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章 灵根融 虚空游

      ?连河却十分淡定。
    水韵儿资质不错,能引动九品莲,也合情合理。
    嘭!嘭!嘭!
    数声响起,又有三四人承受不住莲子入体,身体如同胀大的皮球,直接爆炸开来。
    飞溅的鲜血,在飞出后被无形力量阻隔,凝聚成一条条血蛇,诡异融入莲池当中。
    顷刻功夫,血色便消失殆尽。
    因有前面十二人衬托,三四人的爆体,众人已不再过于吃惊。
    连河也早已恢复心绪,显然接受了这种情况。
    随着九品莲子飞入水韵儿眉心,她头顶显化出一道白色光柱,周围旋转着六个空洞。
    “快看,水师姐激活了金灵根,还有六窍!”有人激动喊话。
    成功者往往是榜样,榜样的力量也往往是无穷的。
    人群中传来骚动,议论之声,此起彼伏。
    然而这还不算,随着白色光柱出现,又出现一道黑色光柱。
    待两根光柱完全显现,众人以为,引灵开窍就此结束时。
    不料,两根光柱开始旋转,纠缠起来。
    光柱周围,又有一空洞隐隐浮现。
    “这是?”冲和道人绷直身子,瞪大眼睛道,“这是...要融合灵根啊!”
    随着他道出这一景象缘由,众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融合灵根,闻所未闻。
    黑白光柱旋转愈来愈快,空洞也越来越明显!
    唰!
    随着一声奇怪声音响起,水韵儿头顶出现一道洁白、晶莹光柱,并有七个空洞环绕着。
    “激活冰灵根,开七窍,真是天佑我弥罗,门派中兴有望!”冲和道人激动不已,喃喃自语。
    这时,画中有一小胖子,突然从台柱上站起来。
    拍手道:“哈哈哈,我唐虎终于引灵开窍,土木火三灵根,开六窍。”
    众人看这小胖子欣喜模样,甚感麻木。
    有水韵儿做对比,其他人都不值一看。
    不过再怎么说,这次开窍成功者,最差也是五窍。
    这,给其余人带来了新的希望。
    随后,又有一批弟子踏入画中,这次开窍成功者达到九人,窍数多为五、六。
    显然,冲和道人对这结果已心中有数。
    剩下最后一批九人,连河就在其中。
    跟着众人,跨入画中。
    四周近乎于实质的灵气,同时充斥而来,试图蜂拥入体,连河这才明白,为何有人会爆体身亡。
    如果有人,忍不住运转功法吸收灵气,自然承受不了。
    而冲和道人此前也交代,引灵开窍时不要想着吸收灵气,平心静气,稳定神魂才是首要。
    连河想到这,默诵《禹余天洞玄无极锁神定心真法》,平和心神,自然不会想着去运转功法,在一台柱上盘膝坐定后,很快就入了定,观望那无名神祇。
    六识完全封闭,全心全意感悟画中灵气冲刷祖窍。
    不得不说,此画中莲池不愧为弥罗派的立宗之本。
    充裕的灵气,完全超出想象,即便不运转功法,这些实质化的灵气还会顺着毛孔钻入体内,冲刷着周身经脉。
    时间流逝,连河不知过了多久。
    还想着为何还没听到冲和道人喊出“降灵”。
    竟迷迷糊糊,不由自主起身,来至一奇怪地方。
    这里,是一个巨大莲海,远远大过他在秘境所见的莲湖。
    一眼望去,让人不由想起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
    细细看去,这些莲花俱是九品。
    甚至还出现一朵十二品的青莲,一朵十二品的红莲。
    可惜那红莲已经开始败谢,有一嫣红如血的莲子,露出大半,似乎时刻都要迸射跌落。
    “你来了?”
    一道空灵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连河下意识四处查探,却未发现是谁在说话。
    甚至放开神识,在巨大莲海中仔细搜寻。
    一棵莲花都不肯放过。
    一刻钟...
    半个时辰...
    两个时辰...
    一天...
    十天....
    连河,还在不知疲倦地寻找那方才说话之人,他没发现自己在这无边无际的莲海中遨游,寻觅。
    就像是在遨游星空一般。
    不知疲倦,也总有疲倦时。
    只得暂歇脚步,回眸繁星般的各色莲花。
    无边莲海蓦然化作无边星空,朵朵莲花,俨然化作漫天星斗,散射着熠熠之光。
    他朝着其中一列成倒勺般的星斗走去,中有一星,昏暗,晦涩,有摇摇欲坠之势。
    心神所至,遥遥一指。
    星辰噔然大亮,并带动整个星斗,六颗星,一同华光四射、颤抖不息。
    星象异动,映射人间。
    .........
    天地至中,楼观道,古观星台。
    漫天星空下,一高冠古服,面容清矍的老者,正捻着稀疏的胡须,细细探察星空奥秘,蓦然发现南斗星宿,竟齐齐明亮,大放异彩。
    心头一颤,低呼道:“北斗主死,南斗主生,此异象,预何天机?”
    嘴里念念有词,自怀中摸出三枚长着翅膀的铜钱。
    开始卜卦,以测星象变化之天机。
    谁知铜钱尚未落下,他犹如被人狠狠击中,一口鲜血喷出,面色苍白,低呼:“天机晦暗,深不可测...”
    “为何如此?”老者喃喃自语,“南斗应对此间蛮州,莫非蛮州这必死之地,要焕发生机,是魔劫重现,还是再走出一个道君一样,惊才绝艳的人物?”
    他喃喃自语,似疯未疯子,瞬间衰老了几十岁。
    突然灵台清明,知是妄猜天机,未天道所噬,耗了生机,故而闭口,再不敢言。
    .........
    星空中的连河,仍在遨游。
    恍恍惚惚,似来至净土世界。
    这里梵音重唱,罗汉、菩萨、佛陀,各坐其位,各执法宝。
    他始终如看客般,面前一切,如镜花水月一般,触碰不得。
    忽生一念,竟触碰了不知名的佛陀。
    那佛陀,居然消失而不见。
    西方极乐,旦有变化,人间高僧大德,必有感应。
    .........
    九华山,群峰之中,圆觉古洞。
    一须眉皆白,面若核桃皮的老和尚,跌跤而坐,潜心念动手中一长串念珠。
    禅定,诵经。
    忽然,手中正在念弄的一颗念珠,大方华光,照十方光明,遁去无影。
    此怪异之事,老和尚只是眉头微皱,眼也不睁,手中动作,更未停歇。
    良久,喧了声佛号:“阿弥陀佛!”
    又脱口念出奇怪偈语:
    十方无影像,六道绝其踪;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施主东南来,我今西北去,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笑看下棋人,终成棋子日。
    吾生终有崖,佛法却无涯。
    随后,默默看向洞外南方,闭口不言。
    禅定如旧,仿佛方才一切,都不过一场镜花水月的幻觉。
    ......
    星空中,连河一晃身,竟又到了碧波万顷的茫茫海域。
    四面八方全是水,目之所及,唯有一参天大树,倒是一番别样景象。
    心念一动,手指一弹。
    一滴水打在一片青翠欲滴的树叶上,叶子被水滴击中,飘飘荡荡,落下无边汪洋,犹如一叶青萍,随着翻涌的浪头,瞬间消失无踪。
    .......
    天地间,东海深处,一参天古树下,有两耄耋老翁,于万顷碧波中,稳坐一小小石台,悠然下棋自乐。
    倏然,参天大树下,一枚青翠欲滴树叶落下,竟遮盖了一片棋子。
    “咦!庄椿老友,生机这般旺盛之叶,为何弃之?”
    说话者,是一秃顶,长耳及肩的白须、白发老者。
    “定光道友,此言差矣。”
    另一须发同样皆白,面若巨木年轮的老者,眉头紧皱,微微叹息:“此非吾之本愿,实乃天机使然也。”
    长耳老者:“?”
    面若巨木年轮的老者,仔细看一眼那携带这一滴海水的树叶。
    良久释然,开怀长笑道:“大树飘一落叶,沧海减一滴水,虽微不可察,却尽显天机之道。莫非...此间天道,终有变化?”
    “是了,自虚空魔劫,已足万年,天地合该变一变了。不久得虚空界传讯,说三年前,有一莫名青光破界而来,往东胜神洲的蛮州落去。”长耳老者自叹道,“这青光,连子虚前辈都未看清跟脚,吉凶难料啊。”
    “老友不必忧心,想那东胜神洲有太上、原始两位大道君法脉遗留,徒子徒孙无穷尽也。且又有千莲道君气运镇压他蛮州祖地,自不用我东海一脉,越俎忧思。”
    “话虽如此,然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蛮州事关大小魔渊,马虎不得。”
    长耳老者说到此,眉头一皱,手指掐诀。
    心道不妙,忙起身道:“改日再来讨教,这五百年该我总揽魔渊之事,总该看看,才得放心。”
    话音未完,金光闪过,消失于无边汪洋。
    独留下那面若巨木年轮的老者,默默看着青翠欲滴的树叶。
    良久,似悟得什么大道至理般,面容极为和善,道了句:
    “青翠欲滴吾法脉,天地劫来合水兴。”
    身影一晃,遁入那参天大树之中。
    顷刻,参天大树,也消失于万顷碧涛之中。
    ......
    星空中的连河,不知何时已回至莲池。
    面前所见,是一株十二品的青莲。
    其生机勃盎然,芬芳清香,见之,眼明心亮,闻之,心神畅爽。
    莲蓬上,有一枚成熟莲子,将将脱落。
    玩心起,随手弹。
    那枚莲子,竟迸射而落,遁入虚空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