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5 仙道四境

      ?初起的晨光映在众人的脸庞上,分外的温暖,玉华真人慈爱的看着自己的弟子们,心中满是自豪,然后又不由的低声感叹道:“看来我也老了啊,呵呵呵……”
    不一会儿,如刘大牛、罗天恩这些入门早、修为较高的弟子已经渐渐清醒过来,随着阵阵的法力的波动,他们的眼中闪道道紫芒,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而且,刘大牛他们炼化完紫气之后,就紧紧的看着华真人,眼中满怀着期待,而感受着刘大牛他们灼热的目光,玉华真人却是淡然无比,闭目沉思。
    刘大牛几人如此眼巴巴的看着玉华真人,却是因为他们想要玉华真人传道,正所谓:授法千卷,莫不如道真一语。更曾有先辈言道:朝闻道,夕死可以。可见“道”对于修行者而言有多大的诱惑。
    平日间,玉华真人也会给弟子们讲经述道,不过并不频繁,因为修行者终究是修行己道,而非外道。但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更何况玉华真人修为超凡,远胜于诸多弟子,因此玉华真人的讲道必然会予他们莫大的帮助。
    虽说玉华真人讲道的时间并不固定,但是,在洞灵道门中却有着一条未言明的规矩,那就是每当有新弟子入门时,山主便会讲道一次,以图为新弟子指引修行之路,无有认知之障碍。而今日,便是玉华真人为攸焱讲道的曰子,而对于刘大牛他们而言,每多听一次讲道,都是值得开怀的事,这也是他们如此激动的原因。
    玉华真人看着他们眼巴巴的样子,心中也感到好笑,同时也感到莫大的欣慰,不过面上却是不露神色。很快,图阿图、攸焱他们也都依次醒来,也都渴望的看着玉华真人,尤以攸焱为最。
    玉华真人睁开双眸,如星河倒悬,一眼千年,初起的日光映在玉华真人的身上,如同一道天衣一般。雄浑的威势横扫而过,天空中的云彩也都被浸染成了金色,一时间,玉华真人如同仙圣降临凡尘,使得攸焱几人不由的痴了,痴醉于玉华真人的仙圣之姿,痴醉这无尽的道中。
    玉华真人看向攸焱,然后说道:“焱儿,今日为师先为你说一说这修行路上的风光,你且用心听好。”
    攸焱面色一正,恭声答道:“是,师父。”
    玉华真人面目平静,双眼望着眼前的虚空,似是看向不知名的地方,他缓缓说道:“自盘古氏开天辟地以来,此方世界历经太古,远古,上古三纪,太古年间,神魔霸世,远古年间,妖主乾坤。至上古之时,我人族仍居百族之末,被他族所奴役,不得聊生。时有三皇,天皇昊观天测地,伏妖灭生,;地皇易俯尝百草,强健人族;人皇战灭杀万族,定鼎中原。如此,方成我人族万世之盛景,须谨记。”
    玉华真人天音浩然,攸焱似乎看到上古时人族先辈被奴伇、三皇带领人族反抗的画面,震憾莫名,随即大声应道:“徒儿谨记。”
    玉华真人点点头,满怀欣慰,然后继续说道:“自三皇之后,这天下便一直由人族为主,妖族、蛮族等均被驱逐到了苦寒之地,虽时有反击,但均未成功。三皇时,天地反覆,混乱不堪,因此诞生了诸多的学说,以及多种流派的修习,便有“道”,“佛”,“儒”,“墨”等等,时称“诸子百家”。但正所谓:花无长艳,月无长常。其后,我人族内部也发生了大战,多方绞杀,致使诸多的传承断绝,实为可惜。”
    玉华真人说到这里,脸上尽显怜惜无奈的神情,然后又说道:“约十万年前,人族一统,出现了第一个王朝——夏,而修行界也发生了“百家归流”一事,统合修行界,直至今日。”
    听闻此处,攸焱不由问道:“师父,徒儿在书中也曾看到“百家归流”一事,不过多是语焉不详,不知师父可否告知。”
    玉华真人点点头,说道:“嗯,在当时,百家中有很多的传承都出现了断层,甚至是濒临灭绝,所以当时便有一位先辈提出,将百家合为一家,从而保证传承不绝。但是,即便是修行中人,也不能免于七情六欲,当时大家的意见并不统一,最后有一部分归流于道家,如“墨”、“农”,也有一部分归属于佛门,如“名”,而儒家则整合了“法”、“兵”等,归顺于王朝。最后,则有一部分不愿归流于他门,则组成了一个联盟,日后益加壮大,发展成了邪魔两派。”
    “邪魔两派?”攸焱惊呼道。
    玉华真人点点头,但是明显不欲多言,而是继续说道:“自“百家归流”之后,修行界起起伏伏十万年,如今形成了以我洞灵道门,以及紫阳道、太衍剑宗、广法寺、三圣坛五门为支柱的正道局面,已有七八千年了。八千年前,我洞灵道门老祖——洞灵道尊、紫阳道第二任道主——紫阳道主、太衍剑宗老祖——扶剑圣尊、广法寺三祖——慧真祖师四位圣祖曾于紫阳道院论道,而这一次论道也为当时修习界混乱不堪的境界分了层次,使得后辈能更顺利的修行。”
    闻言,攸焱听的更加认真,毕竟,认识道路方不至于迷途而不自知。
    玉华真人继续说道:“时四祖论道,慧真祖师曾言:凡神圣,离尘垢,故不仰日月,不廾山川,此得清净矣。时其他三祖都认为这一句话道出修行路上的第一步的本质,所以都引此语为法,取“离尘”二字,作为修行第一境。
    其后,扶剑圣尊言道:乾坤无极,云雨飘渺,风彻四时之利,不终;雷耀四极之颠,不得,故曰大,故曰广。慧真祖师说此言乃是“真道”,而洞灵老祖也赞此言“惊天”,所以后世人也引此言为法,取“乾广”二字,作为修行第二境。
    然后,紫阳道主演化紫阳琉璃净火,道:映耀明世之暗,焚葬造化之亡,澈阴阳者,琉璃熠熠哉。净火焚天,燃尽诸尽,此言亦成为修行之引,取“琉璃”二字,作修行第三境。
    最后,洞灵老祖当时并没有留下道言,不过,洞灵老祖论道归来后,便闭了死关,其后不知何时飞升了去。而门中先辈曾进入老祖闭关之地,其墙壁上刻有:古有黄梁梦,皆幻皆真,不言欲者,故刚;不言情者,故坚;不言道者,施施然无可得,无不可得。紫阳道主、慧真祖师、扶风圣尊知了此言,都说此言道尽修行之义,书尽成仙之秘,所以这句话也成了修行之道引,取“幻真”二字,为修行第四境,也是最后一境。”
    说完,玉华真人停顿片刻,闭目沉思,而攸焱等人也不由的运转法力,略有增益,可见这四句话中道出了真义。
    片刻后,玉华真人继续说:“离尘一境,不过超脱凡俗,方方迈进修行路罢了,故世人尊称“地仙”。此境中,修行者可凭风御气、翻山入海,寿三百,无有长生。乾广一境,修行者了悟道途,神通天地,世人尊称“天仙”,可腾云驾雾、空游四极,寿八百,无有长生。琉璃一境,修行者神合乾坤,掌控一方天地,世人尊称“金仙”,可搬山覆海,穷碧落黄泉,元神熠熠,可活死人肉白骨,堪为无上大能。此境中,寿一千又五百载,可夺舍轮回,堪称长生。幻真境,又称“大罗仙”,此境中威势,为师也不甚了解。此为仙道四境。”
    ……
    月光朦胧,烛光流华,攸焱放下笔,看向桌上的四幅字,赫然正是四祖的四问道言,看着这四句话,攸焱目光迷离,喃喃道:“地仙,天仙,金仙,大罗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