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4

      神途 作者:怜惜凝眸

    分卷阅读104

    ,竟然这么早立下太子,无怪乎他们如此意外。

    宋大人出列道:“陛下微臣斗胆。如今最小的七殿下尚且年幼,即使三年之后,也未成年。现在就立太子是否有些太早了?”

    张从言不以为然地道:“宋大人此言差矣。想当年,陛下以十六岁之幼龄登上帝位。我雷霆帝国在陛下的带领下,国泰民安、繁荣昌盛,普天之下,人人称颂。三年之后,七殿下也有十七了吧?”

    众人窃窃私语,议论纷纷。很明显,朝堂之上,再次分为两派。

    万侯九霄将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略一摆手。

    沙青高声道:“肃静!”

    众臣立即安静下来,悄然瞥见龙椅之上帝王的神色喜怒难辨,高深莫测,暗自一惊,为刚才的吵嚷而后悔,再不敢大声喧哗。

    “几位皇儿意下如何?”

    万侯桑札为长子,最先发言,道:“回父皇,儿臣以为不妥……”

    此言一出,吃惊的人大有人在。大殿下是长子,也是最有希望继承大统之人,没想到竟然不同意早立储君。但也有精明的人有其他想法:陛下的心思向来难以捉摸,说不定这也是对几位皇子的一种考验。

    “喔?”万侯九霄微一挑眉,只有一个字。

    万侯桑札继续道:“原因有二。如今雷霆正是鼎盛时期,但正因为此,这天下才更少不了父皇的英睿领导,以扬雷霆之威;其次,儿臣等人都尚且年幼,心性不稳,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参悟的地方。是以,儿臣认为,儿臣五人可每日来上早朝,向父皇和各位大人学习,以便早日为父皇分忧。但设立太子之日却言之过早。”

    这一番话让不少人暗暗点头。

    万侯九霄仍是意味不明地嗯一声,看向万侯桑杉。

    万侯桑杉道:“大皇兄言之有理,儿臣也是这么认为的。”

    “四皇儿如何看呢?”万侯九霄笑道。

    这个笑脸让众臣心里又是思绪种种。四皇子仍是如此受宠,陛下对其他几位皇子可都是面无表情呢。

    桑榆云淡风轻,淡声道:“无论是否立太子,都是在三年之后,各位似乎都弄错了父皇方才那番话的重点。”

    这话不可谓不尖锐,尤其宋大人和张从言都有些心虚。实话说来,他们确实是激动了些。

    万侯九霄勾唇一笑,语气里已是习惯性地带着几分宠溺:“喔?那么榆儿觉得应当如何?”

    桑榆继续道:“成有语曰,‘纸上谈兵’。先不论这话是褒是贬,都不可否认‘纸’的前提。要想‘谈兵’,首先要有这‘纸’。因此,一方面,两位皇兄和两位皇弟不可放松课业的学习;另一方面,便是‘实习’。”

    第122章 一席箴言扬风采,五十禁军表忠心

    “实习?”纳兰呈对这位“传奇”的四殿下既有好奇,也有认同,听得很是认真,忍不住问道,“四殿下,这‘实习’是何意?”

    众臣皆盯着桑榆,毫不掩饰好奇之色。

    桑榆道:“纸上谈兵之人为何通常落败?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结合实际战况活用战术。这‘实习’的意思便是说,要给几位皇子亲自处理一些政务的机会,从而让他们发现自己问题,以及增加经验。就比如月前南方干旱,多个城镇遭难,尤以五合城为最,常年有旱灾发生。

    本殿对五合城所知不多,当初听父皇提及时,最先想到的两个办法是‘东水南调’以及‘迁移居民’。然,第一个方法,耗时太久;而第二个方法,实际做起来也不容易,有道是故土难离,说服居民搬迁也是一向大工程。因此,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还是要实地考察,结合实情而论处……”

    殿堂之内,但见少年一袭白衣,身姿傲然而笔挺,却无倨傲,眸正而沉静,语气平稳而不疾不徐,言谈间大有指点江山之磅礴气势,让众人皆微微失神,桑榆意识到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他的身上,淡淡一笑,看向宝座上的帝王。

    “为政之道乃是一门大学问,桑榆才疏学浅,不敢在父皇和各位大人面前献丑,请父皇恕罪。”

    万侯九霄注视着下方的少年,笑容里多了一抹深思,心中暗叹。他的榆儿实则才是他心中最合适的太子人选。

    桑榆的一番话让众臣皆惊,面上多有赞赏与惊叹之色。

    万侯桑札四兄弟相识一眼,也难掩吃惊,但眼中还有几分焦躁,不可谓不复杂。这位四皇弟(兄)还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们五人的年纪相差不多,然论见识,出了大皇兄能勉强与桑榆一比,其他几人都有些自惭形秽。

    纳兰呈露出笑容,向万侯九霄一拱手,赞道:“陛下,四殿下的一番话言之有理啊。”

    徐开元也频频点头:“确实,四殿下看得通透,微臣佩服。”

    众臣纷纷称赞,也有几位大臣变了脸色,心中虽然认同四皇子的一番话,但却是不可能在言语上表现出来的。因为他们支持的是其他的皇子。

    万侯九霄颔首道:“榆儿说得好。榆儿可有任何建议?”

    桑榆思索片刻,道:“桑榆以为,父皇可以让两位皇兄和两位皇弟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中挑选一部任职,一方面可向六位尚书大人学习,另一方面可将一些难易度合适的政务交给他们处理。”

    这话一出,有几位大臣立即露出失望之色。四殿下特意提到“两位皇兄和两位皇弟”,显然是把他自己排除在外了。看来,至此,四殿下放弃继承权之事确凿无疑。

    “嗯!好!”万侯九霄朗笑几声,目光始终落在榆儿身上,“众位爱卿意下如何?”

    众臣纷纷称可行。

    武相郝封道:“微臣以为,为了确保几位殿下行事之独立,还可以派人督查。”

    张从言道:“陛下,除此之外,定期的考核也是必要的。但各位殿下遇事也可与自己的谋臣商量。”

    纳兰呈补充道:“几位殿下在学习期,必须确保各位尚书在各部的最高权力。”言外之意便是各位殿下不能仗势压人,不得无理干涉尚书行事。

    “各位爱卿都言之有理,”万侯九霄非常满意,面上仍是带笑,语气却突然冷了几分,“两天之内,五位皇儿写好一份申请的折子,挑选想进的部门交给本皇……”

    桑榆向宝座上的男人望去,得到一抹戏谑的坏笑。那抹笑一闪而过,除了桑榆之外,没有任何人看到。

    “后天各位皇儿便自去报到,本皇会挑选几位爱卿组成监督阁。记住,本皇希望你们都凭着光明正大的手段竞争,若是本皇发现有兄弟之间互相残杀之是发生,将朝廷内外弄得乌烟瘴气……”

    大殿上方,帝王冰冷的嗓音带着让人心惊胆战的浅浅笑意传出,掠过众臣头上,赫赫帝威如沉云压顶。众臣不由均敬畏地垂首,恭顺地聆听帝王的教训。

    “……本皇定不轻饶。呵,本皇虽只有五个儿子,但可是一点儿也不介意将来把帝位传给宗室子弟。四位皇儿可是听明白了?嗯?”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分卷阅读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