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夫妻档炸酱面【加更】

      京城被大雨肆虐了两日之后,天空又换来了一个不可多得的艳阳天。
    憋了好久的心,这回一下子就得到了释放。
    本想出去好好玩一天,可惜有了小丫头之后,骆涛就更忙了。
    洗尿布倒用不着他,但哄她就必须得骆涛上,要不都说闺女是爸爸的小棉袄,上一世的情人。
    这缘分啊妙不可言,小丫头就喜欢骆涛陪着她玩,她一闹气别人哄那得使出浑身解数,骆涛要是上阵就凭着他那张英俊的脸就没问题。
    “又怎么了?”
    离了老远就听到了小丫头的啼哭,骆涛这也是爱女心切,菜园倒着的架子也不弄了,就赶紧往卧室赶。
    “想你了呗,一睁眼没看到你,就开始哭了。”朱霖坐在炕边给她叠着尿布,听语气怎么有点吃醋。
    这话说到了骆涛的心坎里,他把草帽一摘,就着水盆里的净水洗了一下手,脸也顺便擦了一遍。
    “哟!这谁在哭呢?不知道羞。”骆涛的大手在她的小脸蛋上碰了一下,就逗的她乐。
    “这个不值得疼的,我天天这么伺候她,到头来跟我一点不亲,还是儿子好!”朱霖见到她和骆涛这么有缘,似醋似趣的说了两句。
    “她还是孩子能知道个什么,你跟妈妈说是不是。”
    骆涛现在真的是位女儿奴,长时间见不到就想的慌。
    “你就宠着她吧!”
    叠好尿布就放进了樟木柜子里,回身坐在炕头,看着小丫头对骆涛说。
    “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你说我能不宠着吗?”
    “哼,小心有一天漏风。”
    夫妻俩就这么拌了半天的嘴。
    今儿个天气不错,全家人都在各忙各的,苏桂兰老两口在书斋看店,何姐则带着小十月去了启先生家上课。
    现在家里面就剩他们夫妻俩和小丫头,另外加上一猫一狗。
    上午骆涛在朱霖和闺女的监督下,一丝不苟的完成了菜园子的修缮工作。
    午饭也没有准备多奢侈的午餐,夫妻俩就一人来了一碗老京城的炸酱面。
    这炸酱面绝对是夏季不可少的美食。
    把小丫头放在婴儿车里,推到厨房门外。
    朱霖做家务活还是可以的,和面擀面也算是技术活,这些她还是能胜任。
    骆涛也不可能闲着,炸酱面不光面要劲道才好吃,更重要的是取决这炸酱。
    骆涛对这炸酱可是非常有自己的心得,这两年他不单单就学会吃了,也是没少从老师傅那里学手艺。
    骆涛也从王老那里学了这炸酱绝技。
    先把五花儿肉切成肉丁,葱姜蒜切好准备下锅,烧锅兑油把肉丁煸好放一边儿,在再把事先切好的葱、姜、蒜放锅里驱香,然后再放从六必居买的干黄酱,炒几下,盖上锅盖小火咕嘟。
    等到肉丁和干黄酱都咕嘟透了,酱色变黑,香味四溢就出锅了。
    盐其它材料都按照自己的口味放。
    这酱炸一好,就要开始准备菜码,这里面也有不少讲,有九种菜码,也有十三个的全码儿,说法多了。
    奉劝一句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码几个菜就码几个菜。
    “全码儿”:嫩豆芽、小水萝卜丝、小水萝卜缨,黄瓜丝、青豆、黄豆、半寸长的韭菜段儿、芹菜末、青蒜、鲜豌豆、黄瓜丝、扁豆丝、韭菜段。
    讲究吧!韭菜段还要半寸长的。
    这十三个菜码依照八十年代,也就是现在这个生活水平,是不太可能做到。
    九种菜码有黄瓜、黄豆、豆芽、心里美(萝卜丝)、小萝卜、豇豆、香椿、芹菜、大白菜。
    想一下子吃齐这九个也是不容易。
    还是许老师说的好,“及时吃”。弄几个合时令的蔬菜就可以了。
    最好吃的炸酱面,不是哪个老京城的炸酱面馆,而是家里人做的。
    小时候就喜欢捧着一大碗炸酱面,菜码只需一根黄瓜,沾点酱别提多好吃了。
    再找个一个荫凉地,蹲在墙角,或者靠着老槐树,听着几句街坊们侃大山,这嘴里嘬着面,巴适。
    “好了吗?”
    “好了。”
    这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拿大碗,骆涛用筷子挑起一道面,面长就折三下,整齐码好,这面盛六成就可以了。
    剩下的地儿就留着,放菜码儿(面码)和浇头儿。
    骆涛端着两大碗炸酱面,到葡萄架下的小桌上,朱霖推着婴儿车。
    最好先把酱给拌开了吃,这样能吃出味来。
    能嘬就别吸溜。
    “怎么样?”
    骆涛见她一边撩头发,一边吃面条,很有爱的帮她起右边的头发。
    “还行吧!”
    她笑的特别甜密,甩了一下秀发,进屋拿了一个红色的扎头皮筋。
    小丫头见不得她爸妈在她面前撒狗粮,在婴儿车里就不老实了。
    骆涛把小车子拽到自己眼前,“嘿嘿!”又逗了她两下。
    一时玩心,就抹了一点酱在手上,然后放在她的嘴唇上,小丫头也不嫌脏就吸吮着。
    她以为又到了开饭的点。
    这一大碗面下来,可是把骆涛撑的饱饱的。
    小歇了一会,就忙着收拾碗筷,疼媳妇要从小事做起。
    下午的时间,一家三口也没有别的事,就推着小丫头去后海转了一下,让她吹吹京城的海风。
    骆涛没事儿就找了一干净地,坐下抽根烟,“这些大妈都是练的什么啊!”
    “小伙子第一次来后海吧。”旁边一大爷挺热情给骆涛讲解了一下。
    “这练的叫鹤翔桩,我们都是跟鼎鼎大名的赵大师学的,练成之后能神功护体……”
    骆涛还以为就是老人健身操,没想到是“气功”。
    这可了不得,八十年代很疯旺的“健身运动”。从几年前就出现了,上面还有个507,三月中旬王老还看了表演。
    这大爷说的“鹤翔桩”,最早是在八一年见报《武林》,后来又在京城某地,就是这赵大师和其它几位大师还办了个培训班。
    听说招生很不缺生源。
    “那你们练的厉害。”
    “还行,我年龄大悟性差了点,要是早些年我现在早就入门了,发功……”
    骆涛看他这么自豪,心想还早些年,那时候等不了你入门,就阿门了。
    【月票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