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天工院的地位

      强忍住自己的吐槽之心,李言将这本《大设计》塞入了背包。
    这同样是在日后才能发挥出作用的书,他总不能将之提取出来烧掉泄愤。
    “别在来这种书了,我只要基础教育的书,来本一年级数学都行啊!”
    李言自言自语着,缓缓挪到了第三个书架的前面,怀着仅剩的那一丝期盼之心,李言点开了这个书架。
    “书架:《在巨人的肩膀上》”
    一本李言没看过,但是名字却有些耳熟的书,一股不像的预感在李言的心头涌现。
    拿出书,翻到了背面,一行文字顿时让李言有些头晕目眩。
    “作者:史蒂芬霍金”
    “嘶……我淦!”
    李言狠狠的将书塞回了书架,他脸将之放入自己背包的想法都没了。
    李言沉默了足足五秒钟,接着重新点开了书架,将之塞回了背包。
    没办法,这种大佬级人物的著作刷新在他的“真实书籍mod(九年义务教育版)”其实已经很给面子了,李言有什么资格去嫌弃呢。
    不管怎么说,这几本书的真实价值绝对比李言心心念念的《一年级数学》要高,只不过李言暂时用不到罢了。
    稳住了自己的心态,走到了第四个书架的面前。
    “没事,放心,反正这里有将近两百个书架……”
    李言再度强行自我安慰了一波,就算自己是个非酋,也不可能开箱两百次都是没用的书。
    再说了,九年义务教育里面哪有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书!
    很显然,李言这是毕业的时间有点久,低估了现如今中小学生的阅读量。
    光是那所谓的必读名录里书的数量久已经超出了李言想象,这里的两百个书架还真就未必够用。
    怀揣着这种心态,李言打开了第四个书架,当李言看到第四个书架中刷新的书时,整个人都放松了不少。
    “书架:《一年级数学(人教版)》”
    当李言看到书名时,心中的忐忑总算少了稍微。
    谁敢说自己是非酋?自己分明就是个欧皇!
    开箱四次,三本霍金的名著,一本现在急需的数学书,而且刚好还是打基础的一年级数学书。
    这简直就是欧皇中的欧皇!
    收好这本《一年级数学(人教版)》,李言来到了第五个书架的面前。
    本着自己是个欧皇,开箱不会出白板的精神,李言想都没想,果断的将之打开。
    引入眼帘的竟然又是一本数学书!
    “哈哈……哈?”
    李言笑了的真面目。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
    这一刻,李言人都傻了!
    为什么这个模组刷新出的教学书籍还分人教版和苏教版?
    两者除了排版和教学进度有那么点差别,其它方面有任何差异?
    这两本书难道不是一样的么?
    李言生出了满满的吐槽之心。
    若非他这金手指“我的世界”没有评价这个功能,他势必要狠狠的骂这个模组作者一百遍!
    神踏马人教版和苏教版!
    收好这本书,李言继续开箱。
    虽然两个版本的数学书差距不大,但李言之后还得用文言文、繁体字等重新编辑教材。
    有两本书作为参考,也算不上什么特别糟糕的事情。
    当然,以上两行纯属屁话,那完全是李言的自我安慰,以免在后续的开箱缓解破坏自己的心情。
    然而,接下来的事简直就是打死李言他都想不到。
    一分钟后,李言狠狠的将一本《一年级数学(浙教版)》扔到了地上,对着某个不知名的模组创作者破口大骂。
    为什么在制作这个模组的时候连浙教版的书也放进去了?
    难不成这个模组里的书集合了全国所有版本的教材?这个该死的模组创作者为什么不把国外教材也给塞进去呢!
    李言是在忍不住,疯狂的吐槽了起来,他甚至都忘记了这个模组的名字叫做“真实书籍mod(九年义务教育版)”,这是九年义务教育版的模组,自然不会有国外的教材……
    再次整理好心情,开箱讲究的就是一个心平气和。
    若是一个人能被开箱环节给气死,那还玩个锤子!
    这一回,李言连续开了六个书架,为了避免心情遭遇连续的打击,李言这一回是迅速将之塞入背包,一连将六个书架开完,他才查看获得的书籍。
    《七年级语文(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浙教版)》
    《阿q正传》、《朝花夕拾》、《狂人日记》
    看完六本书的名字,李言顿时就明悟了。
    原来这个模组所谓的随机刷新书籍,也没有完全随机。
    至少每三次开箱获得的书籍应该是有一定关联的。
    而这个关联要么就是同一个作者,要么就是某个教材的不同版本。
    “幸亏连续开箱,不然还要被搞好几次心态。”
    李言感慨了一句,如果他还是一个一个的开箱,估计等第三本语文书出现的时候,心态就剩不了多少了,哪会有明悟出开箱规律的机会。
    至此,想通了这一切的李言不再去计较教材重复的问题,直接看都不看开出的是什么,快速扫荡地下图书馆。
    众所周知,地宫中的地下图书馆由嵌在四面墙中的书架和中间陈列的书架组成。
    四面墙分为上下两层,加起来由12x12个书架,中间的则是6x15个书架组成。
    加起来也就是234个书架,也就是说李言这一波零成本获得了234本书。
    虽然其中重复的教材很多,甚至还有不少来自中小学必读名录里的杂七杂八的书籍。
    但李言依旧坚挺的凑出了大半中小学阶段的数学书,以及七到九年级的部分物理、化学教材。
    这一批书籍对于如今的大唐来说,绝对是无价之宝,是能够在数年间快速提高大唐教育水平的绝佳教材。
    当然,在这批教材真正开始为大唐做贡献之前,李言还得重新将教材编撰一番,不然就算拿出来,唐人也看不懂。
    退出“我的世界”,李言提取出了一本重量级的书籍。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这本书似乎也是来自于中小学必读名录,其中介绍了四大发明的具体内容,并且似乎是出版社为了提高书的厚度及价格,还把制作流程、工艺,全部印了进去。
    或许是这个出版社比较丧心病狂,为了让这本书的厚度达到99的定价,书中甚至还有大量引申内容,赘述了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在千年时光里的每一次发展进步。
    可以说,这本书除了书名和“古代”二字沾边之外,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内容都是工艺制作描述,妥妥的一本工艺大全。
    正因如此,李言这一波完全是白得了一堆技术,尤其是其中的造纸和印刷。
    “这出版社简直丧心病狂,连现代造纸机技术都加上去了,不过我喜欢!”
    李言心情大好,开箱获得一堆废物的烦闷完全抛之脑后。
    李言动笔写下了一份告示,说明天工院再次招收造纸匠五名。
    现在李言有了新的造纸技术,自然要找人将之引用起来。
    所谓术业有专攻,李言总不能抓着天工院的这群木匠、铁匠去造纸吧,因此天工院招新也就成了必然。
    在以后的日子里,为了一项又一项全新技术的研究,天工院的规模必然会日渐扩大。
    等过去个几十年,天工院的人数破千都有可能。
    但等到了那个时候,凡是有资格进入天工院的,必然是精英中的精英,天工院自然而然的就会成为天下工匠,乃至各行各业人士眼中的圣地。
    李言派人去张贴告示之后,直接就回到了房间内,开始全身心的翻译、编撰教材。
    要知道,在李言“我的世界”中的背包里面可是有着数十本书等着李言重新编录。
    这可是一个大工程。
    ……
    与此同时,皇城中,李世民一如既往的听着王德给他汇报李言的情况。
    “陛下,今日秦国公先是去了一趟卢国公的府上,似乎是找卢国公帮他参谋筹办婚事,想必秦国公对于婚事的各项事宜并不是很熟悉……”
    “哦?朕倒是忽略了,程咬金在帮他操办?那就好,程咬金办事朕还是能放心的。”
    李世民点了点头,他之前只想着给李言安排婚事了,忽略了不少其中的细节。
    “去玩卢国公府后,秦国公直接前往了天工院,在晚些时候天工坊在城头贴了告示,要招募造纸匠。”
    王德继续给李世民汇报,将李言今日的情况全部叙述了一番。
    “天工院招收造纸匠?”
    李世民略微楞了一下,在他的印象中,天工院是专精木工、铁器的,完全和造纸扯不上任何关系。
    但是天工院招收造纸匠的目的李世民也不用多想,一看就是李言对于造纸术有想法。
    自己这个儿子武力举世无双,智力也同样宛若妖孽,李世民在上一次访问天工院,见到那些新奇事物时早就有所见识。
    李世民缓缓沉思了起来。
    这天工院虽然名义上是李言的个人产业,但是天工院做出的事情和研究出来的成果无不利国利民。
    具体贡献可参考那手摇纺织机和敌百虫。
    仅仅这两样造物就足以让天工院这三个字在史书上留下名字。
    相比于天工院,李世民顿时觉得工部的那群工匠就是群吃干饭的,拿着朝廷的俸禄却贡献稀薄,最多就是稳定为大唐将士锻造铁器,为皇家打造些家具。
    丝毫没有天工院工匠的那种创新精神。
    因此,李世民慎重的做出了一个决定。
    “王德,拟旨。”
    “大唐天工院之工匠,造物神奇,有功于社稷……”
    “即日起,凡天工院之工匠,可享官匠之禄,名入官匠之册……”
    李世民这是一言不合就给出了封赏,直接把天工院工匠的地位抬到了工部官匠同等的水平。
    当然,这一切都是天工院工匠们应得的。
    相比于工部那群莫得感情的制造机器,他们天工院工匠在李言的带领下,绝对是大唐未来发展的基石人物,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是,陛下。”
    王德对于李世民的旨意自然是奉行到底,他只是个老太监,又不是朝堂上那群御史,他永远不会反驳李世民的决议。
    李世民和王德的交流就此结束,李世民继续翻着桌上堆叠的奏书,王德则是走出了御书房,前往了门下省宣布李世民的旨意,让门下省草拟李世民的圣旨。
    ……
    就在李言宣布要招收造纸匠的当晚,就有不少长安本地的造纸匠带着自己的造出的纸张来到了天工院。
    造纸匠的选拔就没先前天工院选人那么复杂了,纸张质量的高低完全能说明水平的差矣。
    在择优而入的前提下,五个名额很快就确定了下来。
    就在五名造纸匠兴奋的得知自己入选的那一刻,老太监王德刚好带着圣旨来到了天工院。
    李言做为天工院之主自然要到场接旨,当他看到王德的时候是在是忍不住嘴角抽搐。
    这圣旨怎么又来了?这已经是近期自己接到的第五封圣旨了!
    第一封是封秦国公的,后面三封是赐婚的,现在这第五封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但是李言始终坚定的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李世民,他并不觉得这圣旨是什么好东西。
    “门下:大唐天工院之工匠,造物神奇,有功于社稷,故,朕决议,即日起,凡天工院之工匠,可享官匠之禄,名入官匠之册。”
    “朕观二年……宣。”
    当王德宣读完圣旨的时候,天工院内所有的工匠全部都懵了。
    这简直是天降的恩赐!
    要知道,官匠和民匠的地位简直天差地别,更不用说官匠每个月还能领到朝廷的俸禄了。
    如此惊喜之下,在场的所有人都欣喜若狂。
    尤其是刚入天工院的五名造纸匠,他们的心情更是妙不可言。
    本以为只是入了天工院,拥有了旁人难以企及的待遇,结果突然摇身一变,直接从民匠变成了官匠,这经历简直太过于奇幻,做梦都不敢想象。
    一众工匠虽然高兴,但是李言做为一个习惯以最大恶意去揣测皇帝的人却陷入了沉思。
    “不对劲啊,皇帝不是应该腹黑的么,这算什么,天降馅饼?帮天工院造势?”
    李言不知道脑补了多少画面,但却始终想不通李世民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