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十五卫使

      靖平元年四月初一,阴雨绵绵。
    气温虽低了不少,但还在适宜范围,所以今日参与大朝会的官员们,个个心情都比较好。
    这是很正常的事,毕竟王府处于事业上升期,每个人都能成就自己的事业,他们自然乐观向上且干劲儿十足。
    长史司和枢密院的官员们,正步伐徐徐走在廊道内,雨水分毫不能沾到他们身上。
    走在前方,右长史成文光说道:“真是好雨知时节啊……春耕一结束,老天爷就下了雨,今年必定是大丰收!”
    在他身后,立马就有官员附和道:“仰赖殿下如天之德,上苍才会降下此等好雨!”
    “正是如此……”
    “殿下仁德无双啊!”
    不只是成文光一系的官员,哪怕是周承平所代表的“清流”,此刻也有人忍不住附和。
    无他,众人眼中,赵延洵着实圣明,他们说点儿实话而已。
    在一片“颂圣”声中,众人来到了永安殿外,在礼官引导下徐徐入殿。
    唯有一批军官,此刻全都留在殿外。
    别看刚才众人讨论热闹,此刻大殿内外安静无比,众人皆安静肃穆站在原地。
    众人等待片刻,当大殿两侧乐起之时,便知赵延洵的仪仗来了,于是众人皆低下了脑袋。
    几息之后,在祥和的乐曲之中,赵延洵在太监们簇拥下,从屏风后走进了大殿。
    此刻的他,头戴乌纱翼善冠,身着红色圆领袍,腰缠金丝镶玉带,表情肃穆尽显威仪。
    一手扶着玉带,赵延洵沿着玉阶拾级而上,身后则是霍安林全二人小心跟着,其余太监则守在各自位置上。
    在王位上落座,此刻乐曲之声停止。
    在赵延洵整理衣袖之际,只见霍安往前一步,大声喊道:“上朝!”
    听到这话,大殿内外,众人尽皆大礼参拜道:“臣等叩见殿下!”
    赵延洵顿了顿,说道:“免礼!”
    众人这才起身,面向赵延洵笔直站立。
    目光扫视众人,赵延洵说道:“忙活了两个来月,春耕总算是结束了,诸位爱卿辛苦了!”
    “上承殿下洪福,下依各府县百姓辛勤劳作,方才顺利完成春耕……臣等岂敢言苦!”
    成文光适时冒出的这句话,让赵延洵听了心里着实舒服。
    赵延洵摆了摆手,随即说道:“有功就是有功嘛……”
    说道这里,屁股还没坐热的赵延洵,此时从龙椅上起了身。
    只见他背负双手,迈步走在平台上,同时说道:“成卿能不居功,着实是难能可贵……诸位都得跟成卿学啊!”
    虽然赵延洵圣明无比,但这句话听到殿内众人耳中,还是有一批人不以为然,只因看不惯成文光的为人。
    当然了,不管有什么小心思,众人都会牢牢憋在心里。
    紧接着,赵延洵话风一转,说道:“春耕虽结束,诸位的担子可没轻多少,要多想想接下来做什么,怎么去做!”
    “比如枢密院……”
    听到赵延洵点到自己,两位枢密使腰杆明显弯了些,一副虔诚聆听圣训的模样。
    “两个都司交到你们手里,等于把陇右和北地的防务交给你们!”
    “如今虽无外敌……但两郡之内怪物仍旧众多,你们要详细制定清剿计划!”
    徐徐走下御阶,赵延洵接着说道:“不只是清剿怪物,还要保护百姓,还要监督训练……”
    此刻,赵延洵已走到朝臣之间,众人纷纷躬身以对。
    “再说长史司,除了监督农耕,你们还要监督各府县官员,还要负责供应好军需……”
    接下来,赵延洵又讲了一大堆,这种极度详细的交代,其实是在给长史司和枢密院划分职责。
    马上要往东打,赵延洵多数时候都在前线,所以他得把这些事情安排还,进一步明确权限。
    断断续续讲了十几分钟,大小庶务赵延洵都讲到了。
    而大殿外等候的那批人,此刻已是心感焦急,他们在等着诏书宣读。
    大殿内,赵延洵讲话结束后,官员们皆是表情凝重,他们肩上的担子可一点儿不轻。
    迈步走上台阶,赵延洵沉声道:“叫外面那些人进来!”
    待他话音落下,只听林全高声道:“殿外诸武官入殿觐见!”
    一听这话,外面众人排好班列,迈着整齐步伐走进了大殿。
    “臣等参见王爷!”
    众人朝拜时,赵延洵已在王位上落座。
    端起一旁的茶杯,赵延洵掀起茶盖儿吹了口热气,而后说道:“宣诏吧!”
    “是!”
    只见霍安应答之后,便从一旁小太监手中接过诏书,打开之后朗声念道:“大王诏命……”
    “转武建清任兵马司第一卫指挥使……”
    “擢陈玉和任兵马司第二卫指挥使……”
    “擢丁弘任兵马司第三位指挥使……”
    随着霍安继续往下宣读,店内跪着众人悬着的心逐渐落下。
    第四卫指挥使许洪,第五卫指挥使段宏,第六卫指挥使郑凡,第七卫指挥使谭鲁,第八卫指挥使袁广,第九卫指挥使方同,第十卫指挥使周清,十一卫指挥使周力行,第十二卫指挥使宋国全,十三卫指挥使杨海清,十四卫指挥使李勋,第十五卫指挥使蔡永昆。
    其中第一到第三卫,是由禁军兵将大乱改编而来,其中第一第二卫乃是骑兵。
    而第四卫到第十卫,是关内各卫所改编而来,其中第三第四卫是骑兵。
    剩下的第十一卫到第十五卫,则是由北地都司士兵改编,全部都是步卒。
    本次任命的十五卫指挥使,是赵延洵绞尽脑汁的结果,可以说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
    归降将领得到了安置,原先王府下辖陇右五卫指挥使,也就是许洪段宏这些人,也被重新授予了指挥使。
    诏书念完,十五卫指挥使官职已明,王府当下最重要紧的事,可以说到此刻已尘埃落定。
    其余下面七八十号千户安排,赵延洵亦已有了安排,其结果会直接通知到个人。
    诏命宣读完毕,当霍安收起诏书时,殿内新任十五卫指挥使,对赵延洵叩头谢恩。
    看着底下众人,赵延洵说道:“好了,都起来吧!”
    待众人起身后,赵延洵接着说道:“你们久在军中,如何带兵各自都清楚!”
    “各卫兵马,本王就交给你们了,切莫叫孤失望!”
    听得这话,只听第一卫指挥使武建清说道:“王爷放心,臣等定会全力以赴,不负王爷重托!”
    挥了挥手,赵延洵示意武建清退下。
    “你们是讲武堂的第三批学员,如今也算是结业了!”
    “孤想着……总得给你们搞个仪式!”
    说到这里,赵延洵语气一转,说道:“虽说时间紧,但也不差这两天,干脆明天……本王带你们进山打猎去!”
    “如此,也算对你们有个交代!”
    自从给山区下了禁令,王府势力就没进过山,就是防止山里藏着高级丧尸。
    当然了,虽然山里有丧尸,但也有数量众多的野兽,毕竟山里已经没有猎户了。
    选择以打猎的方式结业,赵延洵是为了跟这些归降将领拉进关系,同时也是为了安抚某些人。
    宣布完这件事,朝会其实就结束了。
    十五卫指挥使被留下,赵延洵要对接下来的战略做指示,两天前他说得比较笼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