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页

      天虚门第三代弟子之多,让叶晨、朱皓旻等人惊叹。
    “每年天虚门才从天雾仙缘城招收十名入门弟子,十年下来也不过区区一百名。可是这里足有万名修士,他们都是天虚门修士的子嗣。”
    “仙门修士的后裔,据说可以直接选一人进入仙门!如果是真传修士的后裔,全都可以在仙门内修炼。比起我们这些仙城修士,辛苦冲塔,轻松太多了。”
    他们在交谈感叹之间,已经到了叩仙殿。
    叩仙殿,其实是一座大型的宫殿群,分为众多的小宫殿。
    每一座宫殿,常常会有仙门第二代真传修士前来,给众三代弟子,传授各种不同的功法、法术,或者是炼丹、炼器、驭兽、阵法、机关等等。
    天虚门作为九大仙门之首,虽然在功法上造诣极深,但是在各方面也都有涉猎。
    二代修士只负责给众人传授。
    众天虚门三代弟子可以在各殿随意学,不受约束。其实不来这叩仙殿学也可以,整日游手好闲,也不会有哪一位师叔会责备。
    不过,天虚仙门入门弟子手册上面说明了,每隔一段时间会有大小考核。
    每一年的仙门小考,每三年的仙门大考,每十年一次的九大仙门联考,都是极为严格的选拔。
    小考无法通过,罚没灵田。一次无法通过小考,没收三亩灵田,三次无法通过小考,没收十亩灵田。这个惩罚可以说是极为严厉。
    天虚门第三代弟子入门便少则有十亩灵田多则三十亩,全指望着自己的这点灵田来挣灵石,没有了灵田收入,在仙门内根本待不下去,等于变相驱逐出了仙门,修为增长越来越差,不得不离开仙门去寻找其它出路。
    当然了,如果在小考大考之中表现出色,也会得到各种奖励,包括灵田、法器等等。
    表现出色的天虚门三代弟子,得到更多的修炼用的资源,自然会越来越强,而差者则遭到无情的淘汰。这个规则非常残酷。
    在这样的压力之下,没哪个仙门三代弟子敢松懈,都在拼了命修炼。每日天一亮,众三代弟子们便匆匆来到叩仙殿学习修炼各种东西。
    叶晨、朱皓旻一群十人来到叩仙殿,各自找自己感兴趣的宫殿,去学各类东西。
    叶晨和其他人告辞之后,在大殿群内各殿四下观看,心中想着,自己去学什么。
    “《各系法术和法印之秘》!”
    叶晨路过一座小宫殿,听到里面传来一位师叔的声音,正在解说法术和法印。他不由驻足,心中一动,步入这小宫殿内,在靠后的一处团蒲上坐下。
    这小宫殿内,大约有数十余名天虚门三代弟子,都在聚精会神的听着那师叔的解说。
    第123章 法术和法印之秘!
    那位须发灰白的师叔,在殿内数十名天虚门三代弟子面前,讲了足足一个时辰。
    众弟子们听的非常入神,正襟危坐,听这位经验丰富的师叔传授法术和法印之秘。
    “所谓的法术,乃是修仙界的法力运行规则,实质化的一种手段。”
    “火,是法。”
    “冰,是法。”
    “风,雷,天雷狂轰,地焰喷发,狂风龙卷,天崩地裂,种种皆是法。纵然没有我辈修士,天地也在日复一日的运转,天地间的法力运行一刻也不曾停息过。”
    “我等修仙之辈,师法天地自然万物,将这些法力规则称之为法术。”
    “不过,比我们修仙者更早领悟这些法术的,却是妖兽。”
    “妖兽种族成千上万,数量庞大,远远超过我等人族。它们生在莽莽的灵山灵泽冰原大海之中,吞服食用各类灵物,吸收大量天地灵气,许多妖兽天生便能施展出各类妖法,喷火射水,呼风唤雨,吞云驾雾。”
    “它们与生俱来便会各类法术,并且在体内凝结成了神秘的法印,被称之为妖族法印。”
    “我们人族修士,击杀了妖兽,取得了它们体内的妖族法印之后,才渐渐掌握了一部分法印的奥秘。还有许多高等妖族的法印,尚未领悟透彻。”
    “法印的奥妙,在于法印内更为细小的符文。”
    “修仙者们用了极其漫长的时间去研究符文。渐渐发现,符文是最基础的蕴含法力规则的力量。每一个符文,都是法力规则的体现。”
    “最弱小的妖族法印,都至少由数十、数百符文组成。这些符文,土系符文如莽莽山川,水系符文如滔滔河流,火系符文如汹汹火焰,每一个字符都由法力规则演化而来,蕴含着极强的法力。”
    “修仙界一共存在九系符文,也就是修仙界大五行小三奇一暗,九种基本灵气元素。”
    “一般来说,符文的数量越少,力量约微弱。初阶法印,一般数十、上百个符文,便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法术。而中阶、高阶法术则需成千、上万之数。”
    “修仙者的法印,在模仿妖族法印之后,还有人能自创各类法印。不过,自创法印这往往只有顶尖修士才能做到。低阶修士是很难自创法术的。”
    “至于法印的升阶,则相对简单一些。可以将相同的初阶法印,合并成为一个中阶法印!也可以将两个不同的初阶法印,合并成一个中阶法印!”
    灰须师叔款款而谈,说了一个时辰之后,结束当日的传授,也不管众三代弟子们有没有听明白,便直接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