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章 其父其女

      九月中旬那天早上,宁兰君一个人离开了金华县。
    站在码头上,他回头看了一眼呆了几个月的县城,大早上,这会儿人还不多,也没有送行的人,此一去,能不能回来就说不准了。
    该告别的几个人,前几天已经打过招呼了。
    家里不值钱的小院,杜老头说给他照看着,不管在外走了多远,至少还有个家。
    保不齐日后想回来看看,也算有点念想不是。
    宁兰君想想也是,从盘缠中留下几两银子,杜老头说什么都不收。
    让他拿着,在外人生地不熟的,哪能不需要钱。
    说到钱,他现在算得上宽裕了。
    嘉明首案办完了,上头有赏金,不多不少,也上百两呢。
    在奉天司干了这么久,沈越破例给申请了几十两的补助。
    加在一起一百多两了,路上的盘缠倒是不怎么担心。
    船开了,沿着清安江一路北上,半天的时间到了清江府。
    码头上有熟悉的人,袁镇等在那里朝他招手。
    宁兰君上了岸,看了看袁镇的气色,似乎已经没什么大碍了。
    “袁哥,伤刚好没多久,不好到处泡。”
    袁镇从怀里掏出一封信:“这是什么话,要不是时间不够,怎么说也要让你去家里住一个晚上,我家老爷子早想见你了。”、
    对这老爷子,宁兰君听袁镇说过好多次,好几次没问,这次算是最后的机会了:“老爷子认识我吗?”
    “当然认识,不仅认识,还有那么一点渊源,不过这就说来话长了,有机会再告诉你吧。”袁镇将那封信递给宁兰君:“我在京师有个远房二叔,早年间承蒙我家关照,才能在京师里站稳脚跟。他人不错,袁家对他有恩,这点小忙还是没有问题的;你拿着信找他,他会帮你安排妥当的。”
    宁兰君接过信,接连说了好多声谢谢。
    袁镇无奈的一笑:“快上船吧。”
    宁兰君回到船上,望了一眼没来得及看一眼的清江府,朝袁镇挥了挥手。
    当天晚上,宁兰君在越州三江县上岸。
    第二天一大早,买了匹马,从陆路赶往京师永安城。
    这一路走了两天,两日后的黄昏,宁兰君终于望见了高大的城门楼。
    这里是北门,大多数进城的人都是从此地进入。
    可能太晚的缘故,城门口有侍卫盘查。
    宁兰君拿着准备好的身份证明文书,那侍卫认真看了看,还给他文书,放他进城。
    一国之京师,自然是不是别的地方可以比拟,更遑论小小的金华县。
    大晚上的,到处都是行人,街道宽阔,楼高整齐。
    吆喝着叫卖做生意的摊贩,更是不计其数。
    各大商行店铺,这个时节也都没打烊,进进出出的客人络绎不绝。
    接连问了好几个人,一路走,一路问,这才找到了袁镇远房二叔的家。
    位置偏僻了点,院子倒是挺大,大门算不上富丽堂皇,但也足够称得上殷食人家。
    宁兰君敲了敲门,过了会儿有人开门,是个年纪偏大的老翁。
    “公子你找谁?”
    宁兰君拿出那封信:“老丈麻烦你把这封信给府上的鲁金河。”
    “你稍等。”老头拿着那封信进去了。
    过了会儿,门开了,站在门口的是两人。
    除了刚才的老头之外,还多了一人,一个长相精悍,四十上下的中年男人。
    “快进来。”鲁金河将宁兰君迎进屋中。
    正房里,一个十几岁的小丫鬟给宁兰君端来了茶。
    鲁金河将那封信放在桌子上,多看了几眼宁兰君:“宁公子,既然是袁老爷子的亲笔信,那没得说。来了就安心住下,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出门在外,都不容易,你也别和我客气,就当成是自家一样。”
    宁兰君本以为是袁镇写的信,没想到竟然是袁家老爷子的亲笔信。
    宁兰君忙道:“那这些日子就多多打扰了。”
    “哪里话,你先坐着,我催下去,赶了一天路,该吃饭了。”
    鲁金河站起身,刚准备出去,一个高高兴兴的小姑娘,眨着水汪汪的眸子,跑了进来。
    “爹,新来的先生给评语了,你快看。”小姑娘举着一张写满字的纸。
    鲁金河拿过纸看了看,上边写着,“日有所成,勤学好进”,鲁金河当即激动的脸上全是笑容。
    想他三十多岁才得了个女儿,送进学堂,没让他省过心。
    不是捉弄教书先生,就是欺负同学,光是他去学堂给这闺女擦屁股,就不下几十次。
    今儿个太阳打西边出来了,竟然得了先生的好评……
    哎,不对啊,这转变的有点快。
    激动过后的鲁金河反应过来了,问女儿:“这抢的还是偷得?”
    小姑娘仰着脖子,一脸不服气:“爹哦,你看看,上边不有先生的落款签名吗?”
    虽是个粗人,好歹识字,鲁金河扫了一眼,是个陌生的名字,应该是新来的吧。
    看着没什么大问题,只是……
    鲁金河还是太不信,这新来的先生老眼昏花了这是。
    这里边有古怪啊,明天去一趟学堂问问。
    正说着,刚才开门的老丈进来了:“老爷,学堂的先生来了。”
    先生上门了,那得赶紧迎接,鲁金河迎出去,手中拿着那张纸,得问问什么情况。
    到了外边,一个老先生走了进来。
    还没说话,两双眼睛大眼瞪小眼。
    老先生抡起拐杖,对着鲁金河就是一拐杖打在屁股上。
    打完了,站在那,长叹一声:“我就说这谁家姑娘这么皮,原来是你的闺女。”
    鲁金河人傻了,也顾不得屁股上的疼了。
    这他娘的什么事啊,这可是当年教自己的先生,他没少干过偷抢先生给别人的评语,以防止回家被老爹揍。
    鲁金河脸色一变,满脸堆笑:“先生里边请。”
    “不进去了,你这闺女我可听说了,淘气的事儿真多。我今天刚来,就缠着我让我给评语,还是好评,没辙啊,我就怕孩子哭,就给了。我听别的先生说了,你闺女今儿又捉弄别人,把人家吓哭了。你这闺女脑子活泛,怕回家被你批评,用我的评语垫一下,说不定就混过去了。”
    鲁金河尴尬的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强颜欢笑:“这事儿老先生你多担待着点。”
    老先生掷地有声:“担待不了,教了你那么多年,结果呢……我还想多活几年、”说完转身便走。
    鲁金河追了出去,到了门口,也只能悻悻的返身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