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卧龙先生

      两人被清风热情的让进庭院之中。
    小娃还继续勤勤恳恳的站在门口,守护着院落的大门。
    “主公,刚刚那颗琉璃珠,您看是不是再给我补上一颗?”
    戏志才身上也是实在没什么好玩的了,只能把袁术送给他的琉璃珠送给小童。
    袁术开玩笑似的对戏志才说道:
    “那是你自己送出去的,我可没让你送。”
    戏志才有些急了:
    “这不是主公您说过,这玩意不值钱,要多少有多少嘛?
    要不我也不能把它随便送给一个幼童啊。”
    戏志才身上的那颗琉璃珠,其实就是普通的玻璃珠。
    袁术用少量的声望就能从系统中成箱的兑换。
    不过这玩意造型精美,拿来给一些世家当礼物还是很不错的,经济实惠又有面子。
    “好吧,看在这次你忽悠小童有功,回去再赏你十颗。”
    “那…谢主公赏赐。”
    戏志才讪笑着,心道我哪会忽悠小童啊,这不都是主公您教的吗?
    在跟随您之前,咱戏志才也是正直善良的好少年。
    除了偶尔逛逛青楼,呃,这都是小问题不重要。
    但是这些年跟袁术混下来,忽悠人几乎变成了自己的一项本能。
    自己好像变得越来越奸诈了。
    戏志才都有些弄不明白,变成今天这样到底是好是坏?
    诸葛亮此时正在草庐之中手握书卷安静的读着。
    他读的是孙子兵法第十二篇《火攻篇》,这是整部兵书他最喜欢的一卷。
    四书五经,六韬三略,奇门阵法,兵书战策,诸葛亮都已倒背如流,并且还能透过书本琢磨出本质,举一反三。
    不得不说,他是真正的天才。
    天才也就罢了,就怕天才玩命努力。
    就拿他手中的《火攻篇》来说,他看了不知多少遍了,早已经了然于胸。
    可是闲暇的时候,诸葛亮还是会将它拿出来再温习几遍。
    每次观看,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诸葛亮早就料到袁术随黄月英来到水镜庄之后,一定会来寻他。
    按照他对袁术的分析,袁术应该属于英明之主。
    这种主公或许会有这样那样的小缺点,但是对于真正的大才,还是会展现出礼贤下士的风度。
    在荆襄之地谁是最有价值的人才?
    毋庸置疑,当然是他诸葛孔明了。
    因此他让清风师弟把袁术拦在外面,晾他两个时辰不过分吧?
    谋士这种东西就和姑娘一样,得到的太容易往往让人不会太过珍惜。
    而且他也没考虑好到底要不要投奔袁术,必须得对袁术好好考察一番才行。
    其实诸葛亮一开始心中最满意的主公,是大汉皇叔刘备。
    刘玄德起于微末的时候,诸葛亮就对他很是关注。
    他百折不挠的意志与匡扶汉室的决心,让诸葛亮十分感动。
    搜集到刘备的情报越多,越让他觉得刘备与自己的理念非常契合。
    而且据水镜先生用玄门道术推算,刘备身上有着帝王气,将来也有着位登九五的机会。
    自己若能成为刘备的谋主,辅佐他成就一番王图霸业绝不是空谈。
    到时候自己也能名垂青史了。
    本来一切都已被诸葛亮计划好了。
    按照水镜先生的推算,刘备虽有蛟龙之资,平生却未得水。
    必须得等到他与诸葛亮相遇之后,才会如鱼得水。
    到时候卧龙出山,光耀寰宇。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从董卓乱政开始,刘备的命运轨迹就发生了改变。
    前半生未能得水的刘备,竟然得到了顶级谋士卫禹的投效,还连带着得到了河东卫家的鼎力支持。
    更让诸葛亮想不到的是,刘备竟然去投了董卓!
    刘备的这一系列骚操作,彻底改变了他的命数,让他的前途开始变得让人捉摸不透。
    诸葛亮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觉得刘备跟自己的君臣之缘变得越来越浅。
    袁术横空出世,以闪电般的速度豪取荆襄,这让诸葛亮心中的想法发生了一些动摇。
    要不,投袁术?
    也不是不可以。
    就算是想投效袁术,也得让他重视起来,千辛万苦请自己出山才行。
    就在诸葛亮看书比较投入的时候,突然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还有两个人的谈笑声。
    诸葛亮瞪大了眼睛,整个人都有些不好了。
    什么情况?
    不是跟清风说得很明白了吗,让他告诉袁术自己睡了,等两个时辰再进来。
    自己刚安排完,还不到半个时辰就来了?
    清风师弟不靠谱啊,早知道找明月师弟了!
    诸葛亮突然感觉有些后悔,不过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见袁术了。
    他有些烦躁,连忙放下手中的书卷躺到床上,装作已经睡下的样子。
    虽然清风师弟把自己给的剧本演砸了,但是形象咱还是得维持啊。
    诸葛亮刚刚躺好,就听见外面轻轻的叩门声。
    “大汉神威侯,扬州牧袁术拜会孔明先生。”
    在门外叩门的正是袁术。
    他喊了一句,发现屋里没有反应,于是尝试着放大音量:
    “袁术拜会孔明先生,请先生出面一叙!”
    草庐之中还是没有任何反应。
    袁术心中有些奇怪,不应该啊,清风刚才明明说这货没睡。
    本公子这两嗓子声音也不小了,只要不是聋子应该都能听见。
    袁术继续尝试道:
    “孔明先生,袁术前来拜会,还望先生一见!”
    说到第三遍的时候,草庐里终于有了动静。
    袁术心道这诸葛亮是不是对三这个数字特别执着,要是不喊三遍还不搭理我。
    就在袁术腹诽之时,草庐内传出了清亮的吟诵声: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袁术站在门口默默点头,挺好,逼格有了。
    这是强行拉升一波啊。
    草庐的门缓缓打开,一个看上去二十来岁的青年出现在袁术面前。
    这名青年身长八尺,鼻梁高挺,面如冠玉,唇红齿白。
    他身穿白色的锦袍,外面还挂着一件黑色的蜀绣,手持羽扇,头戴纶巾。
    端得是俊朗不凡,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袁术看得心中不禁暗暗点头。
    不愧是你啊,诸葛亮,这卖相简直跟本公子一样帅了。
    别的不说,光是这长相这气质,就配得上传说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