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送葬

      次日,天光大亮。
    冬日清晨,即便朝阳升起,仍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
    晨曦初现,金黄色光线自太阳上释放,洒落天地,阳光所带来的温度,尽为大地所吸收。
    以至于,很多人在冬日早上,宁愿躲在被窝里,也不愿出门。
    然而,定安侯府内锣鼓喧天,唢呐哀鸣。
    专程被请来的吹鼓手之流,陆续步出侯府大门,大吹大擂,奏起无边哀乐,乐器上都绑上了雪白布条。
    十几名吹鼓手后,一口阴沉木棺材被八名身高体壮的力士抬着,向前行去。
    棺材前,披麻戴孝的易鸿宇,伴在父亲灵柩前,手里还扛着一支笔直的木杆,其上挂着长幡。
    招魂幡!
    重达十几斤的招魂幡扛在肩头,易鸿宇仍能做到脚步如飞,一双剑眸凝凝,看向自家祖坟所在方位。
    作为泉国数一数二的将门,定安侯府易家专程在王都城外占据了一座小山,修建成陵园。
    历代以来,易家子孙死后,只要没有辱没家风,泰半是葬在那里。
    “看哪,那就是定安侯的棺材。”
    “扛着招魂幡的就是定安侯世子!”
    “他怎么还在这儿,不是听说他杀了……”
    …………
    奏起哀乐的队伍,行走在王都城的街道中,沿途许多行人认出了易鸿宇一行人的身份,指指点点。
    即便在如此喧闹的环境下,易鸿宇仍能听到四周的议论,不过嘴长在别人身上,他懒得管。
    咯吱!
    定安侯府易家,子嗣单薄,除了易鸿宇之外,只剩下府中的家仆之流。
    饶是如此,队伍仍然不少,足有近百人。
    当一行人路过平南侯府,那紧闭着的朱漆大门,突而被人自内打开。
    骨碌碌!
    敞开的府门后,一名须发灰白,面上充斥死气的中年人坐在一张木制轮椅上,身上铺着一条锦被,被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推了出来。
    “定安侯,一路走好。”衰竭的身躯内,力量已消逝。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目睹易鸿宇一行人路过,双手自锦被下抬起,对准易钧的灵柩,俯身下拜。
    简短的七个字,蕴着无限情感。
    定安侯府衰败之势已成,昨日又有昆仑派的仙人降临,大开仙门,要在泉国招收弟子。
    今日出殡,连一个宾客都没有。如今,平南侯府门户大开,易鸿宇下意识的看了过来。
    视线落在那名与自己父亲年纪相仿,时日无多的中年人身上时,眼底浮现一丝感激。
    “咳咳咳。”坐在轮椅上的中年人,不是旁人,正是当代平南侯,也就是方烈之父。
    数月前,这位平南侯带伤归来,多年来积累下的沉珂发作,病来如山倒,缠绵病榻数月。
    是个人都看得出,他也是时日无多。
    当此之时,易鸿宇杀了七王子翟磊,已经成了叛逆,等丧礼结束后,很可能就会被拿下。
    自己也是命不久矣,平南侯不介意最后送一送自己的好友。
    “父亲。”推着平南侯的少年——方烈见父亲咳嗽不止,急忙弯下身,一只手按在了父亲的背上,度过暖力。
    “烈……烈儿。”平南侯缓过那口气,侧目爱子,轻声道,“你……你不是想出城吗?去吧。”
    此时,易鸿宇一行人的队伍,尚未脱离平南侯府所在的这片区域。听到平南侯这么说,扛着招魂幡的易鸿宇倏然回头,目光直刺向平南侯父子。
    “可父亲,您的身体……”方烈不无担忧的看着自己的老爹。
    “老夫没那么容易死,赶紧滚,别在老夫面前碍眼!”平南侯皱起灰白眉头,有些不耐烦的呵斥儿子。
    “是,父亲。”见父亲态度坚持,方烈唯有领命,自平南侯府的台阶上走下,默不作声的跟在易鸿宇一行人的身后。
    看似融入了这一支送葬的队伍,可方烈与前方之人,始终保持在三尺之外。
    哗啦!
    泉国王都虽大,但终有尽。
    太阳完全升起时,以易鸿宇为首的送葬队伍,来到王都四座城门的东门前。
    经一夜酝酿,易鸿宇杀死七王子翟磊一事,已传扬开,为所有人知晓。
    面对打着定安侯府旗帜的送葬队伍,身着明光甲,头戴八角盔的守城士卒们,摩拳擦掌,颇有几分意动。
    咔嚓嚓!
    距离东门甬道,尚有三丈之距,远远看到这些士兵脸上的神情,易鸿宇双手捏紧,骨节发出一阵脆响。
    “都让开!”
    一步步,定安侯府送葬的队伍,抵达东门甬道前。易鸿宇见前方的士兵,没有让路之意,左手握紧招魂幡的木杆,将一支粗重的长幡树立在石板上。
    右手,中指与食指并指如剑,苦修来的化劫七变功力在体内跃跃欲试,随时都能斩出惊天动地的一剑。
    怎料,局势一触即发时,一声大喝响起,一名眉清目秀的校尉出列,对身边的同伴道。
    “小杨?”
    易鸿宇看了一眼就认出,这个人,昔年曾做过自己父亲身边的亲兵。
    想不到,他已经成了把守城门的小头目了。
    “小杨,易鸿宇可是……”一个贼眉鼠目的汉子抱着一柄钢刀,来到小杨身边,不无可惜的扫了扫易鸿宇,在对方耳边道。
    小杨回头,狠狠瞪着对方,目中杀意毫不掩饰,让这名汉子浑身发毛。
    “没听到我的话吗?赶紧让开。”小杨紧皱眉头,不耐烦的重复道。
    “是。”
    军中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堵住城门的四五十名士卒,得到身份较高的小杨的吩咐,让开了道路,任凭易鸿宇率众穿过。
    易鸿宇抚着父亲的灵柩,即将踏入甬道时,若有所思的回头,望了望小杨。
    侯爷,一路走好!
    以自己的职权放开通道,小杨一只手捂在脸颊上,手指很快变得湿润起来,心头呢喃着这句话。
    城门甬道长不过数丈,一行人很快穿过甬道,簇拥着棺材,向易家祖坟所在的荒山行去。
    出了王都,在前往易家祖坟的路上,到处都是行人,上至二十岁上下的青年,下至四五岁的小孩子,无不满怀希望,向那一处进发。
    易家祖坟距离昆仑派收徒的昆仑别院所在的奉德山,不过十里左右。
    故此,在送葬的前一段路上,可谓人海如潮,马车穿梭如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