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2

      宠妃造反手册 作者:衣青箬

    分卷阅读62

    后面的人。猜到是赫连辙派来护送的,她也半点都没有客气。在其他人的惊惧警戒之中,一路都表现得十分泰然,倒是让跟在后面的副将另眼相看。

    回到城中,李长庚亲自领着人出宫来迎接。那个之前被赫连辙叉出去的内侍打算上前告状,但这个时候显然不会有他说话的余地,所以很快就被挤到一边去了。

    李长庚和众臣簇拥着江素,急切的追问,“皇后娘娘,他们的要求是什么?”

    “回宫再说吧。”江素早已摆出了满面忧虑,并没有当众将赫连辙的要求说出来。毕竟要李长庚禅位,这几乎是对朝廷最大的挑衅,明晃晃的打脸。

    果然,回到了金銮殿上,听到江素将赫连辙的话转述出来,李长庚立刻暴跳如雷,“放肆!好个赫连辙,枉朕对他如此信任,能给他的都给了,却原来是贪心不足想,想要朕这个位置!他休想!”

    皇帝既然当着众人的面说出了这种话,虽然说也不是没有可能反悔,但通常来说,也不会有哪位大臣敢再去劝说他,否则算是什么意思,要跟着赫连辙造反,将皇帝拉下马来?

    所以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了好一会儿,也没有想出什么办法来。

    面对这种情况,既然对方没有半点儿妥协的意思,他们这边自然也不可能真的让皇帝将皇位拱手相让。否则李长庚恐怕就要成为古往今来第一憋屈无能的皇帝了。

    所以过了一会儿,见众人都不开口,李长庚只好咬着牙道,“既然他要打,那就打!朕倒要看看,这天下是不是真的要翻天了!”

    基调已经由李长庚定下来,大臣们反而渐渐活跃起来。虽然他们都不愿意真的打起来,但是事到如今没有选择,他们也只能开始商量这一仗要怎么打,城中百姓如何安抚,物资要清点一下,毕竟用一点就少一点了。

    李长庚见状,这才心气略平。

    他就不信,偌大个朝廷,竟斗不过赫连辙小小一部凉州军?

    江素从本心里是并不希望打仗的。但是到现在,她也意识到,这一仗必须要打了。李长庚毕竟是一国之君,就算现在被围住,陷入困境之中,也没有丝毫都不挣扎就束手就擒的道理。

    所以仗必须打,还必须要打输了才行。

    不过,江素在旁边冷眼看着,觉得或许不需要自己做什么,这场仗就不可能打赢。毕竟被围了那么久,不管是城里的百姓还是朝中的大臣,人心都已经开始散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计,不肯出尽全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打得过在战争中经受过磨砺,所向披靡的凉州精锐?

    不过即使是这样,江素也还是积极的参与到其中去。她倒不是为了搞破坏,一来自己要拿到话语权,二来也是为了尽量保存力量,毕竟这些东西将来都会是自己的,没必要现在拿出去消耗。

    天成十三年十月十八日,李长庚命人从城中往外射箭,箭上绑着的是李长庚命令叛军投降的诏书。

    当晚,叛军攻城。

    作者有话要说:  16287294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6-08-08 20:25:15

    乐湖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6-08-11 23:35:21

    么么哒x2

    ☆、第63章 陛下信我

    一夜激战之后,叛军虽然数次几乎要登上城墙,但毕竟并没有成功。等到天亮时鸣金收兵,站在城头上观战的李长庚和满朝文武都忍不住沉默。

    这一夜的伤亡被统计了送上来之后,这种沉默又增添了不少别的意味。

    按理说攻城战,攻城的一方损失会更多一些。但即便如此,城中守军还是损失了数千人。他们并不知道赫连辙的凉州军伤亡是多少,但是可以肯定,这样的战事再来几次,城里就抵挡不住了。

    百姓们都成了惊弓之鸟,虽然有人提出可以组织他们上城墙战斗,但实际上要执行却很难。

    因为赫连辙派人在城外喊话,表示绝对不会伤普通百姓的性命,他们的财产也可以自己带走。万一百姓们觉得朝廷打不过,组织起来冲击城门怎么办?

    堡垒都是从内部更容易攻破,如果百姓们出城迎叛军入城,那朝廷就真的完了。

    事已至此,真正是进退两难。

    坚持下去,可以想见结果一定不怎么妙,而且到时候叛军杀红了眼,损失那么惨重,自然更不可能和平的坐下来跟大家谈判,进城之后说不定会报复。他们承诺不会对普通人出手,那就只有对朝廷的军队和官员动手了。

    如果直接投降,且不提李长庚这个皇帝能不能够答应,就是泱泱大国的脸面也要丢尽了。

    当然,拥有这种纠结的人,都是朝中大臣们。就算赫连辙建立了新朝,也还是需要有人做官的。

    朝中性情耿直宁折不弯的人已经被清理得差不多了,剩下的这些,就算将来要仕于新朝,除了脸上无光可能被人唾骂之外,也没什么不可接受的。

    既然如此,他们就还有退路。只要有退路,谁愿意拿命去拼呢?

    反倒是李长庚没有任何犹豫。因为对他来说,叛军攻入城中和自己禅位,有什么分别?都是将他李家的江山拱手相让!

    而且死战到底,自己还有几分血性,若是禅位,或许可以保住性命,但恐怕千年之后,都要承受亡国骂名。就算死了也无颜去见大周朝列祖列宗,数代帝王。

    李长庚对赫连辙可谓是恨之入骨,毕竟赫连辙曾经是他最信任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同意将江山拱手让人?自然是一力支持死战到底。

    只是他越是表露出这种情绪,朝臣们也就越是沉默,君臣之间已生嫌隙,继续下去,恐怕赫连辙还没有打进来,臣子们就要联起手来将他这个皇帝给献出去了。

    李长庚自己未尝没有察觉到这种情况,但他对此只是表现得更加专/制、骄横、独断、并且情绪爆烈,希望能压制住群臣蠢蠢欲动的心思。

    这种状态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中间两方经过几次试探性的攻城,但并没有造成更大的伤亡,似乎彼此之间就这么僵持住了。

    江素知道李长庚在等什么。他在等援军。

    承平十三年腊月初一,围城一个半月之后,一队残军狼狈的在叛军追击下逃到了长安城下,叫开城门。城中守军出于安全考虑,并没有开城门接纳他们,但还是从他们的言语中听到了一个非常糟糕的消息。

    距离京城最近的河北节度使派遣来的两万援军,在途中遭遇叛军埋伏,损失惨重,只得少数残军逃出。他们这一队直奔京城,是来送信的。

    收到这个消息,京中一直在等待着援军的重任才陡然醒悟过来。对方围而不攻,仿

    分卷阅读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