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重返明和县

      奈何,苏成压根不相信,这帮家伙的话。
    刚才嚣张的言语,他可是听的清清楚楚。
    苏成冷漠的踩断五人的脖子,在门外围观者惊恐的眼神中,离开院落。
    虽然他走了,但依旧无人敢走进院子。
    苏成一路走,一路观察。
    无数拖家带口,逃难来的百姓,让曾经铜鼓县避之不及的僻静角落,人满为患。
    望着如此惨象,给苏成带来相当大的震动。
    很快,他来到铜鼓县最好的客栈。
    客栈伙计,看到衣服脏兮兮的苏成,立刻上前阻拦。
    三十多天的时间,他一直伪装成屠夫,衣服早已满是异味。
    只不过,苏成渐渐习惯,不代表别人闻不到。
    “干什么,别乱闯,要饭去外面等!”
    闻言,苏成一怔,低头瞧了瞧自己的衣服,顿时明白过来,随手掏出一锭银子。
    “我要住店,给我准备你们客栈最好的房间!”
    说着,他将银子一扔。
    客栈伙计急忙双手接住银子,随后放进嘴里一咬,眉开眼笑的道:
    “客官请进!”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客栈,不少正在大厅吃饭的客人,不由捂住鼻子。
    掌柜刚刚打算发怒,客栈伙计连忙跑过去说了几句话。
    “原来如此,小三子,快把客人带上去。”
    客栈掌柜也受不了,苏成身上的味,只能让伙计快点将人带到房间,免得妨碍其他客人。
    “好嘞!”
    客栈伙计应了一声,把银子交给掌柜,转身在前带路。
    “客官,请跟我来。”
    片刻功夫。
    两人来到一间朝阳的客房,客栈伙计推开门道:
    “客官,这里就是您的房间,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
    苏成不假思索道:“我要洗澡,顺便准备一些吃食。”
    客栈伙计点点头,正要出门。
    这时,苏成又出声道:“等等......”
    客栈伙计转过身来,就见迎面飞来一个闪着银光的东西。
    他下意识伸手一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粒碎银,不由眼睛一亮,待在原地不动。
    苏成笑了笑。
    果然能在酒楼或者客栈当伙计,都有过人之处。
    这时,客栈伙计说道:“客官,您想知道点什么?”
    在客栈,给赏钱的无非三种人。
    第一种,真的给赏钱。
    第二种,打听事,谁叫客栈或者酒楼消息灵通。
    第三种,来偷情的人,封嘴钱。
    苏成脏兮兮的模样,明显不可能真给赏钱,偷情身边没女人,那么只剩下打听事。
    “给我说说,最近乾元府的情况。”
    客栈伙计一听,马上有了精神,一张嘴,噼里啪啦将道听途说来的消息,全部说了一遍。
    听完后,苏成挥挥手,示意对方退下。
    客栈伙计笑眯眯的离开屋子,前往后院准备洗澡水。
    苏成则坐在椅子上发呆。
    想不到,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乾元府发生难以想象的剧变。
    苏成皱着眉头,陷入沉思。
    十万大山中的山夷,虽说常年出山劫掠,但绝不会选择这段时间。
    如今刚刚入夏,大山中食物充足,唯有秋冬节季,食物减少才会外出劫掠。
    这一现象非常反常,苏成推测其中应当另有隐情。
    不过,他对于乾元府的乱象,并未担心,三大世家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局势扩大。
    苏成当务之急,先把炼制巫鬼的材料找到再说。
    另外,他心中有一个计划,或许能利用信仰之力来孕育巫鬼。
    时间如流水,一晃眼,来到第二天。
    苏成到铜鼓县各处寺庙转了一圈,虽然发现沾染信仰之力的神像。
    可惜的是,全部属于极差的残次品,压根没用。
    苏成当即前往马市,花大价钱买了一匹快马。
    然而,当前兵荒马乱,以前一百两银子的一匹马,翻了三倍。
    苏成逆流而行,在逃难者诡异的眼神中,离开铜鼓县。
    他要回一趟明和县。
    城七提供的罗香教分坛,明和县恰好有一处,或许能找到炼制巫鬼的材料。
    苏成转道而行。
    一路上,他每到晚上都会特意留宿野外,猎杀鬼物获取源点。
    由于逃难者太多,死亡人数增加,短短七天,苏成重新筹够6000源点。
    此时,距离明和县已经不远,他打算返回苏府再升级《现世如来经》。
    次日,傍晚。
    苏成骑着马来到明和县外。
    只不过,城门紧闭,县城外聚集大量难民。
    苏成的出现,宛如漆黑夜色中的萤火虫,无数难民用饥饿的目光,紧紧盯着他身下的马匹。
    奈何,武明国尚未崩溃,难民胆子再大,也不敢随意杀人抢劫。
    来到城门前,大批士兵手持弓箭和长矛站在城墙上,防备难民袭城。
    苏成骑马立于城门下,目光一凝,猛然跃起,一脚踏在马鞍上稍稍用力,整个人如同鹰隼般飞起。
    随后,脚尖点在城墙凸起的砖块,一跃而上。
    城墙上的士兵,看到有人闯城,吓得举起弓箭和长矛。
    幸好,明和县的县尉在场,立刻认出来人,旋即大喊:
    “都给我住手,这是苏府的苏成,苏公子!”
    苏成可是明和县的大名人。
    现今的明和县,你可以没听过县令的名字,却决不能不认识苏成。
    江湖对于普通人十分遥远。
    但无数普通百姓,同样向往江湖,希望成为一名武者,吃香的喝辣的。
    少年宗师的名头,传遍乾元府,明和县百姓与有荣焉。
    “原来是苏公子,这下我们有救了!”
    别小看一名宗师的作用。
    一座县城能有宗师坐镇,足以提高县城的威望,成为方圆千里的中心。
    苏成少年宗师的名头传出,两个月的时间,附近几座县城,已经出现经济和人口迁移的现象。
    当前乾元府大乱,各处人心惶惶。
    苏成此刻返回,必能安稳人心,只要那些大户不跑,明和县就不会乱,
    “苏公子,您可算回来了......”
    县尉小跑过来,苦着脸道:
    “您再不回来,那帮家伙可能真的要跑,到时明和县必定大乱!”
    听闻此言,苏成笑而不语,
    “赵家主可好。”
    明和县县尉,正是赵家的人。
    “回禀苏公子,家主安好,一直等您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