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38

      三公主肃然坐在榻上,思绪万千,轻轻了叹了一口气,她与沈芳菲说这么多只是妄想,如今的她退不得,闹不得,就算是死,也要去到羌族,只希望弟弟能早日成熟起来,成为她与母亲的倚靠。
    ☆、第50章 嫁还是不嫁
    皇帝为羌族这事弄的心绪不佳,好不容易狠心将最宠爱的女儿推出去了,却不料羌族乱了,这让他的一口气掉不下来也上不去。不过羌族乱了也好,就只怕上位的是主战派,到时候在大梁与羌族的边境上搞七搞八,也足够大梁头疼好一阵子了。毕竟大梁需要防的不止一个民族。
    淑妃为了女儿在宫中的小佛堂里跪了良久,将手中的佛珠转了又转,再抬头看看自己一直供奉的小佛像,美丽的面上露出悲伤之色,她自小受宠,不可一世,但是自在北定王府与当今皇上一见倾心以来,度过了十几个念头,在宫中她磨去了所有的锐气,磨灭了所有对情爱的幻想,几经沉浮才成为现在的淑妃,可是那又如何?她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保不住。
    与淑妃的同位的贤妃一直无子,皇帝是看着她是府邸里的老人儿才给了她这个位子,她一直嫉妒淑妃有儿有女,到了这个份上,她不由得讥讽两句:“有儿有女又如何?一个个都保不住,得到过失去了才是最痛心的。”
    最近大梁朝一直平静,在北定王府政敌的煽动下,朝中居然起了三公主到底是嫁还是不嫁的论潮,守旧派的大臣们言之旦旦说:“皇上既然已经将三公主许了羌族,就一定要三公主嫁出去,无论三公主嫁的是不是一块墓碑。”
    皇帝手上捏着墨砚心中发狠道:“嫁的不是你们的女儿,你们当然可以放心糟蹋。”
    而站在北定王府这边的强势派也不甘示弱,说:“三公主许的就是羌族的前头领,如今他死了,三公主又没嫁过去,何必再牺牲一个公主?羌族如果有意见,大梁朝有的是机会狠狠揍他们。”
    守旧派与强势派的骂站持续了几天。
    沈于锋带着一群有为的世家子弟跪在大堂前说:“宁愿自己上阵流汗流血,也不愿我朝娇贵的公主嫁给异族的一块墓碑。”
    皇帝听见此话,内心大叫了一声好,如果这些大梁朝将来的栋梁赞成将三公主嫁给一块墓碑的话,那大梁朝可就再也没有希望了。
    朝暮之站在大堂上对着那些皱纹、胡子都白了的大臣狠狠的说:“你们如此凉薄,将天之贵女推向火坑,以后有你们女儿、孙女填坑吃苦的时候!”
    守旧大臣之一听到此话,吭吭唧唧了半天,居然晕了过去。
    皇帝心中暗暗叫好,却为了保持皇权的公允,轻描淡写的说:“今儿曹大人都这样了,不如休朝,曹大人先在家休个三个月吧。”
    朝下的人听了皇帝的这口气,聪明一点的都知道了皇帝偏向哪边,毕竟三公主是皇帝的女儿。
    大梁朝在十年前与狼族狠狠的战了一场,当时大梁朝大胜,拔掉了狼族嚣张的爪牙,可是只有皇帝自己知道,尽管如此,大梁朝还是消耗了很多人力与物力,而且狼族虽然表面上大败了,还是留了一股残余的力量,在如今,也蓬勃发展起来了。如今的大梁朝还不到展现实力的时候,它必须沉下头去,休养生息,如果为了这种事与羌族干上了,一边的狼族正是希望的呢。
    夜里,皇帝分别召见了九皇子与三皇子,讨论了一番国家大事之后,皇帝玩着手上的镇纸,装作无意的问起两位皇子对三公主可能要嫁给一块墓碑的看法,三皇子听到皇帝的问题,心中一颤,这个问题朝上议论纷纷,自己必须站准了队才好,三皇子的外祖是守旧派的领头人,于情于理都得站在三公主嫁的那一边,他沉吟了一下,缓缓的说:“三妹妹是必然要嫁的,我大梁十年前与狼族争斗可以说是大胜,也可以说是惨胜,如今的大梁朝,要做的是休养生息,而不是为了这一点小事而与不是敌人的羌族又干起来。”
    皇帝听了这话,面上有些不明,这些到底他都知道,但是三公主是他放在心尖尖上的女儿。
    “如果父皇心中有内疚,换一种方式补偿给淑妃和十一皇帝就是了。”三皇子见皇帝面色不豫,又补了一句。
    皇帝有些意兴阑珊,挥了挥手,让三皇子下去了。
    九皇子听到这个问题,心中一阵雀跃,四皇子失去登上大宝的机会之后,皇帝终于看到了自己,他没有任何思考的急急跪下皇帝面前说:“求父皇怜惜三妹,收回三妹远嫁羌族的成命,羌族的定亲首领已死,大梁毁了婚约,羌族也挑不出理来的。”
    皇帝听九皇子如此说,一双眼看着九皇子晦涩不明,“那如果羌族执意要明珊嫁给一块墓碑呢?”
    “那就打,儿子愿意为大梁朝的尊严献上自己的生命。”九皇子这话掷地有声,让皇帝不由得舒展了眉头。
    太子薨了,四皇子过继了,皇帝急需要一个继承人,十一皇子打小就善良天真,做不了狠事,不入皇帝的眼,但是三皇子和九皇子可是入了皇帝的眼,从今天的回答来看,对于大梁朝,三皇子会是个守成的继承者,他可以为了皇权牺牲掉自己的兄弟姐妹,而九皇子不同,他的回答显得很有胆识且爱护兄弟姐妹。况且,大梁朝在现任皇帝手中休养生息了这么久,在下任皇帝手中是该亮亮爪子了。
    皇帝听完两位皇子的回答,想着去淑妃那儿走走,对于三公主远嫁这件事,他一直觉得对不起淑妃与三公主母女,心中内疚深了,反而不敢面对了,于是皇帝便很久没有去探淑妃。
    淑妃听见皇帝来探自己,并没有出自己的小佛堂,皇帝进了她的寝宫,只见点的蜡烛都很少,完全没有了以往的热闹。
    皇帝当然知道是什么原因,淑妃是他真心喜欢的女子,他挥了挥手,要正要问淑妃解释的宫人退下,也进了淑妃的小佛堂,淑妃一身清素,没有了以往宠妃的大红大绿的气势,她跪在小佛像前颇为虔诚,皇帝也跟着她跪下了。
    淑妃感到身边有人,往身边一看,跪下的居然是皇帝,她急急地想站起来,却被皇帝压了下去,“身为父母,我们居然保不住自己的女儿,真是。。。”皇帝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听到这话,荣宠六宫性子倔强的淑妃流抓住皇帝的手说,“明珊,她是臣妾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从一点点大到现在,臣妾付出了多少心血,连十一皇子也比不上,可是…”
    皇帝沉声道:“明珊又何尝不是我的心肝呢?可是大梁朝需要她啊。”
    淑妃并没有为皇帝难得一见的温情迷了眼,她知道皇帝心中早已打好了注意,就算是一块墓碑,三公主也是要嫁过去的。
    想着想着,淑妃不禁对皇帝起了怨怼的心思,如果不是他,她何苦进这六宫与人争争斗斗?如果不是他,她的女儿何苦要在花一般的年龄嫁给一块墓碑,从此过着活死人一般的生活?
    淑妃心下大乱,恨不得将皇帝推到,指着他大骂一场,在心下大乱之时,有人掀了帘子进了佛堂,沉声说:“父皇、母亲。”
    来的不是别人,是十一皇子,淑妃听见儿子的声音,那纷乱的心绪好歹是定了下来,明珊是填了进去了,但是十一皇子明晏还在,她失去了一个女儿,不能再失去一个儿子。
    淑妃缩回了抓着皇帝的手,垂着眼睛不说话,皇帝见淑妃如此,心下难过也不想久留,只是拍着十一皇子的肩说:“好好安抚你母亲。”
    十一皇子点头称是,完全没有了当初见到皇帝就撒娇的劲头。
    十一皇子走到淑妃面前,淑妃低着头不说话,十一皇子握着淑妃的手想拉淑妃起来,却不料手背上热热的,淑妃居然哭了。
    淑妃盛宠六宫多年,娘家强硬,很少有人不长眼的去对付她,就算是偶有失宠的时候,淑妃都能挺直了身子傲然的笑道:“这算什么,且看以后。”
    可是这一局,淑妃怎么也赢不回来了。
    十一皇子看见母亲这颓丧的模样,又想起皇姐不愿听见外面的流言蜚语,宁愿闭门不出,心如刀绞。
    他自幼聪颖,太子又立得早,淑妃并没有想让他登大宝的念头,便将他养得有些像温室里的花朵,在世家里,嫡次子都是这般天真且讨父母喜欢的。
    他一向一帆风顺,繁花似锦,可是到了今天,他发现,这样的他,保护不了姐姐,也保护不了母亲。枉他还自夸长大以后要孝顺母亲庇护姐姐,可是如今呢?一直庇护他的,居然是他的姐姐和母亲,甚至姐姐还要牺牲掉一生的幸福,他一直混混沌沌的,如今得清醒过来了!
    第二日,十一皇子宫里抓出一个给别宫通风报信的小子,如果是以往的十一皇子,将他打一顿赶出去也就算了,但是今日的十一皇子似乎与以往不同,他皱了眉说:“这一个两个的都去通风报信的,我还能安生?拖下去,处理了吧。”
    听到此话的小子在底下倒吸一口凉气,他是因为知道十一皇子脾气好,才敢这么大的胆子递消息,却不料今日却撞在了枪口下,只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求饶。
    底下的宫人们也被惊着了,十一皇子从来都未让自己底下的宫人丢了命过,他们仔细打量了平常一直笑眯眯的主子,今日面上似乎有些冷,十一皇子尽取了淑妃和皇帝的优点,只是这一脸冷酷的模样,像极了修罗。
    ☆、第51章 嫁
    朝堂上的争执越来越烈,两拨大臣在皇帝面前成了街前吵架的,你一言我一语,用北定王的话说要是看着保守派的那群老头子风烛残年,又酸又臭,恨不得一拳打过去。这话说的多难听?让保守派们气得直哆嗦。
    明珊公主坐在宫殿,看了看窗外,在她宫前的那一棵桃花树已经冒出来的粉色的花骨朵,露出了悲伤的神色。春天来了,但是她的春天,是不会来了。
    “换上我的大红衣裳,再给父皇前阵子赏我的那套上佳的头面拿来。”三公主吩咐她的宫女道。
    宫女急急忙忙的将东西拿上来,三公主从床上站起来的时候有些摇晃,但是她很快又站稳了,她坐到梳妆台前,窗外的鸟儿叽叽喳喳,这曾是三公主最爱的乐曲,但是如今她却并无心倾听,她对着镜子里看着初长成的少女,眉眼弯弯,微微翘起的粉嫩的唇,一颦一笑的模样充满了生机,“三公主我来帮您梳妆吧?”三公主的心腹宫女在一边喃喃的说道。
    “我自己来。”三公主摇了摇头,拿起了梳妆桌上的螺子黛,细细的描起自己的眉来,她执了玉簪盘了乌髻如云,又拿起一盒胭脂,轻点朱唇,淡然抿唇,随着这些动作,她那一双含着轻愁的双眼变得坚毅起来。
    “走,我们去看看朝堂上的那一场大戏。”三公主对自己的心腹宫女轻飘飘的说。
    后宫女子擅闯朝堂乃是大罪,但是三公主身后的心腹宫女愣了愣便毅然跟着自家的主子往前走去。
    朝堂上正乱糟糟,皇帝看的头也昏眼也花,正欲宣布退朝,却不料身边的小太监跑上来在自己的耳边说了几句话,皇帝起先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他挺起身来对身边的小太监说:“你再说一遍?”
    小太监把声音微微放大了一些说:“明珊公主在外求见。”
    果然是自己的女儿,胆气逼人,皇帝暗暗的叫了一声好,他清了清嗓子说:“明珊公主就在外面,你们讨论来讨论去,起码也得问问正主的意思吧。”
    皇帝的手摆弄着夜明珠,他一念之间想要这个女儿自己在朝堂上做个选择,她愿意嫁,他感谢她的大义,庇护她与她的亲人一世;她不愿嫁,他便做个慈父,为她周旋一番,但是此番事后,她不可能再获得他的宠爱了。
    吵闹的众人听说三公主来了,自动让开了一条道,三公主今日穿着的是大红配金色的衣裳,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的骄人,她缓缓的走上朝堂,步步莲花,她看着这些在朝中翻云覆雨的大人物,却一点都不怯场,让大家惊叹如果三公主是个男儿的话,会有多大的造化。
    朝暮之见三公主自己上了朝堂,面上有些急,正准备发声时,却被三公主眼神制止了。
    “大家都在讨论我的婚事,我这个正主不出现似乎不太好。”三公主扬声笑道。
    守旧派的人想说作为一个女人你怎么能上朝堂?可是人家老爹都没有说什么,他们只好悻悻的闭了口。
    皇帝看着底下花骨朵一样的女儿,闭了闭眼说:“对于此事,吾儿怎么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