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对策

      龙曦正憧憬着自己的化工联合体发挥巨大威力,却没料到这个世界的局势陡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月中的时候,龙坲收到龙炯的回信,信中告知邯杨门现在管控粟米出境,暂时不准凡人向其他门派销售,什么时候再卖也没人知道。
    见信后,邯山龙家在青云分基地,主持工作的几个大佬,都不淡定了。
    为啥?因为这些年,邯杨的粮食出境运输,已经成为潮仙江上的最大宗的商品运输业务。
    从邯杨至文川、横江,运输粟米的船只,接近潮仙江上商船的一半。
    邯杨门一旦禁止粟米出境,意味着文川、横江得不到粟米进口,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粮食缺口,这是要饿死人的。
    蝼蚁尚且贪生,人在被饿死之前,是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的,这些能量无论在哪里炸开,都是会引起更多、更大的爆炸。
    有个很形象的名词形容这种社会现象:雪崩。
    是的,雪崩,只是一片雪花落错了位置,就引发的蝴蝶效应。
    当然,也许所有的雪花都有错,因此龙家这片身在局中的雪花,知道这个消息后,几个主事人讨论对策,准备自救。
    首先,龙坲、龙曦分别给龙炯、陆炡侃写信,询问邯杨门禁止粟米出境的原因。
    毕竟粟米不像矿石,是可以无限期保存的,带壳粟米的保质期视存放环境,最长六八年。
    邯杨门年年丰收,粟米存储需要大量的仓储空间,在自身吃不完的情况下,长期不销售是不现实的,如果只是暂时禁止销售,还能接受。
    因为现在只是四月,离青黄不接的八、九月还有时间,这也是现在文川还很平静的原因。
    其次,龙家需要停下开荒、补种粟米的工作,全力加高沿河岸堤。
    这是预防横江流民在饥荒时候,对江头滩地的冲击,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
    虽然有两位筑基仙师坐镇,又有批量生产的黑火药手雷,应该不会再发生潮横湖的惨事,但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提前高筑墙才是省力的方法。
    最后,需要加紧采购粟米,因为龙家自己也不够吃了。
    龙家在文川住了近一年,一直都是买集市上的粟米,而集市上的粟米来源,主要就是邯杨。
    由于文川地少人多,田里产出一直很紧张,虽然这百年可以从邯杨买到粟米,文川人的日子好过了许多。
    可一旦邯杨长期禁止出口,文川的存粮也许能坚持一、两年,但绝对无法坚持三、五年。
    如今集市上的粟米价格已经悄然上涨,多半也是连锁发应造成的。
    如果在文川买不到足够的米,就只能抓紧时间,从武威、朝辉买米。
    姬义山也写信回家,将消息告知家里知道,让家里早做准备,并帮忙运送些粟米来龙家。
    定下三个对策后,大家就行动起来。
    半个多月后,龙家人收到邯杨的回信,龙炯和陆炡侃的信里所言都是一样,邯杨门计划将每年所有粟米结余,全部出售给西虹门。
    因为目前只有西虹门是愿意用灵石、灵丹、灵矿来结算粟米的。
    “这是资敌吧?”看多了穿越小说的龙曦,立刻就觉得邯杨门现在的做法,似乎和明末辽东巡抚袁承焕差不多。
    这样做,肯定不对!
    如此做法会让西虹门的凡人增多,然后让西虹门的修士增多,接着就是西虹门的大举进攻?
    但,我都能评估出这种做法导致的后果,为什么邯杨门那些活了千年的修士,就看不到这点呢?
    也许是肉食者鄙?
    龙曦对邯杨门的做法深深担忧,连忙提笔给陆炡侃写回信,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并让小侃多关注邯杨的风头动向,及时告知。
    “邯杨门这是嫌死的不够快么?”田家议事大堂里,曾经给龙曦开过调研批条的筑基修士田立珅,纳闷地对参会众人陈诉他的观点。
    “西虹门拿到更多粟米,二十年后又将增加更多修士,恐怕武朝邯难以抵挡。邯杨的这种资敌行为,武威能坐视不理?”
    田立珅的话音刚落,金丹修士田云轩就摆摆手说道:“武威的事,轮不到我们讨论,就算门里会有什么举动,也轮不到我们操心。”
    接着田云轩扫视了一圈大厅里众人,一字一顿地说道:“今天让大家来议事,只是要讨论出我们田家,如何避过这次危机的对策。其他的赌气牢骚话,就不要多说了。”
    见大家沉默,田兴和连忙站起身来说道:“为今之计,还是要提前做好管控粮食售卖的举措。
    我来前问过家人,说是如今县城里的人家,都早已没有屯粮的习惯。
    村里应该还行,去年粟米丰收,各村的粮仓存粮不少,吃到秋收不成问题。
    主要还是县里住的这几万人不事耕种,吃饭问题要解决好。
    现下县里的凡人们还不知道事情的情况,一旦邯杨门限粮的事传出,我担心立时就会有乱事发生。”
    有人开口,大家自然踊跃许多,纷纷建言献策。
    有的认为除了要管控粮食售卖,还要抓紧从别处采购粟米,文川估计难买,那就要去武威。
    有的认为要提防横江流民,去岁横江遭灾,横江的流民从潮仙江浮渡而来,将云仙河都堵住了。
    去年发放的是银两,导致【西云县】的粟米售卖一空,城里各县粟米价格一度暴涨。
    今年再招机缘弟子,肯定是和去年一样,拿不出粟米给流民的。
    一旦流民拿着发放的银两,在文川买不到粟米,恐怕会惹出许多事来。
    这人的观点,立刻让大家都紧张起来,毕竟【东证县】离潮仙江只隔眙山,自古以来都是抵抗横江的第一线。
    大家议论激烈起来,都在陈说如何控粮防贼的策略,突然有人说道:“如果邯杨长期不出售粟米,门里的规定是否会变?”
    大厅里瞬间安静下来,人人都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有人耐不住先开口说道:“就算更严格,那也该是各房平分指标,这有什么好讨论的?”
    这一下,立马就像捅了马蜂窝一样,田家各修士激烈争吵起来。
    争吵中,又有个声音说道:“外姓机缘弟子的族人,是否也该按门里的规定严格执行?”
    有人不解道:“机缘弟子的家人都不多,这几年门里的规定向来都是一视同仁的么?”
    立刻就有好事者撺掇道:“不是有个什么龙家,还租了江头一万多亩滩地?现下形势不同,这地是不是应该收回,分给各房?”
    唰的一下,大家将目光齐齐转向田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