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丈夫当如是也

      暮野苍苍。
    凛冽朔风中,一名赤裸上身的羌人大汉迎风而立,挥舞两根骨棒,重重敲击在兽皮鼓面上,擂响了骷髅鼓。
    咚!咚!咚!
    鼓声回荡四野,韵律诡异,尾音绵长。
    鼓声里,不止有种迷惑人心的魔力,更是一种号令,十多头髑髅闻鼓而动,伴随横连铁索哐当作响,齐头并进。
    阳光下,巍峨巨影投落,竟乌云盖顶一般,一点点浸没整个汉军军营。
    冒刃髑髅袭来!
    一尊尊骷髅巨像并肩向前,势如天穹倾颓,磅礴气象令天地失惊,不可阻挡!
    ……
    “这也太夸张了吧……”杨信抬头仰望,只觉手脚冰凉。
    他两世为人,自认阅片无数,自认身经百战,也没见过这般诡谲却又恢弘壮观的阵仗,三条腿一时全软了。
    只是一瞬,杨信明白了真实战争和纸上谈兵间的天壤之别。
    他从心,——怂了。
    一道身影在杨信身畔掠过。
    是张奂。
    他平素谦和儒雅,似乎书生气太重,但临战时,却显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从容。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他迎风而立,口中朗然出声,脚下一道碧金光环四散。
    光晕荡漾,如春风拂过大地,似晨光自天幕垂落,驱散种种负面效果,甚至,连众将心中躁郁、恐惧等负面情绪也被缓和。
    “杀!”
    “杀!”
    “杀!”
    一时间,喊杀如滚雷!
    汉军将士眼中精芒浮动,战意上涨却不至于血冲脑门,昂扬与冷静并存,热血与理智同在,在“辟易”的抚慰下,已然进入最佳战斗状态。
    杨信啧啧称奇,不禁心悦诚服:这才是真正的大将风度!
    “战事凶危,你若想万无一失,就躲在营帐里。”张奂紧盯着敌阵,声音淡然道,“当然,你也可以站在我身后,看我如何破敌。”
    杨信不发一言,来到张奂身后。
    他以行动来表示态度。
    杨信心如明镜,这世上,哪有什么万无一失?身处乱世,越是怕死,死得越快!
    张奂点点头,面露赞许,又嘱咐道:“三尺惊雷、寸断、御龙术等,再怎么练,至多百人敌罢了;但兵法不同,那才是真正的是万人敌之术。”
    说完,他再不多说,专心指挥三军。
    呜~~
    号角声起,金鼓旗帜齐动,在张奂有条不紊的指令下,汉军军阵如同苏醒的巨兽,徐徐地列阵、轮转、进退、变化,杀机隐现。
    “司马董卓来也!”
    董卓游击左翼,他麾下的骑士疾驰如飞,灵活百转如游龙,牵扯着髑髅战阵,伺机而动。
    这自然是“熊罴之旅”的奇效,看似是轻捷如燕,内因则是力大无穷。
    只看那留在地上,已不逊重骑的深深蹄印,就能窥得一斑。
    董卓本人一马当先,“移山”之力与“三尺惊雷”相得益彰,一箭射出后,如平地起了三尺霹雳,落雷般从天而降,一缕光点绽放出万道雷弧,将一头髑髅的右掌炸为碎块。
    “尹端在此,谁敢一战?”
    尹端直击右翼,他周身血兽嘶吼,又有道道晦暗邪影缭绕身后部曲,鬼哭狼嚎之音千回百转,近处的羌人一旦靠近,则是人马俱惊,纷纷坠马,根本无力抵挡。
    这是“弱水鬼泣”,不如“熊罴之旅”简单暴力,却更为阴毒,防不胜防。
    “——斩!”
    “斩”字出口,尹端策马疾驰,一刀重重斩击,直斩一头髑髅的左臂,正是那一式“寸断”,刀光绽放,刚猛无俦。
    一刹那,他体外血兽崩塌,竟是化为无数血箭直射,形成一蓬猩红血雨,狠狠袭向髑髅臂骨!
    咄!
    髑髅左臂崩裂,巨大身形斜倒在地,再难以动弹。
    “冒刃髑髅?也不过如此嘛!”尹端哈哈大笑。
    一时间,汉军士气大振!
    董卓、尹端叱咤纵横,两人都如猛虎下山,所过处则似以汤沃雪,挡者披靡,在战场上相当引人注目。
    不过,杨信的视线,却像是被磁石吸引,牢牢盯着端坐中军的张奂。
    中军帐前,张奂神态淡然,稳如泰山,而一道道指令发出,再由金鼓、旗帜传达三军,号令从容不迫,指挥若定。
    指令一一传达,看似庞大臃肿的军队,在他手中竟是如臂使指,进退有序。
    张奂的指挥,好似书法大师泼墨,恰如宫廷乐师奏曲,一切尽在掌控,随心所欲。
    杨信满脸震惊。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应该就是这样了……”他喃喃道。
    大丈夫当如是也!
    杨信暗暗敬服。
    他屏气凝神,竭尽全力地“偷师”。
    杨信靠着过目不忘的记忆,又眼观六路,观察每一道指令的成效,拆解、分析、领悟张奂的指挥艺术。
    很快,他头痛欲裂。
    饶是杨信这一世聪慧异常,面对如此庞杂、繁芜的系统,也感觉力有未逮,也就是俗称的“脑子不够用了”。
    几息光景,当居中的几头髑髅也先后陷入陷坑,冒刃髑髅进退失据,这场大战的胜负已无悬念。
    ……
    这一战,汉军大破岸尾羌,俘虏羌人足足万余人。
    董卓抓准战机,率麾下亲卫直捣黄龙,斩杀羌人酋首,立下大功。
    尹端虽然慢了一拍,但他躬冒矢石,身先士卒,斩获首级已是堆积如山,战功仅略逊董卓。
    “段颎有‘二虎’,但我麾下的‘双锋’,也不见得弱于那二人。”张奂抚须而笑,面露满意。
    “二虎?双锋?”杨信听得一头雾水。
    “二虎,是护羌校尉段颎麾下的两位虎将,以猛锐闻名,分别是骑司马田晏,假司马夏育。”马腾凑过来,低语道,“至于双锋,自然是尹端、董卓两位司马了。”
    “田晏,夏育?”杨信没听过这两人,也记在心中。
    听张奂口吻,这二人名声似乎还在董卓、尹端二人之上,必然也是厉害角色。
    “有机会,倒是要见见……”他暗暗道。
    ……
    大战结束,杨信终于也能回家,不必风餐露宿了。
    ……
    待班师回朝,诸人各有赏赐。
    张奂得赐钱二十万,并申请举家迁徙到弘农华阴,和同在华阴的弘农杨氏当了邻居;尹端因功迁会稽太守,他南下就职后,征辟了一名年轻俊杰为主簿,那人名叫朱儁;董卓斩杀酋首,又贿赂宦官,故而拜郎中之职,得赏赐九千匹缣。
    或多或少,三人都有斩获。
    同样,边缘ob的杨信,也是获益匪浅。
    这是书上学不到的东西,是张奂的言传身教,名为“战场经验”。
    ……
    弘农郡,华阴县,杨氏府邸。
    “我的儿啊,苦了你了……”一名年轻妇人紧紧抱着杨信,痛哭流涕,“清减了这么多,一定吃了不少苦!”
    杨信闻言,着实哭笑不得:这哪是清减?分明是精壮!自己长途行军,又受张奂、董卓、尹端等人调教,将一身肥肉都熬成腱子肉了。
    当然,内心深处,他还是很感动的。
    做戏得做全套,杨信也和普通的五岁幼童一般,口中咿呀叫娘,嚎啕大哭。
    自此,他将和那个“帅哭吴彦祖,羞煞金城武”的平平无奇青年说再见,正式成为杨家嫡长子了。
    ……
    在杨府中呆了几日,杨信没能见到父亲杨彪,也没见到杨氏家主,自己的爷爷杨赐。
    两人都在外当官。
    杨彪现任京兆尹,那是秩中二千石的高官,相当于长安市市长。
    杨赐则任越骑校尉,秩比二千石,名义上掌管北军五校中的越骑营,但实则没什么权力,是清贵闲职。
    这几天,杨信也获得了更多信息。
    他的母亲是袁氏,对,汝南袁氏那个“袁”。在这时代,世家大族通婚属于常事,倒并不稀奇。
    让杨信倍感蛋疼的是,论亲疏辈分,他似乎是袁绍、袁术的外甥!这样的身份,让他想投靠那生性多疑的人妻曹,恐怕也会困难重重……
    除此之外,他还有个弟弟,尚在襁褓中,名叫杨修。
    没错,就是智商过人,颖悟绝伦,却没将聪明才智用对地方,以学术造假,啊呸,以“鸡肋”二字著称的杨修。
    杨信也明白了,自己的聪明,不是来自自己高贵而纯洁,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灵魂,而是来自杨家的基因。
    他暗暗打定主意:长兄如父,自己可得担好教导责任。好好一个神童,不说培养成诸葛那般妖孽,司马那种老阴比,可也别长成歪脖子树了……
    眼下家中是“无政府状态”,没人管他,杨信也潜心钻研,准备总结出一本《三国生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