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路闻

      第20章 路闻
    随着城外汇聚的百姓人数越来越多,难免会有意外情况发生。
    一处百姓聚集地吵嚷声越来越大,渐渐有转为斗殴的趋势,这样的事情近段时间时有发生。
    或是因为口角之争,或是因为以强欺弱,等等不一而足。
    远处维持秩序的士卒见又出了状况,连忙向上官禀告去了。
    不一会,一队骑兵从奔涌而至。
    来到洛阳城外的朱儁看着飞奔而来骑兵,眉头紧皱,接下要发生的局面他已经能够猜到了。
    自黄巾作乱以来,说句比较实在的,具体哪些是贼,哪些是民,完全区分不了。
    最开始不少领军之人都吃过这种亏,有时候远远看去像是一群百姓,但实际上却是乱匪。
    遇到这样的事情,领军之人习惯性的便是先上去砍杀一番,只有见过血后,这样才能威慑住他人。
    如果不这样,若是其中真藏有贼人,那吃亏的就是自己的人马。
    随着砍杀的次数变多,军士们也逐渐习惯了这样的做派。
    所谓人命如草芥便是如此。
    然而朱儁意料之内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只见那群骑兵先将骚乱的人群团团围住,将他们与众人分割开来。
    一副准备绞杀的战斗姿态。
    但接下来,骑兵为首之人打马而出,口中不知在说些什么,看他那一脸冷厉的表情,应该是在训斥众人。
    片刻后,为首之人举起长枪,遥指了骚乱中几个身体略显强壮之人。
    这些稍微比其他人强壮些的百姓,在这队军卒面前却没有了嚣张气焰,显得唯唯诺诺。
    显然这几位略显强壮的人是这次骚乱的始作俑者。
    士卒将他们绑缚好,让他们跟在马后,便将这些人带走往城中而去。
    待这些人被带走后,包围着百姓的士卒又依次归队。
    朱儁看着这一幕,心中略感诧异,打马领着亲卫往那队骑兵前去。
    朱儁的一番动作,自然引起了领队士卒的注意,他勒马而停,厉喝道:
    “来者何人。”
    朱儁闻言,扬声道:“我乃车骑将军朱儁,路过洛阳城,有一事相询。”
    为首之人心中怔,车骑将军?
    他怀疑的看了朱儁等人,车骑将军就带这点人?
    你不会是在唬我吧?
    不过要说是细作,还没见过这么光明正大的细作。
    朱儁显然看出了这位领队的怀疑,扬声道:“朱某敢问,阁下是哪位将军麾下。”
    领队见朱儁仪表非凡,不似凡人,也不敢纳大,要是正好遇到一个心眼小的将军,那以后自己可就有小鞋穿了。
    “小将陆仁甲,如今只是暂时听命于工部黄琬黄尚书。”
    朱儁皱了皱眉头,询问道:“司空黄子琰?”
    随后心中沉思道,这个工部尚书应该就是六曹尚书中的民曹尚书了。
    陆仁甲见朱儁能叫出黄尚书的表字,心中立马确定,这个车骑将军应该是个真货。
    就算不是车骑将军,应该也是个大官。
    要知道表字可不是一般人能起的,而朝廷重臣的表字更不是升斗小民能知道的。
    他翻身下马,行礼道:“末将不知将军前来,还望恕罪。”
    朱儁摆了摆手,“不知者不怪。”“你既属工部,为何在此。”
    陆仁甲应道:“大人有所不知,黄尚书奉命施屯田之策,只是如今人手不够,便将我等调来维持秩序。”
    朱儁点了点头,“你不错。”“朱某还有皇命在身告辞了。”
    言罢,朱儁也不进洛阳城,便继续往雍州而去。
    而此时的陆仁甲一脸的懵逼。
    我不错?
    俺奉命行事而已,莫名其妙啊。
    他摇了摇头也没想太多,继续领着手下往城中去。
    一路行来,当离雍州地区越近,朱儁所见景象越不一样。
    从最开始的四野凋敝,到后来在田中能看到有正在忙碌的农人出现。
    朱儁暗踌道,董卓这屯田之法的确是个良法。
    黄琬也不负其名,将屯田推行的井井有条。
    而且从方才那军士行事,显然也是被要求了不得滥杀。
    整体情况以朱儁来看,这一切都是在恢复黄巾贼作乱的影响。
    说到黄巾贼,朱儁发现这一路行来几乎没有看到有什么盗贼出现,大多数都是一些流民而已。
    朱儁却是不知,负责屯田的黄琬与中郎将段煨两人分工相当的明确。
    黄琬负责政令推行,而段煨则带着军马剿匪、维持秩序。
    从最开始的雍州开始,一人动手,一人动口,配合的相当默契。
    这样黄琬老老实实的推行屯田,段煨手中依然掌着本部军马,两者看上去各不统属,却又相辅相成。
    当然,这也是因为如今雍州境内虽有少量流寇,却并无战乱的缘故。
    而李傕、郭汜、徐荣、牛辅等人分别驻军在外,这才保证了内部休养生息的环境。
    “御敌于外,安民于内,这董卓也算是个能臣了,只可惜……”
    朱儁暗自摇了摇头,只可惜这个家伙大逆不道,乱行废立之事。
    他骑在马上,望向长安方向,轻叹一声,如今先帝只此一子,朱某定当维护汉室正统。
    朱儁下定了决心,不再耽搁,日夜兼程往长安城而去。
    当朱儁来到长安城时,董浊已得到了消息,亲自带着百官在城外相迎。
    董浊面带笑意,高声道:“公伟即来,汉室江山无忧矣。”
    朱儁看着眼前身材魁梧的董胖子,脸上挤出一丝笑容,“怎敢劳烦相国亲自相迎。”
    董浊笑道:“公伟之名,海内皆闻,应该的,应该的。”
    言罢,董浊拉着朱儁的手臂,便往城内走去。
    朱儁本想挣脱开来,奈何董浊力大,他竟然挣脱不开。
    随后又想到一路上自己的见闻,心中无奈的叹了口气。
    既来之则安之吧。
    朱儁见董浊如此热情,开口道:“相国,我等还是先行拜见陛下吧。”
    董浊点了点头,“那是自然。”
    “待拜揭完陛下,今日董浊在府上设宴,为公伟接风洗尘。”
    朱儁沉默片刻,口中应道:“好。多谢相国了。”
    董浊心中略感诧异,本来以为朱儁会拒绝的,他只是随口说说而已。
    没想到朱儁竟然答应下来。
    不过这可是好事。
    董浊不由想到,难道是因为我太有魅力?!
    应该是这样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