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弘农之危

      弘农城外。
    一面旗帜迎风招展,数千将士浩浩荡荡奔向前方,霎时马蹄声宛如惊雷般炸响。胡车儿拍打战马,浓浓的战意弥漫开来。主公身亡长安出兵弘农,可谓是内外交困。
    身为上将。
    不可在此时失了分寸。
    必须为少将军争取时间,让他把主公从容下葬。
    好胆。
    李傕、郭汜等人居然敢做出小人行径,本将岂能让尔等如愿?
    “杀”
    “杀”
    就在此时耳边响起暴喝声。
    从左右两侧出现数之不尽的敌兵,一个个身披盔甲手持兵刃,宛如下山的猛虎狠狠的扑了过来。
    不好!
    难道自己中了埋伏吗?
    这……
    “本将早已在此恭候多时,贼将胡车儿还不速速下马受降”
    “下马受降”
    “下马受降”
    众李傕、郭汜麾下兵马齐声大吼。
    胡车儿顺着声音响起的地方看去,逐渐露出严肃的神色。
    好一个趁火打劫的贼人,想不到本将居然也有被他们伏击成功的一天。
    “放肆”
    “主公正在天上注视着尔等,众将士可愿奋力搏杀?”
    “愿”
    数千弘农兵马大喝。
    宛如潮水中的顽石对着伏兵迎头痛击。
    ……
    夕阳下。
    弘农城。
    太守府。
    随着张济风光下葬,迎风飞舞的白绫被取了下来,诺大的府邸也恢复了平常时候的模样。但所有人都知道,这里以不在是久居之地。因为就在这短短的几天中,城中世家大族已经有了不安稳的迹象。又加之胡车儿将军被长安之兵伏击局势更是雪上加霜,若是没有好的对应之策,恐怕转瞬间就是一场大祸。
    然而偏偏在这危急的关头。
    少将军却需要为太守发丧只能眼睁睁看着局势进一步恶化。
    “咯吱”
    厚重的大门被推开。
    一队弘农士兵走了出来,恭恭敬敬的站在大门两旁,预示着昔日的少将军以成为新主公。
    随着阳光透过大门照耀进来,一扇扇窗户也接二连三的被打开。霎时诺大的府邸大放光芒,仿佛能给人带来无尽的希望。苦难终将结束,而希望必将来临。
    数之不尽的人鱼贯而入,哪怕现在是风雨飘摇之际,大部分将领也都齐齐赶到。唯有前线和长安兵马交战的胡车儿所部情况特殊,故此属于缺席状态。
    “拜见主公”
    “拜见主公”
    浩瀚的身影在太守府中响起。
    张绣坐在大堂主位,环视左右两侧的将领们。说来惭愧叔父素来不注重文官,虽然有军师在一旁时不时的指点,但他一人之力又如何能比得过成熟的文官体系?
    当然这也和弘农的环境有关。
    四周都是强敌。
    唯有把一切钱财用来养军,才能在混乱的关中活下去。
    可前不久发现自己好像做错了,那些凄苦的百姓以及孩子。一方面是因为天灾,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对弘农长久实行重兵之策有关。若是能稍微缓一缓,若是能多拿出一些经历以及粮食,岂不是能让他们的处境更好一些?
    追杀难民之事。
    从当初的角度来看确实不错,可反过来若自己是难民,真的甘心在弘农饿死吗?
    “主公”
    暴喝声打断了张绣的沉思。
    满脸血迹的胡车儿,大步走向大堂内,对着张绣高声暴呵。
    众将的心沉到了谷底,露出凝重的神色。
    “我军遇到伏击,虽然寡不敌众但任然血战三日。现以完成军令,故此前来交令”
    “胡车儿将军辛苦了”
    张绣说着。
    急促的声音从外面响起。
    “报”
    “启禀太守”
    “长安之兵现以攻城”
    一名士兵大声暴呵。
    随着声音落下,还能听到从城外传来的喊杀声。
    追兵来的如此之快?看来李傕、郭汜对弘农势在必得,要不然也不会如此大张旗鼓穷追不舍。
    他们真的以为本太守是好欺负的不成?见叔父身亡就趁火打劫。须知想要打劫,是需要有一副好牙口的,如若不然只会适得其反。念头落下就是无穷的杀意,宛如实质般笼罩了下来。
    “末将请战”
    “末将请战”
    一名名将领纷纷出声,对着张绣高声说着。
    贾诩上前一步。
    “且慢”
    “长安兵马来势汹汹,弘农已经成为绝地,还请主公下令全军弃守弘农郡进入荆州为宜”
    声音落下众人尽皆一呆。
    这是一个所有人都想做但却又不敢提出来的事情,也在只有军师才有这种分量以及资格,在主公上位的第一天说出这样的话。弘农郡哪怕在残破也是一个郡,就这样放弃难免会有些不舍。
    “血不能白流”
    “长安李傕、郭汜等人的目的只是弘农,假若主公率军直奔荆州,不仅不会有伤亡反而会畅通无阻”
    贾诩侃侃而谈。
    对于主公派兵拦截李傕、郭汜等长安兵马其实自己是持反对态度的,这个时候只要休书一份承诺愿意把弘农郡让出去。必然会得到一些时间,从而可以从容发丧。
    可事情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只能尽快挽救。
    平心而论。
    不管是自己还是弘农将士,前往荆州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背靠荆州坐观中原风云,若有雄主出世,则能乘机归降。彼时不愁不能获得一世富贵,在这乱世中安度一生。
    可少将军好像不是这样想的。
    “弃守?”
    “本太守何尝说过弃守?”
    张绣高声说着。
    贾诩大急。
    “城中粮食已然不多,又加之前不久在荆州一场大败,我军想要抗衡长安以是极难之事。主公若是死守,岂不是辜负了……”
    “休得多言”
    张绣粗暴的将其打断。
    对着众将高声说着。
    “弃守也好,不弃守也罢”
    “弘农是叔父的弘农,也是本太守的弘农”
    “必须为治下百姓找到一条生路,让他们从容离开弘农,尔后我们方能离开”
    “诺”
    众将大喝。
    百姓?
    想不到短短几天少将军已经彻底成熟了。
    一个心系百姓的人,难道不值得效忠吗?须知那些百姓之中,可是有自己的妻儿老小。若能优先保全他们,自然是欣喜之事。
    听着轰然应诺声,张绣起身迈开脚步往外面走去。以前是叔父在遮挡风雨,而现在则换成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