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关于争霸天下的规划

      一天后。
    军营内。
    白子秋面色淡然,看着眼前两个穿着锁子甲的士兵,笑了笑:“两位,久仰大名了。”
    其中一个士兵开口道:“我二人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士卒,未立寸功,将军如何识的我们?”
    这两人,肯定都已经事先交流过了。
    对比一下,发现两人根本没有任何的共同点。
    所以,他们对于白子秋的特意招揽,心中也有些不解。
    白子秋看着说话的士卒,笑着道:“你就是张辽张文远吧,我记得你是聂壹之后,虽然并无大的功勋,但是小功立了不少,为人也有勇有谋,是个人才。”
    张辽脸色微微一变。
    他的祖上,确实是聂壹。
    曾经策划著名的马邑之谋,后因避祸,才改姓张。
    眼前这人,连这点都调查清楚了,看来对自己很是了解!
    白子秋又看向另外一名士兵:“徐晃,徐公明,杨奉手下骑都尉,曾英勇诛杀贼寇,能文能武,同样是个人才。”
    顿了顿。
    他接着道:“实不相瞒,我从很早就关注两位了,之所以现在才召见两位,最主要还是此前董卓专政,各处都受限,我贸然面见两位,对两位也并无裨益。”
    “如今董卓伏诛,天子继承大统,朝廷正是缺人的时候。”
    “同样,也是有能力之人,建功立业之时,不知两位,可有意愿,到我麾下做事?”
    “如果愿意的话,我会让陛下册封两位将军之职,各领一方兵马。”
    军营中的军阶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分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这都是二品以上的军衔。
    之后便是四征四镇等三品以上的将军,然后便是杂牌将军。
    将军之后,便是中郎将,都尉等等。
    在平和时期,中郎将就是士兵能做到的最高军衔了。
    战乱时期,将军之位满天飞,中郎将反而成了低阶军官。
    如果张辽和徐晃愿意归顺自己的话,那么倒是可以给他们封个杂牌将军。
    这样一来,他们不仅可以招募兵马,也能随自己出征各地,一举两得。
    张辽早就听说过白子秋的大名。
    毕竟——
    这可是能击败吕布的绝世强者。
    听说,诛杀董卓的计划,也是此人和王允谋划的。
    并非是靠关系上位的关系户。
    张辽对于白子秋本就有些钦佩,如今听到白子秋竟然亲自招揽自己,自然没有任何犹豫,抱拳道:“辽愿效犬马之劳。”
    徐晃现在虽然在杨奉的麾下做事。
    不过如今董卓被诛,李傕郭汜等一众大将,尽皆归降。
    杨奉自然也不例外。
    换句话说。
    杨奉现在还得听命于白子秋。
    如今白子秋直接招揽他,哪有不从的道理。
    当下。
    他拱手道:“徐晃愿效犬马之劳。”
    白子秋笑了笑。
    如今招揽到贾诩这个谋臣,坐镇长安,可解后顾之忧。
    又有吕布、张辽、徐晃等一众猛将,可征战四方,算是初步有了和天下诸侯角逐的本钱了。
    当然。
    如今董卓刚刚灭亡,李傕和郭汜等一众董卓旧部,还并不安分,不宜大动干戈。
    还得先养精蓄锐,慢慢培养自己的士兵才行。
    等有了大军,粮草充足之时,便可开始收服四方了。
    白子秋看着张辽二人,同样从储物戒中取出两本秘籍递了过去:“你二人可以看一看,对你们应该有帮助。”
    这也是战法一类的秘籍,应该对二人有帮助。
    现在二人对战的机会比较少,所以武力值应该是不如一流的猛将的,如果有战法的帮助,可以让他们更快的成长起来。
    两人接过战法,大致翻看了一番,便面露喜色。
    这确实对他们极有帮助。
    毕竟——
    此前他们都还在底层做事,学习的战法也并不高深。
    有了这战法的帮忙,可以令他们的实力短时间内有一个跃迁!
    “感谢大将军赏赐。”
    两人拱手,对白子秋颇为感激。
    他们还未立任何战功,就得到了这么丰厚的赏赐。
    看来,这位新的将军,待他们确实不薄。
    两人已经决定,在之后的征战中,要好好报答这位大将军。
    白子秋开口道:“你们先去忙吧,应该用不了多久任命的诏书就会下来,到时候希望你们能为大汉出力,不要让我失望了。”
    “是。”
    张辽和徐晃,两人立马抱拳。
    他们也有些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一直都是在别人手底下做事,没想到一跃就成了将军。
    人生这际遇,还真是无常。
    白子秋在处理完张辽和徐晃的事情后,便入宫面圣去了。
    刘协正在书房研究历朝历代治国的策略,看到白子秋到来,连忙招手道:“白大将军,你来了,快坐。”
    他现在最信任的,莫过于白子秋了。
    如果没有白子秋的话,他现在都还是董卓手上的一颗棋子。
    生死不由己。
    白子秋向刘协说明了张辽和徐晃的事情。
    刘协自然没有任何犹豫,当下点了点头:“好,朕这就下诏,将张辽和徐晃二人,调到白大将军麾下。”
    “谢陛下。”白子秋拱手。
    这就是扶持刘协的好处之一了。
    不仅占据了大势,就算是任用人才,也更加的方便。
    白子秋想了想,开口道:“如今董卓已除,李傕郭汜等董卓旧部,也纷纷归降,局势暂时稳定下来了,陛下也得趁着这个时机,好好想想接下来该做的事。”
    “请先生教我。”刘协言辞诚恳。
    白子秋开口道:“如今陛下坐靠长安,虽然暂时可以远离诸侯纷争,不过,若是不早做谋划,怕是有腹背受敌的风险。”
    刘协沉吟道:“先生说的可是西凉的马腾军?”
    白子秋微微点头,看来这位小皇帝,还是用了功的。
    他开口道:“西凉马腾,贴近长安,且如今守关的,大多都是董卓旧部,马腾为人虽然贤良忠厚,但是其异性兄弟韩遂,为人却颇为多疑,若是有人从中作梗,那么长安就有可能被西凉攻击,西凉骑兵勇猛好战,光靠董卓这些旧部,未必挡得住。”
    “而且,董卓旧部,也未必就真的忠于汉室,见势不妙的话,还极有可能临阵倒戈。”
    “到时候,大汉则危矣。”
    刘协也是露出一丝紧张的神色:“先生以为,现在该当何如?”
    白子秋开口道:“如今董卓刚刚被诛灭,还不宜大动干戈,先派使者前往西凉,表彰马腾和韩遂戍边有功,暂时稳定他们,再抓紧训练兵马,而后逐步分化李傕郭汜等人,等时机成熟,再派一可靠将领,驻守西凉,这样一来,则后方无忧。”
    “等稳定了西凉后,再南征益州,益州此时还在刘焉的掌控,此人自领益州牧,还派手下张鲁盘踞汉中,甚至斩杀汉使,彻底与中央割裂。”
    “我夜观天象,知晓这刘焉命不久矣,其子刘璋才得浅薄,懦弱多疑,不足以领导益州,必将使益州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
    “益州素来乃产粮之地,号称天府之国,等刘焉死后,可派一支军队前往,百姓必将扫榻相迎,我大汉不仅可以稳固南方,在粮食方面也有了保障,一举两得。”
    “到时候再西征袁绍、袁术等人,阻力便会小上不少。”
    刘协闻言,不由连连点头:“原来白大将军已经将一切都考虑周全了,朕得白大将军,犹如桓公得管仲,何愁大业不成?!”
    “陛下过谦了,我虽已规划一条复兴大汉的路线,但是具体还是要看如何决策与行动,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一切都还得跟随大势而动。”
    白子秋虽然了解历史走向,但是这个世界和三国还是有些出入的。
    难免不会遇到新的问题。
    目前,也只能稍微规划下大的方向而已。
    刘协开口道:“先生若有什么要求,可以尽管向朕说,朕若是能办到,必定倾尽全力去办。”
    白子秋道:“陛下现在只需韬光养晦,我自会处理好一切。”
    告别刘协后。
    白子秋便来到了军队巡查。
    他刚刚继任大将军之职,自然也不可能成天都呆在家里苦修。
    还得和军营中的一众同僚,打好关系。
    如今。
    军营中的大将大多都是董卓的旧部,比如徐荣、胡轸以及张济。
    徐荣算是董卓旧部中,对汉室还算忠心的将领了。
    此前虎牢关之战,董卓便留下了徐荣断后。
    并且,徐荣在汴水大败曹操,差点令的曹操身死。
    之后。
    董卓被灭,徐荣归降。
    李傕和郭汜二人反叛,徐荣率众迎敌,随后战死战场。
    也算是一代猛将了!
    胡轸此人则有些反复无常,基本就是棵墙头草,哪边更强就依附哪边。
    张济可能在历史上并不算太有名。
    不过他的侄儿张绣,却是鼎鼎大名。
    原著中。
    张绣本来归顺曹操,可奈何曹操好人妻,见张济之妻邹夫人生的貌美,便将其强占。
    张绣因此怀恨在心,在宛城偷袭了曹操。
    这一战,曹操直接损失了自己的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以及绝世猛将典韦!
    自己也差点身死,可谓是曹操有史以来最昂贵的一炮。
    更为神奇的是。
    张绣之后派兵再次投降曹操,曹操还欣然接受,并让自己的儿子曹均取了张绣的女儿。
    此后张绣便一直跟随曹操南征北战,还亲自参与了官渡之战,履立功勋,被册封为破羌将军。
    “如今张济已经投靠我,历史不知道会不会改变。”白子秋暗忖,“我这也算是暗中帮了曹操一把了吧?”
    拿典韦和曹昂的命来交换张辽和徐晃,曹操也不亏了。
    “拜见大将军。”
    徐荣等人看到白子秋亲自来军营,连忙抱拳行礼。
    他们可是也听闻了白子秋对战吕布的事情,心中同样震惊。
    毕竟——
    白子秋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武将,反倒是个文弱书生的模样,没想到战力这么强!
    他们这个时候,可不敢得罪白子秋。
    白子秋笑着道:“各位将军,汇报下你们军队各自的情况。”
    徐荣等人闻言,自然也不敢怠慢,立马开始汇报起来。
    其中,徐荣领兵六万,驻守在长陵。
    张济领兵五万,驻守在弘农郡。
    胡轸则是在河内驻守,领兵五万。
    其余小将,也是各自领了数万兵马,驻守在各地。
    统共加起来,大概有二十五万左右。
    白子秋听着众人的汇报,微微点头。
    这个数字,和他估算的差不多,不多也不少。
    当然。
    如果要攻打益州,收服各路诸侯,这个数字就有点不够看了。
    要知道。
    现在的袁绍,起码有百万大军,活动在冀州一代。
    要是袁绍起兵,长安根本守不住。
    当然。
    这只是假设,现在袁绍自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起兵造反。
    甚至。
    各路诸侯,都只能按兵不动,不敢对长安下手。
    这就是占据大势的好处了,可以坐山观虎斗。
    甚至下诏,挑拨这些诸侯,自相残杀,坐收渔翁之利。
    白子秋将一份战阵的口诀和排布位置,传给了徐荣等人。
    “抓紧时间,让手底下的士兵,都将这战阵融会贯通,等到时候真的打起战来,可建奇功。”白子秋开口道。
    这自然是他从《玄天阵》中,节选的一部分。
    这种战阵,可以百人成阵,也可以千人、万人成阵。
    人数越多,阵法的威能就越强。
    当然,也越不好控制。
    不过,如果真的可以学会的话,估摸着一千个末流的士兵,都可以将一个一流的武将给活活耗死。
    徐荣等人,自然也看出了这战阵的不凡,纷纷应是。
    “以后我会常驻于此,你们有什么情况和消息,及时向我汇报,去忙吧。”白子秋挥了挥手。
    徐荣等人这才拱手告退。
    白子秋则是坐在军营之中,看着放在桌上的地形图,细细思索着后续的计划。
    眼下。
    最要紧的,自然是招兵买马,培养属于自己的军队。
    然后,再多弄几个出粮的地方,确保粮食供应齐全。
    等这两件事都做完了,就可以正式开启一统天下之路!
    ……
    同一时刻。
    各地诸侯,同样接到了董卓被诛杀的消息。
    一时间,各路诸侯,各自都起了自己的小心思。
    如今董卓被灭,长安局势不稳,天子又还年幼,正是掌权的大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