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投其所好

      “哦,秀宁也这么认为啊,若说天下有谁能知我心意,非秀宁莫属了。”
    杨林一开口就是老阴阳人,气得李秀宁直欲吐血。
    “如今天下板荡,隋失其鹿,有志之士都想着重开太平,换天下休养生息。
    这时,自是不择手段为好……早一点收拾山河,早一点开创太平。
    世人谤我、辱我那又如何,我自行我道。
    不管是秀宁你,还是沈落雁和李天凡……握在手里,不说能给己方增添多少实力,至少,能让他方势力伤筋动骨。此消彼长之下,岂不多上几分胜机。”
    听到杨林的直抒胸臆。
    两女大受震动。
    前面见识过了这位靠山王的强横霸道、横行无忌,现在又见识到了他的直率真诚、胸怀大志。
    一时之间,心中五味杂陈,不知如何是好。
    是啊。
    其实对方说的也没错。
    只要能增添己方胜算,让手下军兵少死一些人,早一点能够全取天下,开创太平。
    做事出格一点,那又算得了什么?
    史书都是由后人编写,刀枪握在当权者的手上。
    等到千百年之后,又有谁会记得?那个曾经脸厚心黑的帝王,原来做事是多么的不堪。
    历史只会记载那些光鲜的一面,永远写不尽人世间的肮脏。
    强者为王。
    慨莫如是。
    李秀宁目光闪闪,也不知在想着什么,突然又道:“飞马牧场落入王爷手里,竟陵号称独霸山庄,方泽滔其人志向可想而知……
    他既然得不到牧场的好处,以往的结盟自是不用再提。
    等到四大寇夜袭牧场,竟陵撒手不管,牧场就算没有瓦岗从中作梗,也很难度过此劫,不知王爷有何手段?”
    不愧是能够独当一面,纵横南北的顶级女将,李秀宁的战略眼光,自然很是独到。
    三言两语之中,就说出了牧场今日的局势,也看穿了往后的隐忧。
    她其实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
    就算是牧场能挡住四大寇十万匪兵的攻击,场外的那些牧民,岂不是要损伤惨重?
    并且,在竟陵处于敌对的情况之下,牧场也就失去了一方奥援,江都兵马毕竟离得太远,一时半会的也管不到这边来。
    或许,今日收服牧场在手,改天,就会被人彻底毁去。
    杨林是很强,但他只带着一个女人一个手下来此,手下无兵无将。
    总不能一直守在牧场吧。
    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不如我跟秀宁赌上一赌,若是本王能够完美解决牧场的安危问题,你那留在外面的五万精兵,就此归属江都,可好?”
    “若真如此,就全心为你效力,又何尝不可。”
    李秀宁想来想去,也没想到什么好的办法,叹息一声,就应承了下来。
    她知道,其实,无论答应抑或不答应,自己肯定是回不去李唐势力范围了。
    这些时日好不容易经营出来的一支军队,随着主将被困,形势变化之后,手下的那些本就各怀异心的义军首领,也会谁也不服谁。
    除了各自散去,就只能流落地方,横行乡里。
    李氏王朝,失了自己这一方精兵力挺,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大片地盘,就会很快落入江都军的掌控之中。
    到时候,南北之间攻守易势,李阀就算平定了关中,也不能说就占了优势,反倒是输面更多。
    这时就此应承下来,指不定还能给李家一个体面。
    算是一条后路吧。
    不到一天的相处,她算是看出了对面这位靠山王的恐怖之处。
    其脸厚心黑之处,足堪比拟自家那位同胞弟弟世民。
    眼光长远,合纵连横之处,也堪比自家老父……
    这么一个人,说不定还真有机会一统南北。
    如果他能够解决四大寇和竟陵势力,江南势力就能连成一片,北望中原,再得了牧场马匹之助,其势再不可遏。
    尤其是,她看到杨林的去向。
    竟然是直向牧场后方山谷,心里就咯噔一下。
    如果再得了那位天下顶级的机关高手,造出连弩兵甲,也就补足了最后缺失一环。
    要兵有兵,要粮有粮,再有兵甲马匹。
    转瞬间就能拉扯出数十万强兵。
    江南后方富庶,可以源源不断的补充战力,旬日之间,就可称霸一方。
    其势起如烈火,竟然比起李阀兴起的速度,更快上数分。
    果然,杨林走到后山处,脚步未停,显然是早就有着某种目的。
    “秀珣,后山那老头,你有多久没见过了?”
    商秀珣面色复杂,强笑道:“我不想提起他,这么多年也没想见他。”
    母亲商青雅去世之后,她就发誓再不见那人。
    也不知对方到底过得如何,是死是活?
    看了一眼商秀珣的脸色,杨林笑道:“其实,你错怪他了,这两年来牧场风雨来袭,你很可能以为是运气不好,局势不利。
    却没想过,是那老头伤势沉重,快要死了。”
    “什么?”
    商秀珣有些没听明白。
    杨林也不解释。
    从种种细节之中推断出来。
    那老头子虽然为人贪花好色,也对不起商青雅,但是,能力还是没得说的。
    他一直守在牧场后山,躲在自己的小木屋里,可不是在吃干饭。
    牧场独处山谷,现在的实力也不见很强,为何一直风平浪静的,没人胆敢真的强势吞并?
    商秀珣不知道。
    但是,江湖中有些人肯定是知道的。
    鲁妙子行走天下,身份虽然多,但无论是哪个身份,都不可小视。
    朝廷之中,他能够混迹王公大臣府第,为座上嘉宾。
    甚至还能参于到杨素建造宝库的行动之中,为其修建密道,准备造反事宜。
    事后,竟然还没有被灭口。
    可想而知,这家伙手眼通天到了何等地步。
    在江湖之中呢?
    他能够爬上阴癸派宗主祝玉妍的床榻,成为其入幕之宾。
    并且,还相交了好一段时间,互为莫逆。
    游走在石之轩、宋缺、碧秀心、岳山这些人之间……想想也能知道,这老头年轻时候是如何的风流倜傥,智慧过人。
    最关键的是,邪帝舍利,曾经在他的手里,一直没有给祝玉妍和石之轩得了去。
    反而被他藏在了杨公宝库之中,让那两人想要又得不到。
    虽然是伤废之躯,老头子其实仍然不容小看。
    虽然比祝玉妍和石之轩两人要弱,但是也弱不了多少。
    至少,他在祝玉妍的攻击之下,虽然受了伤,还能撑着伤势这么多年,一直不死。
    算起来,也是同一等级的高手了。
    所以,有他护着牧场。
    虽然很多人不知道,知道的那些人,都是无声无息的丢了脑袋。
    久而久之,就没谁打牧场主意了。
    但是,成也鲁妙子,败也鲁妙子。
    等到这老头身体不行了,什么牛鬼蛇神也开始冒出来了。
    连四大寇这种不入流的家伙,也敢来掳一掳虎须。
    当然,在杨林的记忆中,四大寇之首鬼哭神号曹应龙似乎是石之轩的记门弟子。
    这股势力,应该与石之轩有着某种关系。
    并不排除是不是那位邪王下的一着闲棋,想要试探一下鲁妙子到底死没死,是不是还有着什么后手。
    同时,试探邪帝舍利到底还在不在他的手里。
    但是,无论鲁妙子年轻时候,到底有多高的智商,多强的谋算,现在已经是垂垂老矣,是等死挣命的一个糟老头子了。
    这一点,杨林是无比确信的。
    所以,他也不理不愿跟上的商秀珣,直接大摇大摆的上了后山。
    经过一个竹林后,水声哗啦,尽处是一座方亭,前临百丈高崖。
    对崖一道瀑布飞泻而下,气势迫人。
    呼吸着水雾湿气,眼前就是一座幽静小院。
    受竹林所隔,院落处轰鸣如雷的水瀑声,到了这里,只有轻微的嗡鸣声,似有若无。
    顺着碎石小路径直往前走,耳中就听到一声叹息:“我都是快要死的人了,王爷既然得了牧场,又何必还要咄咄逼人,找到我这废人身上来呢?”
    杨林抬头看着眼前“安乐窝”的牌匾时,心中顿时涌现安详宁和。
    对于屋内苍老声调的隐隐怨怪之意,他一点也没在意,只是负手看着两旁廊柱上面的对联。
    “朝宜调琴,暮宜鼓瑟;
    旧雨适至,新雨初来。”
    对联字体飘逸出尘,苍劲有力。
    显然是鲁妙子亲手所写下,并且雕刻。
    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
    杨林虽然不太精通这门艺术,但不妨碍他的审美,看得频频点头:“好字,好诗,看着就出自大家手笔。
    如此才华横溢,却早早的老死床榻,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他赞叹了两句之后,就目光炯炯看向屋内,像是看穿了那随风轻动的帘幕,笑道:“鲁前辈说自己是废人,这一点本王却是不认同的。
    祝玉妍实力虽强,但是,区区天魔功真气,却还难不住我。”
    “此言当真?我可没有秀珣那般好唬弄。”
    人影一闪,一个鹰目长眉,面容古拙峨冠博带的老人,突然窜了出来。
    看他长袍当风,形销骨立的模样,想必已经支撑不久了。
    不过,虽然快要死了,这位还大概保留着一丝年轻时的风姿。
    一双眼睛恍若看透世情,智慧深广。
    蝼蚁尚且偷生。
    何况人乎?
    鲁妙子淡居隐世,心灰意冷。
    并不是他为人多么幽静淡雅,而是不得已。
    从这位年轻时风流浪荡的行径就可以看得出来,他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啥事都跟着插上一手。
    还时不时的戴着面具,到处装高人,干坏事。
    这种人物,能活的话,你说他想死?
    “杨某从不虚言诳骗,一试便知。”
    杨林伸手探脉,也不废话,直接就上手。
    ……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