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九章 钉死在原地

      李新志说飞行团太娇贵,不好使。
    这丫显然带着情绪了,他说试试吧,新军还不是从打土匪开始练起来的。
    叶伯成听着一下子笑了。
    是啊,他们都是从打土匪开始操练的。
    他要参谋部的侦查人员带上飞行团的侦查员一起行动,一起分析敌情和地形,力争发挥出飞行团的最大作用。
    次日,新宋军反击,将蒙军的包围圈撕开三分之一,钉死在原地不动了。
    无论口温的进攻有多狠,都无法向前再进一步。
    李兴志说雅州来了一个团整训,本来是个二线备战部队,团长和副团长写血书来请战。
    昨天打得很勇敢,硬是顶住了敌人步骑混编的进攻,战斗到紧要关头,连大刀都用上了。
    赵晓兵很满意,这才是他的兵,他的好兄弟嘛。
    第一军的第十三旅昨晚潜伏至敌人阵地前一里地,今天早晨敌人进攻时发起突然袭击,直接将蒙军的进攻杀乱,逼着敌人重新组织进攻。
    这些都是好样的,赵晓兵鼓励他们创新打法,不管什么招数,打败敌人就是好招妙招。
    傍晚,飞行团报告说西北风太大,他们这段时间观察到上午辰时以后风都大,气球上天后很难进到敌人阵地。
    去了之后也坚持不了多久,因为所带燃料有限。
    他问飞行团要什么时候进攻才合适?
    参谋说夜晚的风要小些,飞行团建议黎明发起攻击,若是操作得当可以起飞两次接敌。
    李兴志说不等了,他的部队已经部署到位,明日将发起全线大反攻。
    赵晓兵和李兴志商议,将部队进攻时间提前到明日黎明,飞行团负责空中拔点,轰炸敌人大营。
    次日,天还没亮,飞行团已经在点火充气了,白布罩上绣着新宋空军第一团几个鲜红的大字,54顶热气球渐渐变大。
    布罩染白是他的要求,空中不易被发现,易山开始还说就要搞个黑色骷髅头像来吓死敌人呢。
    气球一个个鼓起,一切准备就绪,地勤解开了缆索。
    看着气球一个个升空,他祝福小伙子们一路平安,旗开得胜。
    再进入参谋部时,前边已经响起了激烈的炮声了,李兴志说骑兵已经准备出击了。
    他告诉李兴志要提醒骑兵打起大旗,否则飞行军要是看不清楚敌我,当着敌人轰炸了。
    赵晓兵这是开玩笑的了,不过也有啊,后世的米国飞机不是常常轰炸友军嘛。
    他的飞行军每个排都配有望远镜,空中编队很近,还有铁喇叭、小红旗和信号箭指挥呢,就看实际效果了。
    赵晓兵来到指挥部最高的山头观察战场,五里外的战情尽收眼底。
    他叫警卫取来桌椅安放好,摆上一架望远镜,端起莹莹给他泡的竹叶青喝了起来。
    为了保护自己,他还专门选择了一处灌木做隐蔽呢。
    天已渐渐放亮,飞行团正全速向战场飞去。
    说是第一团,其实才两个营,几十顶热气球上天,那布罩硕大,已经密密麻麻挡住前面的天空,有遮天蔽日的气势了。
    估计再有一刻钟,飞行团即将抵达战场。
    这个团长很有头脑,已经在敌人大营前选好了着落场,后勤正在收拾装车呢,第二次战斗就要敌人寨门前起飞了。
    眺望蔚蓝的天空仅有丝丝云彩,虽是盛夏空气中却略带着贺兰山终年积雪的寒意,此情此景,让他忆起先祖爷爷的诗句,禁不住低吟起来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李兴志喝了口茶说指令已经全部发出,一切都不可逆转,只等消息了。
    战场肯定是这样的,你已经发出命令,马上又去收回,朝令夕改,岂不是乱了套。
    他说:“让骑兵随飞行军跟进,你不知道飞行军的厉害,敌人也不知道,当敌人看到空中落下天雷,会认为长生天发怒了,一股脑儿逃命的,到时候就怕骑兵追不上了。”
    李兴志半信半疑地摇着头,傻乎乎地笑了,随即指示传令兵传令。
    立刻便见令旗挥舞,骑兵出动了。
    赵晓兵笑骂他:“咱师傅把宝贝送给你却不晓得如何使用,回头他要打你屁股咯哈。”
    他李兴志没有计算过,一个气球就是一门抵近射击的大炮,54门大炮直接架在蒙军头上轰,那是啥概念?
    在新军炮兵的打击下,蒙军的前沿阵地已经变得七零八落。
    当新军开始冲锋,刚刚组织起抵抗的蒙军突然看到了宋军阵地上空铺天盖地飞来的热气球,还在傻呆呆猜测是啥东西呢,头顶已经落下一颗颗黑黝黝的轰天雷。
    有在地面爆炸的,有在空中爆炸的,有的引燃了帐篷,热气球一路前飞,边飞边炸,直接将蒙军前沿阵地,中军大营炸开了。
    蒙军藏无可藏,一边倒的挨炸,望着头顶的气球毫无还手之力。
    这仗根本没法打了。
    新宋军嘹亮的冲锋号赵晓兵都听到了,望远镜里的蒙军一片混乱,估计那先锋元帅口温什么的已经开始逃命了,这才就两刻钟的时间呐。
    “以后,还是叫他们空军吧,这就叫空地协同作战。要保护他,用好咯。”赵晓兵指了指热气球对着李兴志说着。
    看到刚才的作战效果,李兴志已经是兴奋不已。
    他明白了,在这样的陆空联合打击下,蒙军根本就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
    大营里的敌人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串,新军很快便冲了进去,空军已经回返再次装弹,添加燃料了。
    或许他们再次飞翔在蓝天时,可能已经找不到需要炸得了。
    莹莹说这是新宋科学的胜利。
    他笑着点点头,说我们要尊重知识,尊重技术人才。
    蒙军都晓得屠城的时候不杀工匠,可见工匠的重要了。
    这宋朝的官员是文人当道,看不起工匠是陋习,我们生活中哪样好用的东西不是工匠做出来的。
    太阳出来了,骑兵已经追出去老远,前方也渐渐没了枪声,估计战场已经打扫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