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疯狂的朝鲜起义军

      看到明军如此神武。
    朝鲜王朝军兵纷纷后退。
    阿巴泰看看自己麾下,此时只剩一千人不到,他哪里还有心情督战,催马就跑。
    那些战无不胜的东掳骑兵,此时都像丧家之犬般,夹起尾巴跟着主子狼狈而逃。
    “抓住阿巴泰,不能让他们逃掉。”
    看到阿巴泰要逃,孙传庭急忙传令追击。
    刚刚退下来的朝鲜义军撒腿就追,他们都是两条腿,怎么可能追的上四条腿的鞑子。
    白袍小将突然有从地上站起,飞身跳上一匹战马,对着冲上来的李定国一抱拳:
    “刚才多谢将军相救,快跟我来。”
    本来以为小将是朝鲜人,可是他居然说的一口流利汉语。
    李定国一挥手,五千护国军就跟着小将进入一条小道。
    小道不宽,但还是可以两马并排飞奔。
    转了几个弯后,很快来到一个城门处,李定国抬头一看,居然是汉城北门。
    “这里是鞑子逃跑的必经之路,我们刚才操近道跑的,可能比鞑子们快上半炷香时间。”
    小将说完,身体就从战马脖子上滑落。
    他连续击杀三十多个鞑子,显然是体力严重透支造成的,李定国传令:
    “快,做好战斗准备。”
    “是”
    五千护国军立即组成一个方阵,手中燧发枪都瞄准一个方向,随时准备开枪。
    李定国翻身下马扶起小将,见他已经处于昏迷状态。
    如此神勇之人,让李定国也很是佩服,李定国回头看看后面赶来的军医说道:
    “军医,赶快给他治伤,一定要保证他的安全。”
    “是,将军放心,我们会尽全力。”
    李定国点点头,起身跨上战马回归战队。
    “驾驾,哒哒哒……”
    就在此时,一阵马蹄声传来,阿巴泰率领一众东掳鞑子飞奔而来。
    “开枪。”
    “嘭嘭……”
    看到阿巴泰进入射程,李定国一声令下。
    五千杆燧发枪中两千五百杆,几乎同时扣动扳机。
    刚冲上来的鞑子瞬间被击毙一百多人。
    阿巴泰只顾低头逃跑,直到枪声响起,才发现退路被封死。
    “第二轮开枪”
    “嘭嘭……”
    第一轮开枪的明军开始填装弹药,另外两千五百杆燧发枪开始射击。
    不但阿巴泰右臂中弹,他身边又有将近三百人被击毙。
    “快追不能让鞑子跑掉。”
    就在此时,孙传庭率领大军追击上来。
    本来就不敌明军,现在又遭到明军前后夹击,阿巴泰第一次感到无助和绝望。
    “不要开枪了,我是郡王阿巴泰,我们愿意投降。”
    在明军火器面前,东掳鞑子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为了活命,堂堂东掳郡王阿巴泰选择投降。
    大约还剩下三百多鞑子,在阿巴泰的率领下,纷纷下马跪倒在李定国马前。
    李定国冷冷看着跪在他马前的东掳郡王说道:
    “阿巴泰,你们不是无敌天下吗?这是什么意思?”
    阿巴泰此时就像一只斗败的公鸡,垂头丧气,再没有以前那种趾高气扬。
    “将军,胜者为王,败者为寇,阿巴泰认输,你又何必如此羞辱呢。”
    李定国冷哼一声:
    “羞辱,你们还知道羞辱,那你告诉本将军,你们是如何对付我大明百姓和军人的。”
    “这……”
    阿巴泰顿时语塞,李定国没有再和他废话,立即下令:
    “来人,打断狗贼四肢,带到盛京祭旗。”
    “是”
    “你们不能这样,我们是俘虏,不能杀俘虏呀……”
    阿巴泰顿时大叫起来,他没有想到自己投降还是死路一条。
    几个明军上去按住阿巴泰,刘文秀抓过一杆长枪,枪杆狠狠击打在阿巴泰的四肢之上。
    “嘭嘭……”
    “咔嚓……”
    “阿……不要打了……”
    在一阵哀嚎中,阿巴泰的四肢全部被刘文秀打断。
    其他投降的东掳鞑子,看到郡王都遭到如此待遇,他们肯定也好不了,纷纷起身准备以死相搏。
    孙传庭对身后那些朝鲜军兵一挥手:
    “现在是你们收割鞑子人头最好时候,去吧!”
    “杀死鞑子,收割人头……”
    几千朝鲜起义军发疯般扑向这些东掳鞑子。
    几百个扔掉兵器的鞑子,哪里能挡住几千手拿武器朝鲜起义军的冲击。
    抓住金钱鼠尾手起刀落,他们的脑袋变成朝鲜起义军的战利品。
    “哪里还有鞑子,我们还缺几颗鞑子脑袋,才能成为大明国民……”
    投降鞑子人头都被砍掉后,很多朝鲜起义军发现自己砍下的鞑子人头不够数,他们开始四处搜寻鞑子逃兵。
    汉城总共就几千东掳鞑子,哪里够他们用,绝对僧多粥少。
    为了筹够八个鞑子人头,这些朝鲜起义军几乎把汉城翻个底朝天。
    没有一个鞑子能逃出他们的手掌心,可还是不够用。
    于是他们开始把目标转移朝鲜王宫,这可是他们平时想都不敢想的地方。
    朝鲜建国于公元1392年,比大明稍晚一些。
    建国之初,为了获得良好的外部生存环境。
    朝鲜向大明表现出了十分积极的姿态,主动臣服于大明,建立宗藩关系。
    历史记载,朝鲜第一任国王李成桂,特地派遣使者前来大明,询问国号应该如何定夺。
    朱元璋经过反复思量,认为:
    “东夷之号,惟朝鲜之称最美。直其来远矣,宜更其国号曰朝鲜。“
    经过明太祖的首肯,朝鲜的国号才算是定下来。
    此后朝鲜和大明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
    在东掳崛起之初,还经常与明军合作攻打东掳。
    东掳强大后,经过数次征讨朝鲜,终于在1636年占领朝鲜。
    亲明政权以及亲明大臣被斩杀无数,现在的朝鲜政权是一个东掳的傀儡政府。
    王宫大门在几千朝鲜起义军的攻击下轰然倒塌,数千朝鲜起义军冲进王宫。
    听说大明军队进入朝鲜,王朝贵族成员,全部跪倒在地举手投降。
    朝鲜起义军现在对他们没有兴趣,连看都不看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朝鲜贵族。
    他们开始在王宫中四处寻找东掳鞑子。
    还别说,真的让他们找到几百人。
    虽然大多数是一些文职官员,但他们也是鞑子。
    孙传庭说过,只要是鞑子人头就有用,所以这些人注定难逃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