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

      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 作者:核桃有壳

    分卷阅读11

    两张嘴,对这做饭的事确实有些惫懒,还真就靠着表姐的手艺给嘴巴添点味了。”

    说话间,几人已经进屋坐下,秦振国的妻子赵静云端着茶水出来:“难为表姐老想着我们,正好这两天对面老王家儿子送了点山货过来,我的手艺不好,表姐给帮忙拾掇了,中午咱一起给吃了。”

    赵静云一出来,顾毓铮就是眼前一亮。

    前面的秦振国一看就是个淑人君子,现在这个老人同样年到花甲,却一派文静贤娴之姿。一身素雅的旗袍,外罩一件灰白色毛线披肩,端着茶盘亭亭而立,除却头上几根银丝,丝毫不见老态。

    这样一对丰神隽永的夫妇,如无几分底气,在他们面前,真的是要让人自惭形秽。

    顾毓铮心中暗自琢磨,不知道自己努力学习,是否有能达到这样高度的一天?

    思索间,耿外婆牵起顾毓铮的手向两人介绍:“这是霜泠的女儿,今天带她来,是想让你们见见。”有些话没有必要说得太清楚,接下来就看孩子自己的表现。

    “舅公舅婆好。”顾毓铮上前站定,微微低头向两位长辈问好,声音清脆,口齿干净沉稳,没有普通孩子的扭捏怕生。

    前世,因为顾爸是军人出身,转业回家后也带上了军人的生活习性,耳濡目染之下,顾毓铮的站姿、坐姿也比一般的孩子更为硬挺,行走间带了股飒飒的英气,现在年龄还小,但举手投足里已经显得很是干脆利落。

    秦振国别看是个文质彬彬的书生,性子里也是个有血性的汉子,看到这样的孩子便先有了几分好感。

    赵静云牵起孩子的小手拉到身边打量,她早年学习刻苦,书读得多了,眼睛有些不太好,仔细看了几眼,不住点头:“好孩子,声音好听,长得也好,叫什么,几岁了?”

    “舅婆,我叫顾毓铮,顾是义无反顾的顾,毓是钟灵毓秀的毓,铮是铮铮铁骨的铮。您可以叫我囡囡,也可以叫我小铮。我今年虚岁5岁了,实岁三岁半。”明眸皓齿的小娃娃,配上软软的小嗓音,听得人心中柔软一片。

    秦振国也来了兴趣,出口发问:“小囡囡都快四岁啦,有上学了吗?”

    “没有去学校,不过囡囡有自己在学习。”

    “没有老师啊?那自己都怎么学的?”

    “看书学啊。囡囡会用华夏字典,可以自己对着字一个个认。书店里还有很多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碰到不懂的,囡囡可以去问。”

    “囡囡为什么要学啊?学习累不累?”

    “累,不过囡囡不怕,囡囡喜欢学习。书上说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书上还说了,‘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宁致远’。”

    一问一答间,顾毓铮表现得很镇定。

    现在可不是一味藏拙的时候,要是表现不好,机会飞了就找不回来了。

    自从了解了两位老人的事迹后,她就有了一些触动,刚才在院外听到的乐声与现在两人一言一行都给了她不一样的体悟。

    在他们身上,展现的是华夏文化千年的积淀,是民族脊梁的精神体现。

    世事沧桑,他们为国、为家付出过、得到过、又失去过,他们高兴过、伤心过、最终坦然接受,这份胸怀气度非一般人所有。

    “好了,你老毛病又犯了,看到出色的孩子就忍不住要去考校学问,来囡囡,舅婆给你煮点糖水,中午啊,就在舅婆这吃饭,多玩一会啊。”

    顾毓铮回头看看外婆,看到外婆轻轻点头,才点头说好。

    午饭和当时大多数人一样很是简单,一碗青菜汤,一碟腌黄瓜,一碟韭菜鸡蛋,还有一碟专为招待客人拿出来的咸肉笋干豆腐。笋干就是前面说的山货。

    耿外婆与赵静云一起动手,顾毓铮就在后面转来转去找活干,虽帮不了什么大忙,好歹聊胜于无,勤快的小模样又惹得几个大人乐不可支。

    此时已是5月,快入夏的时节,农家为了保存住竹笋的鲜嫩就将其蒸熟后晒干存放。这道菜秦振国很是爱吃,一时吃了不少,吃完才发现口有些渴,一转头,小毓铮已经将茶杯挪了过来。

    笋干和咸肉本就各自带盐,因与豆腐相配怕不够味道就没多放水,结果味道就稍微重了点。

    顾毓铮是个特别贴心的姑娘,在饭桌上时就看到秦振国对这菜的偏爱,不禁就想到了这一茬,她这时候倒不是想要拍马屁,而是秦振国这般如普通老人一样的表现让她想到了自己的爷爷。她的亲爷爷与她缘分很浅,对她也无甚感情,后来又早早的去世了。

    也许人就是如此,越缺少什么,越看重什么。前世的她没有享受过爷爷奶奶的疼爱,现在看到秦家老夫妇,就忍不住想要对他们好。

    秦振国喝着茶水,旁边赵静云又塞过来一个苹果,这时候市面上水果很少,秦家夫妇是退休干部,每月有水果配额补贴,顾毓铮也不扭捏,接过来慢慢的啃。

    现在的苹果没有什么激素嫁接之说,个头都不大,只比小家伙的拳头大一点,偏偏顾毓铮人小嘴更小,一口下去也没多少,好在频率不慢,一口一口就如小松鼠一般,看得赵静云直乐。

    坐了一会儿,耿外婆起身告辞,秦家夫妇提了点东西要两人带回去,这是亲戚来往常有的礼节,外婆推辞不过便接了。

    这时秦振国开口道:“表姐,你这外孙女,我和静云都很是喜欢,现在既然还没有上学,不如就让她常来我这,也算陪陪我和静云,顺便也好做点学问,不知道霜泠外甥女是不是同意。”

    耿外婆很是高兴:“不瞒你说,我本也是想让这孩子来拜师的,既然你们投缘,那我这请求也就不算冒昧了,她能入你们的眼,是她的运气,霜泠哪会有不同意的道理。”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许是真的讲缘分,短短一段时间,这两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就让顾毓铮从当初单纯的对学者长辈的敬重衍生出一股孺慕之情,而两位老人也觉得顾毓铮性子好、人聪明又不调皮,与这孩子相处分外融洽和谐,且孩子本身又勤奋向学,一时就起了爱惜之心。

    本来就是一家人,也不用过于客套,既然双方都觉得好,那这事也就定了下来。

    回到家,将事情给耿大舅与耿霜泠一说,两人都很是高兴,等高兴过后,耿霜泠又开始担心起以后的安排。

    “表舅家这走过去怕要半个多钟头吧,这每天早上都要送过去,我是不是要赶紧找辆自行车啊?”

    耿外婆道:“你住的那地方也确实远了点,如果你舍得,就让孩子住到你表舅家去,我看他们的意思是巴不得,我走的时候就直说要给囡囡收拾个房间出来。”

    “这哪成,太麻烦人家了,况且女儿我总还是要自己带的。”

    一番思虑,还是顾毓铮自

    分卷阅读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