈眈伺机反扑,他不能退。
    营中将士在异地他乡辞旧迎新,作为全军统帅,他也不能醉。
    他似乎总是这样,满腔愤懑,却无可奈何。
    早该习惯了。
    天下没不透风的墙,萧明玥登基的消息也传到了萧屿帐中。
    萧屿哈哈大笑,连日战局失利的郁气全消,当即派出使者前去游说萧明暄与他一道反了算了。
    堂堂正子嫡孙,何苦受那小杂种的鸟气?
    “事成之后,玳王愿与端王共分天下。”使者信心十足,红光满面。
    萧明暄眼皮都懒得抬一下,抽刀挥出一道残影,削去了他的脑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