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0页

      林雨桐看这哥俩,“干嘛舍近求远?”
    “咱们的地方没大学的大。”林砚过去磨缠,“走吧!走吧!去转转。换个场地比较好玩。”
    四爷看了这俩小子一眼,还能不明白啥意思吗?
    长到一米七五的俩儿子往学校一戳,还要说什么吗?
    四爷干脆上去换衣服,“那就都收拾吧,想去就去吧。”
    小哥俩一人一身球衣,一人抱着个篮球。从一下车,就一路拍着球往前走。四爷现在在学校是个红人,到哪都有人认的出来。
    这个叫金老师,那个叫金老师的。然后看见林雨桐和俩孩子就笑。
    这俩小子别看个子大,但脸上的毛毛气还没脱呢。
    大学的操场是大,但篮球场上到处是人。有一学生会的干部看见四爷了,招手叫了,“金老师,下场试试。”
    四爷带着俩小子就去了。
    林雨桐坐在看台上,看着四爷带着孩子撒欢。结果边上递过来一瓶水,“林校长,您好。”
    是个姑娘!
    林雨桐扭脸打量了一下,看年纪得有二十七八、二十八九的样儿吧。是学生吗?
    说不好!万一是老师呢?
    她接过来,道了一声谢,问对方,“也锻炼呀?”穿着运动装,满头大汗,显然是在运动。
    对方点头,挨着林雨桐坐了,“是!习惯了锻炼,却很少在操场上看见金老师。”
    “今儿是孩子闹着要过来,这才陪着来的。”林雨桐也不知道对方什么路数,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嘛。
    这姑娘喝了几口水,这才道:“林老师,我想问问,一中今年有招聘历史老师的打算吗?”
    拿不到编制,但是外聘的也行呀!
    不等林雨桐说话,对方就道,“我是历史学博士,今年才毕业。是韩老师的学生。”
    老韩的学生。
    原来是为了求职呀,碰上了问一问也没什么。林雨桐摇头,“这几年都没有再进老师的打算了,学校的教师一直是满员在编的。”
    “校工也没有招聘吗?”
    没有!这个倒也不是说不缺,而是,有些人还是得帮着安排的。别管怎么说,年年都少不了人情关系往里塞人。你要把住教师岗位不掺杂能力不够的人,那你就得在别的地方手松一松。老牛也很为难的,找关系都找到他那里去了,那怎么办呢?他跟林雨桐商量的,校工这种聘用制的,三四千的工资,要是不嫌弃就来吧。
    所以,对外基本就没怎么招聘过。
    林雨桐有些不好意思,“你要是想去学校,我可以帮你打听一下其他学校的情况。”
    给老韩一个面子。
    这姑娘好似也不执著于去学校,并没有失望,而是跟林雨桐看着球场说起了俩孩子,“看着十三四吧,各自可真高……”
    是啊!个子不小。
    纯粹是闲聊!等四爷打了一个半场朝这边走的时候,那姑娘告辞了,“我再跑两圈去!林校长您坐。”
    成!她摆摆手,目送人家姑娘走远。
    四爷来了还问呢:“谁呀?”
    林雨桐摇头,不认识,不知道名字,只知道,“她说她是老韩带的博士生。”
    四爷皱眉想了一下,想起来了,“还记得这前几年,有个学生西方史被卡住了脖子,差点跳楼……”
    记得!你回去说过。
    “就是那个姑娘,后来读研,我没给带过课,好似在老韩办公室见过一次。”叫什么却忘了。
    可没想到,转脸再见面的时候,就知道这姑娘叫什么了,是花格子带到家里的,“这是白惠,博士生,说是老金的学生。应聘到古今园的!”
    “金老师好,林校长好!”白惠一身正装,站在花格子身后问好。
    四爷想起来了,这姑娘变化还挺大的,他点点头,招呼花格子,“这一批样品出来了?”
    出来了!花格子叫白惠把东西拿出来,“您给瞧瞧,这种品质的可达标?”
    白惠套着手把东西摆出来,默默的退到一边。桐桐则被这瓷器给吸引了注意力,“这是瓷箫和瓷笛?”
    花格子竖起大拇指,“这么冷门的东西,你也知道?”
    林雨桐就笑,“这东西价钱不会太贵吧。”对了!价钱不贵,但也不便宜。猎奇心态的人都会买回去收藏。尤其是现在学各种音乐的孩子多了,这一批东西才设计出来,订单就接满了。
    四爷把瓷笛递给桐桐,“试试音色。”
    桐桐试了试,然后点头,音色不错。
    这个东西简单易学,关键是,它可以做的很小,挂在脖子上,钥匙扣上当饰品。
    因此她就问,“这个大的就罢了,小型号的做了吗?”
    白惠打开另一个箱子,各种造型的,琳琅满目。
    林雨桐一一拿起来看了,对这种又小又萌的东西,女性就把持不住。
    四爷跟花格子谈公事,林雨桐就带着白惠去其他的小厅,关心的问了一句,“工作还习惯吗?”
    “习惯!挺好的!”白惠接了林雨桐递过来的水果,“那边虽然在郊区,但如今那里已经是一个商业区了,买什么都能买到。”
    “就是来回上下班挺远的。”
    “没有!我住在宿舍里。”白惠拿了葡萄塞到嘴里,“没事一般都不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