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

      霁青 作者:巫羽

    分卷阅读24

    擦拭湿透的发丝,即使是他,也不免冷得哆嗦。

    此时才想起,卫淅不知道在哪,他必然也跟随前来。

    推开木门,见卫淅正守在门外,因为寒冷缩成一团。

    “我五更天便下山去,你且进来。”

    卫淅进屋,拍打去头上身上的水珠,他冷得直哆嗦。

    在木屋生火,恐被人察觉,两人这夜将过得很艰难。

    青筠回房取出毯子,他递给卫淅。卫淅接过,裹在身上,抱剑守在木门内。

    在木屋过夜,委实冒险,然而在这样寒冷雾浓的夜晚下山,即使不被冻伤,也会因为视线受阻而受伤坠亡。

    青筠回房,也是抱剑坐着,没有合眼。

    天将明时,青筠走出房间,已不见卫淅,青筠知道他仍在,只是不在木屋里。

    青筠走过铁索,从落雁峰南侧下山,犹如他来时的路线一般。

    在山腰处,一片竹林中,青筠见到身后跟随而来的卫淅。

    午时的阳光照在两人身上,青筠驻足等候,卫淅走到青筠身边。

    “四月初五,我将从明州搭船前往高丽。”

    青筠告诉卫淅他的行程,他将离开中国。

    卫淅颔首,以示他知道了。

    “往后,你有何打算?”

    青筠的问话,卫淅没有任何表示,只是看着通往山脚的路。

    哪怕卫淅没说什么,青筠也知道他的意思。卫淅是个独来独往的人,恐怕性子还很固执。

    青筠决定不了他的去处。

    “我从一本医书上,抄得一个方子,或可治你哑喉。”

    青筠从衣兜中取出一束纸,折叠得齐齐整整,他将纸张递给卫淅。

    卫淅接过,打开纸张,上面有青筠亲笔写的药方,端整,认真。卫淅用指腹摸索过这些文字,像似在思考着什么。他将纸张再次叠好,揣入怀中。他抬起头看青筠,又是那种炙热近似痴迷的眼神。

    在落雁峰在主峰,卫淅不敢造次,他敬重韩其鸣和紫玄真人,但是,在这山脚下,他便无需再去忌讳。

    卫淅从身后环保住青筠,他的个头比青筠高,他的身躯已是宽厚壮实。他的身体温热,紧贴着青筠的背,他有力的臂膀束缚着青筠的腰身,他嗅吸着青筠脖颈上的气息。

    这是一个拥抱,当卫淅的手臂从青筠身上撤离时,他手中多了一样物品,是一条赭色的丝绦。

    他取走青筠腰间的系带,他将丝绦收起,放入衣襟,熨帖在胸口。

    两人终究还是在这竹林间分离。

    ☆、霁青23

    初五,明州。

    沈之泊送行青筠,他的童子七味也一并前来。七味送给海棠一份梅花糕,两个小童依依惜别。

    港口沸沸扬扬,水手们下船搬运货物,大批货物被装上海船,压入船舱。船客们跟随其后,陆续上船。

    “到了礼成港,写信报平安。”

    沈之泊和青筠话别。

    他昨夜便抵达明州,特意来送行。

    “之泊,我明年还会过来,大概也是这清明前后。”

    青筠和挚友揽抱,沈之泊用力拍了拍青筠的肩膀。

    “明年我在此候你。”

    沈之泊放开青筠,和青筠微笑相别。他们间该说的别离话,昨晚一起饮酒闲聊,也都说完了。

    海棠提上行囊,主仆二人上船。

    直到海船起航离去,沈之泊仍站在港口,目送友人离开。

    他在港口看着青筠,青筠也在甲板上看他,直到两人间谁也看不见谁。

    沈之泊唤上七味,他得回馆舍里收拾一番,京赶来明州,奔波数日,十分疲倦。

    也就在转身要离去时,眼角瞥到一个身影,沈之泊停住了脚步。

    港口堆满货物,就在货物遮棚下,站着一位男子,这人沈之泊认识,是卫淅。

    他也来送行,并不意外,这人迷恋青筠。

    只是,不知道青筠心中如何想。

    海船驶出甘棠港,青筠仍站在甲板。海风将他的衣服吹得凌乱,他的心倒是很沉寂。

    初五之约,卫淅没有出现。

    这人,并不愿依附青筠生活,甚至不愿给予青筠其他困扰。

    他没有出现也好,青筠知道,他要的不是金银的报偿,他要的青筠给不了。

    然而就这样分别,还是有许多愧意,明年若是回来,还能再见到他吗。

    卫淅初四抵达明州港,他找到青筠落榻的地方,当夜,他没有去见青筠。

    沈之泊和青筠饮酒至深夜,沈之泊回房卧下,青筠独酌。

    看青筠那幅样子,似乎在等人,卫淅知道,这是在等他。

    对于往后的日子,卫淅能看得清清楚楚,他不可能跟随青筠去高丽,是的,如果他跟去,青筠会照顾他,给予钱财。

    而他就是一个可怜的,卑微的,依靠他人怜悯而活的人。

    这不是他想要的。

    对于自己终究想要什么,卫淅其实也不切确。

    有些事他不敢想,不敢奢望。。

    人世间的缘分,大概不过如此。

    卫淅不是个心思细腻纤弱的人,离开明州后,便又重操旧业,押运货物,护旅看宅,拿人钱财予人消灾。

    所不同的,不过是不再赌博,醉酒,逛勾栏,将财物随手散去。

    卫淅开始有一个随身携带的小木盒,木盒里边放置熔铸的金银,零散的簪珠,这些无不是他出生入死的报酬。

    木盒越发的沉重,卫淅身上的伤也随之增添。

    冬日,卫淅与数十人押运一批珍玩,从江宁前往京城。

    路途遭遇剪径,死伤惨重,卫淅拼死护下货物,在负重伤下,与三四人一并逃脱,驱赶货物入京。

    这本是一批要运送入高官宅院的古董,那官员听闻被打劫,本以为荡然无存,却不想卫淅几乎完好无损送来。

    官员亲自接见卫淅,问卫淅这般卖命,可是要谋职。卫淅自顾往右手臂上勒布条止血,他手齿并用,捆系好,才冷冷说了句:“求财。”

    领到报酬,离开高门深宅,已是夜晚。

    卫淅身上的创口,仍在流血,他一身血污,因为失血,意识也有几分迷糊。

    他抡着陌刀,摇摇晃晃走在寂寥的街道上,想找家医馆包扎伤口。

    他走不远,便也就在第一家看到的医馆前门坐下,用刀柄敲击门板。

    已经打烊的医馆,迟迟才有人出来开门,举火看到卫淅的样貌,还险些落荒而逃。

    卫淅身上的血腥味重,携带的武器又大件,也难怪医馆的学徒害怕。

    听到店门口的声响,七味出来查看,问学徒是怎么回事,又见受伤男子样貌熟悉,仔细端详正是卫淅,急忙搀扶入屋。

    沈之泊出来时,卫淅已昏迷,静静躺在矮榻上。

    多月不见,这人再次出现,又一副需要救治的情况。

    分卷阅读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