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0

      鱼跃龙门 作者:时空错乱

    分卷阅读80

    得有些尴尬——这些话题他接不上啊!

    好在李鸿过三人也不是那种清高得看不起商人的读书人,对于钱戴承这个经商的亲戚还是十分看重的,发现了这些话题他接不上以后,便将话题转入了钱戴承和李妍的这次游历上来,这个时候钱戴承便终于像打了鸡血一般说得天花乱坠,直把另外三个人说得心驰神往,纷纷羡慕他见多识广,赵庆泽更是一拍大腿说道:“恨不得我也能亲临其境,包揽我大秦壮丽河山!”

    李妍和钱戴承去的地方非常多,他们沿着京南大运河把整个沿河的郡都游玩了一番,一路到了南海郡,到了出海的那个大码头,看到了很多海船。

    但是他们并没有出海去南洋诸国,而是回京城过年了,因为时间有点儿不够。不过这也够吸引人了,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有走过他们这一年走的这些路!再加上钱戴承语言丰富有趣,把他们游历的地方说得引人入胜,也难怪其余三人对他羡慕不已。

    李妍回来后也一直都和家人兴高采烈地说她们路上的见闻,最后还总结道:“我和相公还是没有想清楚要做些什么生意,我们准备明年再去游玩,去东洋和南洋各国都看看,有没有什么什么新鲜的!”

    李蔡氏可被她的这种言论吓死了,紧张地说道:“阿弥陀佛!你们小两口能平安回来我就安心了,现在竟然还想去什么东洋、南洋?不准去!你不知道啊,那些小国都是蛮夷,听说会吃人呢?咱们大秦好好的,去那些地方看做什么?”

    李妍嘴巴一撅,就想和李蔡氏理论,可是李徽暗地里拉了拉她的袖子,对她悄悄摇了摇头,她也就熄了和李蔡氏顶嘴的心思,一家人又合合乐乐地聊其他的话题了。

    只不过,李妍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到东洋和南洋诸国都走一圈!大不了到时候再和钱戴承一起好好地哄哄公公婆婆,等到日后有了儿女,公公婆婆肯定不会再让自己跟着钱戴承出远门了,要想见识就要抓紧现在的时光!

    就在这样欢乐的气氛中,大家一起过了新年,过了元宵,然后重新开始一轮新的征程。

    似乎新年的一年也是旺李家的一年,一开年就是好兆头!在京城过年的时候,李徽查出来有喜了!这可把众人都高兴坏了!

    唯一有点儿心头发酸的可能就是赵季氏了,她心中不忿——明明是大儿媳蒋琬先进门的,怎么还是让李徽先怀上了呢?

    不过被她念叨的当事人蒋琬和赵庆泽却都不着急,他们虽然在赵庆诚两夫妻之前成亲,但是也只是早几个月而已,无甚太大的区别,而李徽可是比蒋琬还要大几岁呢?赵庆泽和蒋琬成亲的日子还浅,蒋琬也还小,不用太着急。

    再来就是让李鸿过惊喜的事情了——皇上果然是金口玉言,正月十六这一天,就派太监过来治史处传旨,要考校他的学问了!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李鸿过又是欣喜又是忐忑,匆匆跟着传旨太监去御书房觐见了皇上。

    第54章 骑虎难下

    第五十四章骑虎难下

    待李鸿过跟着传旨的小太监走到了御书房之后,他对着御书桌后稳稳当当坐在椅子上的皇上叩首行礼,口呼万岁。皇上很快就让他起来了,声音听起来比较愉快,而且还慷慨地说了一声“赐坐”。

    李鸿过自然是谢恩,然而也不敢大咧咧地一屁股就坐在板凳上,而是小心谨慎地只坐了半个屁股,以示对皇上的尊敬。这种时候他自然是不敢直面天颜的,也看不出皇上的表情,只是听着皇上说话的声音,觉得他比起一年前已经成熟了不少。

    皇上当着众太监的面出了几道题考校了李鸿过的学问一番,问的都是些中规中矩的问题,李鸿过自然是对答如流,于是皇上对李鸿过一年来的学问表示赞许,同时也问了问他的近况。只是皇上的语调与之前相仿,并未被李鸿过潜心所学后取得的成就惊艳到。

    其实,皇上对李鸿过的近况了如指掌,知道他被同期进入翰林院除赵庆泽以外的几人隐隐排斥,也与钟大学士接触甚少,只是成天与治史处的几位不问朝政无甚实权的老翰林们整天在一处,潜心做学问。只是,皇上想听听他心中的真实想法,想打探一下他是否对此时的处境很不服气,是否对沈相充满了怨念。

    不想李鸿过却回禀到:“启禀圣上,微臣在翰林院之中学到了很多学问,受益良多,每日都很开心,都学有所得。”

    “哦?”皇上听他这么一说反倒是来了兴趣,抬眼看了一下李鸿过此时的表情,待发现他脸上表情沉稳,不见一丝怒色的时候,忽而发笑了。

    皇上忽然间觉得,这个新科探花李鸿过经过了这一年的历练果然成长了很多,成熟了很多,起码已经能够做到喜怒不形于色,而且能睁着眼说瞎话了。

    皇上心中根本不信李鸿过的说辞,只要是个人,被放在那样的冷衙门里,怎么可能不怨呢?更何况李鸿过可是新科的探花郎!又是整个大秦朝之中几百年来唯一一个一年之内连中四科的学子!

    他难道就不想身居高位得到重用么?根本不可能!区别只是在于表现出来和没有表现出来而已!他根本想不到竟然会有李鸿过这样真心想要在里面学知识,充实自己的人。

    于是皇帝挥手对那群小太监说道:“你们都下去吧。”然后御书房里面的人就退得干干净净,皇上站起身来,坐到了离李鸿过更近的一个凳子上,对他说道:“李爱卿,朕一直慕你之才,将有大事托付与你,你可愿助朕?”

    李鸿过心中一颤,有些微激动地拱手对皇上说道:“微臣万死不辞!”

    看到了李鸿过的态度,皇上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说道:“那在托付你之前,我想听听李爱卿的真话,今日李爱卿就与朕开诚布公地谈谈如何?”

    李鸿过立即答道:“微臣万万不敢欺瞒圣上,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话!”

    皇上嗤笑着摇了摇头,心中暗叹,你们每个人都是这么说的,可是真正对着朕说肺腑之言的人又有多少呢?只是他不想再去纠结这一点,继续对李鸿过说道:“李爱卿虽然身处治史处,但是也不可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吧?对朕这一年的施政情况是否有所耳闻?如何评价呢?”

    李鸿过心中暗叹到——今天的戏肉来了!此番皇帝如此直白地问话,又摒退了众人,显然才是真正的考校!刚才那一番学问对答都只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看来皇上已经觉得沈相

    分卷阅读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