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7

      嫁人就嫁羽林郎 作者:衣青箬

    分卷阅读77

    功不过,并没有什么特别亮眼的建树,至少跟竞争者向彦诚比起来差得很远。何况掌管的又是礼部这个比较尴尬的部门。

    要说礼部重要吧,毕竟是六部之一,而且掌管天下士子和各项科举考试。但就连这部分权力,太学那边也一直在试图争夺。跟被南衙分去大半权利的兵部一样,地位尴尬。此外礼部负责的各项礼仪规矩乃至朝臣的服饰,皇室的各种册封、婚姻等等,又毕竟都是琐事,而且是很难有多大功劳的琐事,同掌管官员考评升迁的吏部完全无法相比。

    所以在许多人心里,赵定方就是凑数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位置的朝臣任命,不是臣子们可以自专的事,必须要呈给皇帝,由他来做出决定。所以中间这个过场,还是要走的。所以在这名单上,两人并列于其他几位重臣之后,向彦诚在前,赵定方在后。

    然而当晚锁院,第二日皇榜上张贴出来的名单上,尚书右仆射的官名之后跟着的名字,赫然正是赵定方。

    作者有话要说:  二叔:老实人也有春天【喂!】

    捉虫

    第37章 一封书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 皇帝会不按规矩来。

    明明之前彼此都有了默契, 皇帝也没有对此表示过任何不满。所以现在, 这个结果一公布出来,许多人都赶到十分不解。新任的尚书令崔绍甚至紧急入宫求见, 不过没多久就面色发沉的回来了。

    看到这一幕, 大家也都明白, 皇帝这是铁了心了。

    其实是与不是,到现在再来说也没什么意义。朝廷不可能朝令夕改, 尤其是在这种重大的人事任命上,否则就真的变成了儿戏。所以既然连皇榜都贴出来了,这件事便已经是板上钉钉。

    改变不了,那就只有接受。

    不过这件事,也给所有人都提了个醒。

    长安宫那位, 可不是能随意糊弄的。而且性子也与先帝截然不同, 朝臣们也该绷紧皮子,开始试探着要如何与这位新君达成某种平衡, 让朝堂正常有序的运转下去了。

    对于这件事, 尚书令崔绍表示压力山大。

    然而其他人无奈之下只能接受这个结果,但有一个人却是无论如何接受不了的, 那就是吏部尚书向彦诚。

    这件事就算最终结果不如人意,但对其他人来说, 到底没什么损失,只有他跌了个大大的面子,从今往后, 恐怕都会成为整个朝堂上下的笑柄了!

    明明一早就定好了上去的人会是自己,结果临到头来,竟然变成了赵定方。他到底哪里比得上自己?无论是政绩、人望,哪怕是锦绣文章,他赵定方哪一点比得上自己?

    向彦诚其实心里觉得小皇帝恐怕是昏了头,到底年轻不经事,才会做出错误的决定。但是这话他不能说出来,不能怪皇帝,那就只能怪赵定方了。一定是赵家暗地里使力,阴谋将这个位置扒拉了过去!

    他也不想想,自己私底下用的力气丝毫不少,就算对方也用了手段,那也只能说明自己的人脉和手段比不上别人。

    不过,这话倒也不算冤枉赵定方。

    现在整个赵家都处在一片喜气洋洋之中。毕竟自家老爷高升,而且是完全没有料到的,直接进入了尚书阁!往后,自家老爷就能被称一声相公了!

    一门三相公,而且是亲父子兄弟!

    莫说大魏,就是再上数几朝,都未必有哪个世家得到过这样的荣耀,让人怎么能不激动,怎么能不自豪?

    将近二十年前,时任尚书右仆射的赵定远意外去世,赵家顿时从顶尖世家陡然降至二流,而且不少人断言,这下子,赵家恐怕要完了。老的老小的小,中间能顶事的赵定方,又丝毫都不出挑,恐怕一两代之后,京城世家之中,将不再有赵家的名字。

    谁都没有想到,赵定方竟然稳稳的撑住了赵家,又有赵训这个老头子在,大家都给三分脸面,这些年来,赵家虽然没有再起来,但距离没落也还远得很。

    就看第三代中是否有人能够将赵家顶起来了,不少人都这么想。

    所以之前赵瑾之重新回到众人的视线之中,才会得到那么多的关注。毕竟他可是少年成名,虽然之后沉寂了很多年,但也许只是在低调的积攒实力呢?若等他一飞冲天,也许就再难遏制了。

    所以不少人都等着赵瑾之进入朝堂,给他下个绊子。哪知道人家偏偏不走寻常路,领兵出征去了。

    赵瑾之铁了心要走武将这条路,不少人暗地里嘲笑他是傻子的同时,也彻底放下了心,觉得赵家没什么威胁了。他赵瑾之就是再有能耐,顶多能做个南衙总督,和大家不是一个系统,怕他作甚?

    谁都没有想到,一转眼,他们都没放在眼里的赵定方就被推上去,赵家又出了个尚书右仆射!

    要说这背后没人使劲,就是赵定方自己也不信。

    所以消息一传出来,他就立刻猜到,必定是老爷子在背后使了力。

    他按捺住满心的兴奋,接受了同僚们的道贺,又将自己的东西搬到尚书阁办公的地方,和尚书阁其他几人打过招呼,初步定下自己往后的工作范围,又见了新的下属们,这才熬到散衙的时间,着急忙慌的赶回了家。

    一进门他就直奔赵训所住的院子,然后扑通一声,在门外跪下了。

    赵二夫人得知自家夫君回来的消息,特意换了衣裳出门迎接,却听下人说老爷去了老太爷的院子里,只好又赶了过来,“老爷这是在做什么?爹今儿出去了,如今并不在。老爷不如先起来换身衣裳,吃点东西,等爹回来了再来跪拜。”

    家里的情况她也是知道的,老爷能上去,必定是老太爷的功劳。所以这会儿赵二夫人扬眉吐气之下,从前对老爷子的种种埋怨,便都消失了。往后说出去,她也是相国夫人了!按照以往的惯例,将来的封赠诰命,至少也是个二品夫人,说不得还能额外提到一等。

    这是外命妇所能够得到的最高荣耀。

    是她的丈夫为她挣来的。

    因此说起这番话来,也算情真意切,“等爹回来了,我和你一起去给他老人家磕头。”

    赵定方敏锐的察觉到她态度的变化,不由好笑,他由着赵二夫人把自己扶起来,一边道,“你知道这一跪是为了什么,你就要跟着磕头?”

    “总归是为了这回的事。”赵二夫人道,“外头的事我不懂,但爹才是咱们家的主心骨儿。这样大喜的事,便不为什么,单给他老人家磕头,我也是愿意的。”

    赵定方闻言摇了摇头,他心里有许多道理可讲,但看着自家夫人脸上的笑,便都咽回去了。

    就让她高兴高兴也好。

    之前他也曾经想过,自己资质如此,走到礼部尚书这个位置

    分卷阅读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