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ο⑱.āsǐā 近春园

      Palm  Drive的夕阳。
    —
    “近春园的荷花开了。”
    朋友圈里,年初领陈更和余微进校园的学姐发了两张照片。垂下的柳丝挡住了视线,也围住了一池田田的荷叶;淡粉色的花蕊娇羞,倩影零星藏在黛绿的波涛里。陈更才猛地发觉,北京已经来到夏日。
    她整日在空调房内奋笔疾书,如今终于度过了final 的培训;余微从上海玩到了杭州,给她发来西湖的夜。
    七月底,余微空白的朋友圈终于迎来了第一条post:”直挂云帆济沧海“,配图是她录取轨迹的截屏。文字凝练,却无法完全表达出这几年经历的波澜。和她不同的是,余微做到了叁年前的承诺,陈更欣慰地想。
    回到B市,安静的同学群也开始个个张罗起聚会来。老严更是发来一个表让大家填上去向,说是让班委做个蹭饭图。陈更有点无奈,却也只好写了个待定,她又翻了翻前面的名字,意料之中的看到了余微。她又往下看,果然看见了那两位在调侃她的同学也在T大;还有几个去了隔壁,那天晚上聚会没来。
    第二天,初中的同学群居然也开始热闹起来,班长跟上潮流,说是也要做个图。陈更只能再次写了个待定,名单里却没找到徐行的名字。晚上吃过饭,她同步的文档被改动了,点击刷新,才看到徐行的名字——他的确去了上海。
    被定八月的聚会她一定是会错过的,彼时她应该在海的另外一边为了推荐信忙得昏天黑地。“对不起,我有事来不了。”  她把信息写写删删,终于发给两个班长;检查好护照和行李,爸爸送她去了机场。
    “一路顺风!”陈更听见爸爸的告别逐渐溶解在周围吵杂声里,她也踮起脚用力挥了挥手,直到他的车消失在视线尽头。办好托运又在机场吃了碗面,陈更终于登机。她不死心地拿出一套SAT卷子,准备作苦功状,对面小孩的嬉闹声吵得她心神不宁,索性打开ipad戴上耳机看起电影来。
    陈更从余微那拷贝来一部叫《The  Paper  Chase》,一个上世纪70年代哈佛法学院1L新生Hart在上了一门合同法,被折磨得毫无自信最后又找到自我的鸡汤故事。本以为就着鸡汤电影就能睡着,陈更竟然看出了生存片的紧张感——  教授kingsfield上课bsp; bsp; 学生时冷峻的声音,毫不留情地劝退学生;Hart为了GPA甚至偷看之前的笔记,忙活了半天讨好教授,而kingsfield居然记不起他的名字。
    法学院里,无人不念叨着1L成绩决定实习和能不能进Law  Review,而进了期刊就等于Wachtell已在不远的对岸。  bsp; the  paper,  所有人都追寻那一页薄薄的、写着满意的GPA的纸——1L的生活和她现在的日子何其相似。
    电影的最后,hart把成绩单折成纸飞机扔掉;而陈更却成功地没睡着,直到筋疲力尽了,她才后知后觉包里的褪黑素。赶紧吃了一颗戴上眼罩,告诫自己不许胡思乱想。
    半睡半醒折腾了几个小时,广播里响起有些刺耳的声音,说飞机开始降落。盛夏的加州阳光很好,打开遮光板时甚至闪到了眼睛,也让陈更思绪渐渐清明了起来。
    她和张晋之最后还是决定各自出发,但都定在了Palm  Drive门口的酒店。出了机场,热气扑面。旧金山不像B市处处湿热,在机场的阴翳下还能有几分凉爽。等陈更终于取到了行李上了车,她才完全反应过来自己的确在大洋彼岸了。
    从SFO到Palo  Alto小镇有快半个小时的车程,陈更又趁机打了个盹;等醒来时,正好到棕榈大道开头的转盘,司机说马上到了。
    安顿好一切已是快八点。用泡面解决了晚餐,陈更带上房卡和背包,准备顺着palm  drive往学校溜达。走过两根立柱,总算是进了“校门”。  向远望去,落日熔金,暮云合璧,背景是粉蓝色的天空。又顺着这条道往前走了会,Memorial  Church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她有些泄气,上网查才发现居然有一千米长。陈更蹲着休息了会,又撑着腰挣扎着站起来。正犹豫着要不要等明天早上吃饱喝足再张晋之一起来,旁边一位亚裔男生骑着自行车停下,有些疑惑地问她,“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我没事。”  她赶紧说,“谢谢你。”
    目送男生的自行车拐弯又消失在视线里,陈更忽然涌起一股不服输的劲——即使只走不到了一半,还是要把剩下路走完。她一边走一边看着bsp; drive两边的灌木丛,还有几只不怕生的松鼠在人行道跳来跳去。等到绕过巨大的Stanford  Oval和夕阳下叁叁两两拍照的人群,陈更终于走进广场,看到了金光闪闪的Memorial  Church,她在官网看到的地方。天色已晚,教堂已经不对外开放,金光闪闪的壁画也已经看不太清,只是里面的灯还开着,透过花窗玻璃闪闪发亮。广场四周被红顶黄砖的走廊包围着,想起张晋之下午给他发的照片,这里应该是Main  Quad了。而人文学科就在Main  Quad上课,她就要在这里度过接下来叁周。
    她终是晕乎乎的来,晕乎乎的回去。夏风温柔,她踏在感到有些不真实的棕榈大道上,花了快四十分钟才从广场走回酒店。给父母和余微发了个照片,又收到王应呈发来的消息,问她是否安全到达。
    “到了,我还去学校溜了一圈。”
    “感觉怎么样?”
    “surreal.  昨天我还在B市呢,今天怎么就在帕罗奥图了,我都怀疑是不是梦。”
    “看起来你对它第一印象还不错。”
    余微把脸埋进被子里放空了会,回道,“是不错,像是北京和B市的结合体。B市多雨,这里少雨;北京平坦宽阔但人太多,Palo  Alto小镇虽然安静人少,也样样齐全。对了,明天我准备和张晋之去吃steam的早茶,听说很不错。”
    大抵初来乍到的学生都是类似的。身在异乡,还是把第一口粮食献给了方便面、第一顿正式的饭献给了中餐。
    陈更和张晋之约好时间,又从相册里找出保存的那张学姐发的照片,端详许久。飞机上吃了褪黑素又补了面,她还并不太困,翻身起来看了会书,还是忍不住打开了手机。
    被屏蔽的两个群都极为热闹。犹豫了一会,点开初中群,陈更一条条地往上翻,是要去上海的同学办的小型聚会的照片。
    她看见徐行坐在巨大的圆桌左侧微笑着,一幅清风霁月的模样,好似命运并没有重蹈覆辙。另一张照片的角落里,徐行低着头似乎在翻看手机,陈更能看到他瘦削的侧脸,和一个月前的他的身影恍惚中重迭着。
    老严在电话里曾经跟她感叹,徐行总是运气不好,而命运总是莫名其妙。
    “他高一高二那么优秀,不知道高叁怎么回事。搞砸了夏令营还是拿到了领军,结果最后裸分又低了点,选不了好专业。”
    “老严,其实他中考也是的。”  陈更还是决定告诉他,“我和他是初中同学,他也是最后一次马失前蹄,没能来五班。”
    “你居然认识他?”  老严惊讶地问。
    “嗯  但是不熟。”  陈更想了会措辞,有些迟疑说出口。
    陈更摇摇头把回忆甩出大脑,起身去洗漱。
    也许徐行已经没有去T大的执念了。南辕北辙的宿命,如同两人的故事的结尾:没有人愿意妥协。她惘然地关掉对话框,又关掉灯。在一片黑暗中,盯着天花板,陈更想像在北京的第一个夜晚一样勾勒出徐行的脸。尝试了一遍又一遍,轮廓却越来越模糊。
    她自暴自弃地闭上眼睛,脑海里止不住地浮现出近春园的夏日荷塘之景。
    那是余微要去的地方。陈更告诉自己。
    她眼眶热热的,却终于困了。
    ——  再见了,近春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