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戏忠评卧龙

      诸葛亮再无之前的淡定,神色有些焦急的对小清风问道:
    “刚刚可是有人来找我?”
    小清风点点头:
    “对啊,是一个老伯。”
    诸葛亮追问道:
    “可是一个骑着毛驴,身穿褐色布衣的老伯?”
    小清风惊奇的说道:
    “师兄好厉害,这都能猜到!”
    “他人呢?”
    听诸葛亮这样问,小清风有些自得,献宝似得说道:
    “我按师兄所教,说你要睡两个时辰才能醒来,让他在外面等着。
    这老伯听了之后,觉得等待时间太长,就先回去了,说过两天再来。
    师兄,我是不是很棒,完全按你说的去做了。
    有没有奖励啊?”
    诸葛亮看着清风天真的小脸,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
    这老伯是租种自家土地的农户们选出来的代表,专门来给自己送钱的。
    小清风把他赶走,下次再来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关键是,这笔钱是他几个月的生活费,他就指望这东西度日呢。
    这小混蛋断了自己的财路,还想要奖励?
    算了,先问月英师妹借点钱吧。
    反正庞士元经常这么干,自己偶尔为之,问题应该也不大。
    诸葛亮突然有种回去给自己卜一卦的冲动。
    今天自己运气好像有点差。
    希望晚上给师父祝寿的时候别出什么差错吧。
    在回去的路上,袁术对戏志才问道:
    “志才,你觉得这位卧龙先生如何?”
    戏志才略一思索,摇扇答道:
    “孔明此人作为水镜先生的高徒,才华自不必说。
    从他设局让咱们在外面站两个时辰,也可以看出孔明自视甚高。
    刚刚忠与他闲聊的时候曾出言试探,此人对时局有着独到的见解,往往一句话直指要害。
    有这种能力,绝对是天下少有的顶级谋主。
    可是他又不多言,显得有些谨慎。
    见了这孔明,我倒觉得他有点像一个人。”
    袁术闻言心中有些好奇,戏志才应该不认识与诸葛亮相似的人才对啊。
    “哦?
    先生觉得孔明像谁?”
    戏志才若有所思的说道:
    “主公还记不记得当年跟忠说过一个隆中对的典故?
    我感觉孔明的能力和性格,简直与这个小故事中的谋士如出一辙。”
    袁术心中一惊,这都能想起来,本公子穿越者的身份不会被你识破了吧?
    还好,古人的脑洞没有那么大,戏志才只是有些感慨的说道:
    “天道轮回,历史果然一直都有着相似之处。”
    袁术对戏志才追问道:
    “若那个小故事中的君主不是弱小的君主,而是天下霸主。
    先生以为故事的结局会是如何?”
    戏志才轻摇折扇笑道:
    “若此人辅佐之主是天下霸主,必当举世无敌,辅佐其主位登九五!”
    “这是为何?”
    此时两人已经走到溪水旁的一个石亭附近。
    石亭中有一张石桌和几个石凳,来往行人可以在亭中休息赏景。
    听袁术一直追问,戏志才干脆不走了。
    二人坐在石亭中,戏志才兴致勃勃用折扇敲打着石桌,对袁术侃侃而谈道:
    “若其主是天下霸主,麾下必然良臣如云,谋士如雨。
    似孔明这等谋士虽然才比留侯,也不能让霸主只对他一人言听计从。
    因此谋臣没有专权的土壤,君主也不会因此对他产生猜忌,从根本上就杜绝了隐患。
    而且身为天下霸主,治下的地域必然非常广阔。
    这就需要良臣驻守一方,也需要良将为其开疆拓土。
    我观孔明此人,乃是出将入相之才。
    既能治军,又可治政。
    待天下有变,霸主完全可以与其两路出兵,以夺天时。
    霸主以强击弱,又有如此良才辅之,何愁霸业不成?”
    戏志才将孔明分析的如此透彻,袁术发自内心的赞叹道:
    “志才洞察人性,天下英才都在你的鼓掌间。
    我有你辅佐就够了,何必在意一个孔明?”
    这本是袁术夸赞戏志才的话,戏志才闻言却摇了摇头。
    “主公,我与孔明虽然都是谋士,我们的能力却不太一样。
    忠长于战术,善于运筹帷幄,为主公出谋划策,夺取胜机。
    这一点,忠和我那好友郭嘉有些相似。
    而孔明则是长于战略,擅长在宏观上谋划,为主公主持大局。
    相较而言,孔明更像您的恩师刘基先生。
    主公若想夺取天下,这两种人才缺一不可。
    孔明还是值得我们争取的。”
    袁术对戏志才的话深表认同,点头应道:
    “志才说的在理。
    只是你刚才也说了,孔明自视甚高。
    能不能将他招揽到麾下,只能看天意了。”
    戏志才看着袁术笑道:
    “我看主公已经想好怎么招揽此人了。
    就按主公的想法去做,至少有八成的概率能让孔明归心。”
    ……
    申时,水镜先生的一众弟子齐聚水镜庄中央的草堂附近。
    太阳渐渐西沉,给庄中的草木涂上了一层淡淡的金黄色。
    仆役们在草堂门前摆上了矮桌和蒲团,众人在草坪上席地而坐,呼吸着香草和泥土的清香。
    特有的珍馐美味一道道的摆上矮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黄月英亲自下厨做的。
    得了袁术的馈赠,水镜先生也不小气,每桌都摆上两瓶陈酿笑红尘。
    左慈和水镜二人坐在正中央的大桌上,其他人的位置分列左右。
    修道之人,讲究的是道法自然,随心所欲。
    即便是自己的生辰,水镜先生也没有长篇大论。
    只是接受着弟子们的祝福,开心的与左慈推杯换盏。
    看着桌子旁边堆满的礼物,左慈羡慕的对水镜说道:
    “水镜老儿,你这徒子徒孙们还都挺孝顺啊。
    别管这些礼物值不值钱,他们有这份心思就让老道很是羡慕。”
    左慈这句话搔到了水镜的痒处。
    他跟其他修道之人不同,水镜先生修的是师之大道。
    通过不断教导弟子来明悟自己的道心。
    他教导出的弟子越优秀,他的气运就越鼎盛。
    水镜先生有些自得的对左慈说道:
    “元放道兄若是想收弟子,老夫倒是能给你物色几个好苗子。”
    左慈连连摆手,拒绝道:
    “还是别了,贫道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教导弟子这种事,实在是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