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1

      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 作者:核桃有壳

    分卷阅读71

    慕?因为到了后世,几乎已经没有条件重现了。

    说得这么夸张,到底是什么?答案看起来很简单:野炊。

    不要以为这个野炊像如今一样,找个政府特别指定的绿植园,或者干脆农家乐一类来个烧烤煮水饺之类,这时候的野炊, 是真正的“野”啊。

    在环境还没有被污染的现在,在森林覆盖面还没有大面积减少的现在,在河水还是清澈见底的现在,所谓的野炊,是让孩子们背上锅碗瓢盆,除了调料与少量米之外什么也不带,然后一路走到郊外,选个依山傍水的地方,收集干柴、埋锅煮饭,进林子采野果挖野菜,下河摸鱼加餐,真正的野趣十足。

    当然,因为食材大多来自学生野外采集,考虑到安全因素,去之前,老师们会紧急培训一番,到出游的当日,还会特意请懂行的老师帮忙筛选收获到的材料再处理下锅。

    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大多是城里人,很多连韭菜和麦苗都分不清,对于这样的活动自然是保持了充分的热情。

    实验班的同学们对秋游事件同样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他们还要多考虑一个问题:按学业进度,他们算高年级了,可按年龄,大家最起码都是跳了两级的,没够上标准的占了一大半。

    我们享受到的秋游待遇到底是往下看呢,还是往上看呢?

    班主任宋老师表示,她也不知道。

    如果是一般的学生,这种时候就是静静地等着校领导发话了,可他们不是。

    同学们认为,机会都是自己去争取的,于是,一面向老师传达他们的愿望,一面去积极寻找介绍野外知识的书籍。

    年龄不够学识凑,他们表示,我们一定会遵守纪律,绝对不做不该做的事。

    路远也不怕,我们都是社会主义接班人,不怕苦不怕累,没有什么能难倒我们。

    为了玩,他们也是拼了。

    大家都做到这程度了,按照原来的设想,应该能成行了吧。宋老师也觉得希望很大。毕竟,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是寓教于乐,对学生各方面都能起到锻炼作用,学校一向是支持的。实验班的学生在管理和意志力上高于普通的低年级学生,去野炊,问题不大。

    可是,当请求递交到校长那里,硬生生给打回来了。

    1987年,后世的很多80后都没有认识到,在这一年里,曾发生过很多大事件,其中一件,就是“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

    87年的春晚,某位华裔歌星在台上唱了一首“冬天里的一把火”,这一年的5月,大兴安岭

    上空的那把黑烟足足飘荡了21天。

    虽说引起那场火灾的原因是因为林场工人使用机器不当,之后又扑救不及时才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与小学生野炊毫无关系,但事件的发生还是引起当时很大一部分人对于森林防火问题的重视。

    这么多的孩子出去,老师数量太少,能不能把人看好?埋锅烧饭要用到明火,会不会一不注意留下安全隐患?

    放在平时,可能会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了,可在现在这个当口,一切还是谨慎为好。于是,别说实验班的请求不得批准了,就是原先属于正常参与范围的四年级小同学的福利也取消了。

    当消息传回来,作为实验班的一员,安致远小同学的反应就不用说了,就连顾毓铮也是郁闷不已。

    前世的时候,表姐耿姿去野炊过,当时还是二年级的她可羡慕了,可等她到了年纪,这一项大受学生欢迎的活动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取消了。

    两个孩子都不高兴了,回家的时候脸色耷拉下来,大人们自然是要问一问的,听说是这么回事,秦家二老年纪大了,是不能陪着折腾了,好爸爸安国生就安慰说:“没关系,学校不带你们去,爸爸带你们去啊。”

    安致远拿眼斜他:“你那么忙,还能来陪我去?”

    安国生觉得自己被嫌弃了,不忿道:“虽然很少答应你什么事,但哪次答应过的是没做到的?”

    顾毓铮嘴甜:“安叔叔很好,我相信安叔叔,安叔叔我们这个礼拜就去吧。”

    于是,事情说好后的这个星期天,他们就等来了出游。

    安国生为了方便做生意,配了一辆小轿车,这次就把车子开出来了。安致远小同学不满意了:“学校出去都是靠腿走的,坐你的车子就没感觉了。”

    安国生道:“儿子,你怎么有福不会享呢?你们学校用走的,那是因为没车啊,爸爸有车,可以带你们去更远一点的林子里去。你想想,咱们附近的林子,人来人往的,还能给你剩下多少东西采?”

    顾毓铮连连点头:“坐车子好,想去哪就去哪,我们的目标是野炊,又不是走路。”

    说着就先爬上车了。

    车子一路开出城挺久,沿途风景一片自然风光,到了安国生选定的地点,很让人满意。

    一座林木茂密的小山丘,山前是一条宽阔的溪流浅滩。

    安国生把车停在山脚下,背上背篓,带着两人上山了。

    这山看着平时来的人就少,山上没有开发出种植果园,野生果子不少。拐枣、火棘果、野猕猴桃,满山满野的都是。

    安国生下过乡,这种活动他以前是常来的,那时候没东西吃,人人都往深山老林子里钻,就盼着多弄点吃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他也很多年没做过,今天带着两孩子,兴致还挺高,一路采着能入口的植物,一路给两孩子做说明。

    “这是野猕猴桃,不过这是时髦的叫法,我们以前叫藤梨,成熟后酸甜酸甜的,猴子最喜欢吃了,没成熟的话,有点酸涩,现在采下来,拿回家放几天变软了就甜了。还可以泡酒,对风湿之类都有好处。”

    “这是毛草根,下面的农田里就有很多,农民们最讨厌它了,一长长好多,和庄稼抢养料呢。不过它的根白白细细,嚼起来是甜的,还能治病,我们小时候最喜欢挖来当零食了。”

    ……

    一路讲一路采,没多久就收获了一筐子的食物。

    重新回到山下的溪滩边,他让两人试着去挖坑开灶,自己脱了鞋子卷上裤腿跑去溪里捉鱼。

    顾毓铮觉得,说带他们来玩的,怎么安叔叔的兴致比她还高啊。

    这条溪很宽,水却并不深,还没到大人的大腿位置,里面游着一些个头很小的溪鱼,安国生拿了个网兜去捞,鱼儿游得灵活,收获并不理想,安致远看得心痒痒,也脱了鞋子下去了。

    父子两人将网拉开横扫,没一会就有了收获。

    顾毓铮在岸上看着,发现安致远个头小小,下盘却很稳,站在水里一点都不打滑。

    刚才爬山的时候她就发现了,安国生是大人就不说了,自己也是锻炼了好几年的,体力比一般孩子要好,而安致远

    分卷阅读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