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七 阴风起(2)

      “皇后娘娘的药,是坤宁宫领班太监贾贵儿,和太医院张广正,寿药房管事太监秦无禄,三人一块签领!”
    “然后在宫里太医值班房煎煮,再由贾贵和皇后娘娘身边的宫女春秀,一块拿回去,进给皇后!”
    “咱们这边人,根本上不得前!”
    吕氏寝宫中,吕氏看着外间坐着读书的朱允炆,耳中听着心腹嬷嬷低声细语。
    这嬷嬷是他的陪嫁,跟她娘家一个姓氏。她的父兄姐弟,都是吕家奴仆,和外人毫无瓜葛,用起来最是放心不过。
    吕嬷嬷看看吕氏的脸色,然后咽口唾沫,低声道,“娘娘,奴婢总觉得这事太过凶险。坤宁宫那边的人,都是皇后那边用了几十年的老人儿了!”
    “这其中没有任何一个关节会有岔子...........”
    “我又没让你做什么?”吕氏淡淡的说道,“我说让你做什么了吗?”
    “嗯!”吕嬷嬷一顿,“是奴婢多心了!”
    不是她多心,而是吕氏的目的,昭然若揭。
    前些日子,先是让她在外面弄来了那种药。如今正好赶上皇后病了,吕氏又让她在暗中看着皇后那边用药,这其中没有关联,鬼都不信。
    一想起那药,吕嬷嬷就浑身打颤,脸上惊骇欲绝。
    无色无味的的东西,细细的一堆粉,只需要添到药里,就.........
    当年,就曾用过一次了。如今,又要.........
    “你抖什么?”吕氏忽然斜眼,冷声看着吕嬷嬷。
    “娘娘!”吕嬷嬷直接跪下,声音仿若恍惚,“奴婢是跟着您进宫的,您就是奴婢的主子,让奴婢死奴婢不敢生。可如今奴婢想劝劝您.........”
    “住嘴!”吕氏冷声呵斥,看了一眼外头的朱允炆,又看着吕嬷嬷,面若寒霜,“我不过多嘴问了几句,看你吓的?”说着,忽然笑着扶起对方来,“你虽是奴婢,可这些人我当你是亲人一般。”
    说着,又叹口气,“我看着身份显赫,其实在这宫里,能说话的人,也就只有你一个而已。你说这些,我知道你是忠心,若是不忠心的,转头就卖了我,也不会和我说!”
    “是是是!”吕嬷嬷一直道,“奴婢是忠心!”
    “放心吧,别害怕!”吕氏笑着拉着对方的手,“你把心放在肚子里,我就是让你去看看那边用药,没被的心思!”
    被宽慰一番,吕嬷嬷似乎安定不少,脸上镇定许多。
    “好了,赏你一天假,你回去好好歇着!”吕氏笑道,“对了,家里来信了,你侄儿要成亲了,过些日子我找内官监说一声,让你出去住几天,回家里乐呵乐呵!”
    吕嬷嬷大喜,“奴婢谢娘娘恩典!”
    她是一辈子没结婚的女人,当年陪嫁入宫是丫鬟,如今是嬷嬷。娘家就是她的全部,家里的侄子都是她的眼珠子一般。这些年在宫里的俸禄,都攒着送回家,盼着家里的侄子们成家立业,早日自立门户。
    “去吧!”吕氏笑道。
    随后,吕嬷嬷告辞,看着她走远,吕氏脸上的笑意转为冰冷。
    ~~~~~
    外间,朱允炆还在读书写字,甚是认真。
    吕氏靠在窗口,看着站在面前的太监甄不仁。
    “娘娘,叫奴婢有何吩咐?”甄不仁笑问。
    “你伺候本宫多少年了?”吕氏笑问。
    “从娘娘进宫开始,奴婢就在您身边伺候。”甄不仁笑道,“那时,臣才十五。托娘娘的福,奴婢一个宫里的寻常小力,伺候娘娘一步登天,到如今也是有脸面的人了!”
    “一转眼都这些年了,本宫从进宫,到册封,如今二爷都这么大了!”吕氏又看看,外头的朱允炆笑道。
    甄不仁躬身,笑道,“是呀,奴婢也觉得,这日子过的快呢!”
    “前些日子,本宫让人,给你外头的兄弟送去了五十亩的地契!”吕氏继续笑道,“你兄弟倒是本分人,日子过得红火!”
    “多谢娘娘恩典!”甄不仁叩首道,“奴婢这辈子,就是爹娘都没娘娘对奴婢这么好!”
    如今的大明朝,奴婢不是人,太监更不是人。
    别看这些领班太监在宫里算是有头脸的,可性命在主子的眼里,还不如小猫小狗。俸禄低,身份低,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几个钱。
    五十亩的地契,对他们来说,就是天大的财货。
    “哎,咱们主仆都是一体!”吕氏又开口道,“你是本宫身边用的着的忠心人,不对你好,对谁好?”说着,吕氏一指外头的朱允炆,“就说你二爷,也算你带大的,将来有出息了,能不抬举你吗?”
    甄不仁也看向外头,眼神中燃起浓浓的希望。
    “你对二爷的好,本宫看在心里,也感激你!有时候本宫在想,别看你是个奴婢,可对二爷的心,和本宫是一样的!”吕氏又道。
    “奴婢心里,只有主子!”甄不仁说道。
    “哎,可惜呀,你这么有良心的人,不多喽!”吕氏叹气道。
    顿时,甄不仁的脸色凝重起来。
    “娘娘,有事您吩咐!”甄不仁压低声音说道。
    “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有人,靠不住!”吕氏笑笑,吐出一句话。
    ~~~~
    夜色下,宫灯有些稀疏。
    不知为何,吕嬷嬷刚在床上总是心思不宁,心中一阵阵的忐忑和心悸。
    披着衣服从床上起来,点燃烛火,喝了口已经冷的茶水,默默发呆。
    随后,她想了想,从腰间摸出一把贴身的钥匙,打开一个梳妆台上一个暗格,拉开看着里面的小本子,满脸的纠结。
    伸手拿出来,上面是凌乱的字迹。她至今还记得,当时是何等的哆嗦,写下这段话。
    咬咬牙,想伸手撕了,可刚撕了个边儿,手又马上停住。也不知从哪来的力气,干脆利落的把本子又放回去,重重的合上暗格,锁好之后,钥匙贴身藏好。
    一时间,也不知哪来的冷汗,湿透了后背。
    今日,她总觉得有些反常,太反常。往日,娘娘可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人。娘娘在娘家当姑娘的时候,就不是好脾气的。
    忽然,外头有脚步传来,吓得吕嬷嬷一个哆嗦。
    “吕嬷嬷!”是一个熟悉的小太监的声音,“二爷那边晚上吃坏了肠胃,吐了几次,等你过去呢!”
    “我马上来!”朱允炆也是看着长大的,从心里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不疑有他穿上衣服就出门。
    出门之后,看清来人,正是甄不仁身边的跟班,急问道,“怎么回事,我不过是刚放假了一会,就让二爷吃坏了!”
    “小的也不知道!”那小太监低声道。
    “还慢吞吞的走什么,快点呀!”吕嬷嬷催促对方。
    随后,顺着后宫的花园,就往朱允炆寝宫那边跑。
    “你怎么没紧没慢.............啊!”
    吕嬷嬷刚开口,再呵斥身后的小太监,突然边上窜出一个健壮的太监,直接用绳索,套住她的脖子。
    “呃!呃!”
    吕氏双脚踢腾,双眼翻白。
    那传话的,低声下气的小太监,也猛的上前,直接按住她的双腿。
    “呃!呃!”
    吕氏无法发生,只能狠狠的等着眼前的小太监。
    不多时,她脑袋忽然一歪,双眼圆瞪,再无声息。
    小太监上前,探探鼻息,然后转头,对花园深处说道,“干爹,妥了!”
    “扔水里,明早报失足落水!”
    “知道了!”
    随后,深夜里,噗通一声,重物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