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页

      这几年她给她相公闻石头、一个粗壮的猎户生了两个儿子。闻家村的人都说闻石头眼光不错,捡了个能生儿子的娘子。他们却依旧嫌弃小梅嫁人时带着孩子。
    小梅和闻石头的两个儿子都长得像闻石头,个子不高,却非常结实,相貌也像他们爹,没有获得娘亲的一份美貌。偏是鹿归林面上轮廓像极了小梅,除了那双眼睛。
    那双眼睛是琥珀色的。
    出嫁后,春和也就在回门那日见过鹿归林一次。她家与小梅素来少有来往,闻克己收鹿归林入学也不过是觉得这孩子天资聪慧,将来或许能高中。
    “梅姨,您怎来了?”
    小梅笑容娇媚动人。“你相公呢?”
    纪初霖闻声而来。
    当他看见小梅时脚下微微一顿,而后就轻快了不少,分外殷勤地邀那母子进屋叙话。
    小梅行了个礼,抬眼间,风情万种,笑语嫣然。“纪家公子就不怕我这样的人污了门楣。”
    “你做啥了?”
    “闻老先生说贱妇改嫁,是不洁之人。”
    “不就是换了个老公嘛,多大点事儿。坐坐,吃零食。哎呀,太可惜了,这个时代连花生瓜子可乐巧克力都没有。春和,烧水泡茶。”
    春和应了。
    小梅依旧站在门口,似笑非笑。直到纪初霖再次邀请才带着儿子鹿归林施施然进屋。在小梅身边,那素来风风火火的鹿归林也不由得慢下脚步来。
    在堂屋坐定,小梅浅笑。“听闻纪少爷给九妮改了名。春和。春意盎然,惠风和畅。‘春和’。好名。”
    听闻这种解读法,纪初霖赶紧将“其实这名字就是从我脑子里偶尔蹦出的那句‘至若春和景明’中来的。”这句话吞进了肚子中。“您——挺有文采啊。”
    小梅轻笑。“这一带的人都以奴家进了他们家门为耻,也懒得夸赞女子有文采。这般看来,纪家公子倒真是个奇人。”
    “我知道我是个疯子。”纪初霖淡然笑道。
    小梅却摇头。
    “在奴家看来,纪少爷不过比常人略微乖张了一些。汴京城中,纪少爷这般的世家公子倒也不少。也不算疯魔。”
    说者或许无心,听者着实有意。
    纪初霖闻言眼睛一亮。“汴京?你说的是北宋的首都汴京?有不少人像我这样?”
    “首都——是何意?”
    “嗯。就是皇帝、不,官家住的地方。那地方,像我这样的人不少?”
    “奴家并不是说那些公子都和纪少爷相同,奴家只是说有些少年公子各有各的脾性,说话做事与旁人略有不同。汴京的人也不会觉得那些公子是些疯子。偏是小地方的人终究见识短浅,略见到一个与自己不同的人,就做出一副长辈样,恨不能耳提面命。”
    纪初霖连连点头。
    他却又注意到,提到汴京城时小梅的目光中带上了一层喜色,但也只是须臾,那种欣喜很快又黯淡了下去。愁绪在眉间堆积,像是暴雨将至时的暗云。
    纪初霖冷静注视着小梅的神情变化和动作。
    她拿茶盏时的动作轻柔又优雅,品茶时只是浅酌,不疾不徐。她肤色很白,手细嫩光滑,脸上的皱纹也不多,和平日在乡间劳作的妇人截然不同。
    而且,不管何时何地,小梅说话时都带着淡淡的媚态,总是刻意又不经意地勾引。
    纪初霖似有所悟,却又不说破。
    只是再度问起汴京城。
    小梅却不愿多言,只说那是个不错的地方,少年公子结伴出游,很深的夜晚,路上的灯笼都亮着。街上满是行人,处处各色吃食。柳枝摇,桂花香。汴河上,处处游船画舫,到处管弦歌舞。
    说话间,小梅眉眼中的光渐渐暗淡下去,终于愁绪深重,最后怨气沉沉。
    纪初霖也就断了这个话题。“小梅姐姐来我家是想要何事啊?”
    “纪少爷倒是说笑了。犬子与令正同辈,你却叫奴家姐姐?”
    “令正?什么鬼?”
    小梅微有些惊愕,那种神态却又一闪而过。只是笑道:“犬子与尊夫人同辈。”
    纪初霖懂了。“好的。阿姨、不,伯母你好……”
    小梅抿嘴轻笑。
    “伯母你来这里是想要说什么?”
    “奴家最近听说,纪少爷不能人道。”
    纪初霖眼睛微微向上一翻。“伯母是来嘲笑我的?”
    “倒也不是。”小梅指了指伸手垂头丧脸的鹿归林。“犬子最近对春和思念得紧。”
    鹿归林未开口,他只是气鼓鼓瞪了娘亲一眼,复又将头深深埋下。偶尔微抬头,目光落在乖乖坐在纪初霖身畔的春和身上。手紧紧往下拽了拽衣角。
    纪初霖回味着小梅的话,悟出味后,面色微微一变,复又笑了。“原来如此。伯母您是想要表达不要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意思吧。嗯……这话太难听,文雅点儿该怎么说来着?”
    “莫辜负了女儿韶华。”小梅淡然笑着,将茶盏搁在桌上,无声无息。
    “伯母还是个不得了的文化人啊!”
    “奴家也未曾想出生书香门第的纪家少爷全无半点文人气息。”
    “没办法。我毕竟是疯子。”纪初霖回以微笑。“伯母的意思我是明白了。只是伯母,我娘子年纪还小。”
    小梅捂嘴轻笑:“纪少爷还真是个怪人。汴京的不少贵人都喜欢这个年纪的女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