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页

      是这个话!
    锁子婶反倒是不好意思,把饼子都给林雨桐放下,“婶是喜欢你……”
    “我也喜欢您。”林雨桐没拒绝要人家这东西,“赶明咱娘俩还亲香咱的,跟别的不相干。您有啥干不过来的活,您喊我。”
    “有个缝缝补补的,你做不了,给我送过去,婶儿顺手给你做了。”
    亲亲热热的,林雨桐把人送走了。站在门口,远远的看见林爱勤背着个筐子朝这边来,跟锁子婶打了个招呼,就赶紧过来。把筐子放下警惕的四下里看,“我是偷着妈出来了,你二姐正缠着妈和姥呢……”她说着话,把筐里的东西赶紧给林雨桐倒下,拉了筐子就走,“先这么着,不够了你言语,我偷着给你拿,先回去了!”
    倒在地上的是一颗白菜,两萝卜,几根大葱,几块咸菜疙瘩,十几个红薯,四五斤红薯面和玉米面的二合粉。
    林雨桐没不要,现在家里吃用的不还是林大牛的吗?凭啥不要?不要便宜谁去?
    本想去林家找补点什么,但现在这日子,林家也没啥可拿的。她也懒的再为这个费心!
    她把东西搬进去,锁了门,打算去乡里的购销社看看。如今住在村里就这点不好,买东西特别不方便。乡里距离村上十多里路,来回靠双腿,那真不是一般的费劲。
    这要是煤矿农场弄好了,人家就附带厂区的购销点,买卖东西反而方便了。出了门见四爷在大柳树下面呢,拎着个桶,弄个竹竿,也往村外走。跟自己走一段,顺道去钓鱼的。
    两人一前一后,林雨桐絮絮叨叨的把事说了。见四爷出来寻摸吃的,估摸着也是饿肚子,“要不想法子也去搬出来?”
    四爷不就是这么想的?“弄两条鱼,拿几张粮票,今晚上我去办事……”
    前提是你能弄到鱼呀!
    走你!没窝囊到那份上。
    林雨桐就笑,留四爷在村外这小河边钓鱼,自己往乡里去了。因着赶时间,她没去报道,只先赶紧往人家购销社去,等人家下班了啥也买不到。
    东西就那么些东西,那手里的这些快到期的票票都给换了。尤其是布票,全给换成布了。一是内衣得做,二是想给林大牛换一身行头。
    完了又去乡里的收购站,看看有没有需要的书装装样子。比如医书。
    林大牛的耳朵通过针灸应该是可以恢复一些听力,没别人的耳朵灵敏吧,但至少能听到一些响动。这个针别的大夫行不了,非自己才行。现在不装样子,过后你就是想按摩先给灌药塞耳,你都没理由和借口。
    结果去的时候人家下班了。隔着墙头喊里面看门的大爷,问人家一声,人家连连摆手,“哪有那玩意。”
    那就得再另外想法子了。不敢耽搁,一路几乎是小跑着回去的,到村口的时候天都黑了。四爷点着火堆在路边坐着呢,见她回来了,才把火用雪盖住了。
    林雨桐塞给四爷一包麻花,“赶紧吃!”供销社现成能吃的也就这个了,“我买了两包。”别想着给我了。
    四爷一路吃着,二里路把一斤给干掉了。啥时候吃这东西吃过这么些呀?可见真是饿狠了。
    鱼钓到了吗?
    四爷拎着个桶,“半桶的小杂鱼。”没法送人,“我抽五斤粮票出来得了。”
    就知道!
    小杂鱼归我了,“还买了两斤桃酥!两瓶罐头!”这玩意拿上门去绝对能行,要是办的事不大的话。
    足够了!也不求多紧要的活。
    快到村口了,四爷拎着东西先走了。至于小杂鱼,用草绳穿了几串,林雨桐直接拎着回去了。林大牛还没回来,林雨桐开了门直接进去,把小鱼收拾了半碗熬汤。用萝卜包了一顿白面的饺子,等着林大牛回家。
    林大牛回来见时间还早,没回家先往老支书家去了。
    却没想到进去的时候金家的小子在。
    四爷也没想到碰见林大牛,他起身让了坐,这边话也说完了,他也就没多留。被这家的老太太送出来的时候还能听见林大牛可大的声说着话,“……把窑洞跟前面那片,划给我做宅基地……我手里有个农场招工的名额,用不上……”
    四爷没再听,直接走人了。那这宅基地分下来,问题不大。哪怕吃着商品粮,但以桐桐没报道为由,他跟林美琴又无法生活为前提,要那么个废弃的地方,一点问题都没有。何况还那个名额出来。
    四爷到家的时候金胜利也刚回来,郭庆芬正给端饭呢。见他回来了,对方明显躲了一下,“回来了?”然后就笑,“你爸也才回来,赶紧的,跟你爸一块吃。”
    三个二合面的包子,一碗面条,怎么一块吃?
    果然,对方又端了两窝头一碗稀饭来,放在桌上。
    四爷吃了一斤麻花,不饿,“我不吃了!对了,明儿我搬去村里的饲养场去住。晚上照看牲口。”
    饲养场就在学校的对面,中间隔着几十米的宽的麦场。平时那地方就是锁子叔跟一个带眼镜的知青在里面。锁子叔晚上回家,知青自己在那儿住。那边除了牲口棚子,还有用牲口棚子隔出来的几个小屋子。今儿争取了最小的一间,在那边安家得了。
    金胜利的手顿了一下,吃着面条抓了包子,只‘嗯’了一声就完事了。
    老太太坐在边上没言语,郭庆芬便道:“那这住过去,每天都给算工分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