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还反了他

      溜冰场旁边,有一家湘味木桶饭。
    这就是张芸雷给三人找的,吃大餐的馆子。
    鬼机灵孔芸龙拉都不住,也只能跟着不断咽口水的好哥们走进去。
    质量上不取胜,那数量肯定得占个优势。
    他直接嚷道:“老板,四份辣椒炒肉,加辣。”
    胡炎和张芸雷一听,异口同声道:“我不吃辣!”
    谁料孔芸龙扭头笑道:“我自个儿的,吃两份,打包两份,嘿嘿。”
    胡炎白了他一眼,自顾自拿起菜单子扫着。
    张芸雷见小师爷竟然不生气,同样羞答答道:“那个,师爷,我也要四份,成不成?”
    胡炎一愣,笑着摇头:“你两份吧,中午管饱,晚上你有更好的吃。”
    张芸雷莫名其妙,但也不好意思再多要。
    “师爷,晚上还有更好的?”孔芸龙眼前一亮。
    胡炎没好气道:“跟你有屁关系?”
    转眼,木桶饭摆上桌,老板用怪异的眼神扫了三人几眼,心里乐得不行。
    三人吃七份饭,开店这么些年都瞧着新鲜。
    当然,如果胡炎知道他心里想什么,指定回他一句:“哼,你那是没遇到过孙悦,别说饭了,连汤都给你造光。”
    时间还早,才刚过十一点。
    可俩小这扒拉饭菜的速度,着实的不慢。
    孔芸龙如此,胡炎是清楚的。
    但他没想到,长相清秀的张芸雷,怎么吃起饭来也是如此模样?
    哥俩吃得很来劲,不时,张芸雷道:“三哥,好吃吧?”
    “嗯,好爽!”孔芸龙顾不上抬头道。
    “是,我馋了就上这儿撮一顿!”
    “那你平时吃什么?”
    “方便面,面包,凑合,哈哈!”
    “……”
    俩人含糊不清的聊天,胡炎明白了个大概。
    不消说,独自闯荡的这几年,张芸雷没少过苦日子。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德云文化有限”出品,有几个文凭上长脸的?
    再加上五年前才十三岁,能找到什么好工作?
    没把自己饿死,就算不错了。
    他笑问道:“这么些年,你都在这儿混?”
    张芸雷一愣,小心的答道:“不是,津城呆了一年,熟人太多,混不下去,才来得京城。”
    “怎么不去找你姐姐、姐夫?”
    张芸雷又低头不说话,连筷子都停了。
    胡炎一瞧,笑道:“算了,先吃饭。”
    “哎,谢谢您!”张芸雷轻声道谢,这才恢复自然。
    胡炎慢慢吃着饭,心思却琢磨开了。
    都过去这么些年,怎么瞧这意思,这家伙心里还有疙瘩呢?
    可这疙瘩到底又会是什么呢?
    他跟郭德刚闹过矛盾?
    还是纯粹因为少年人的自尊心作祟,犯倔?
    琢磨半晌,没有答案。
    不过,还好自己提前找了帮手,不然今天只怕真带不走这家伙。
    没错。
    胡炎今天找上张芸雷,就是打算把他拉回德芸社。
    前世的张芸雷,还得整整一年后,才被王慧找到。
    既然如今自己恰好撞上了,肯定没有道理不提前动手的。
    因为他跟德芸社的牵绊,注定是吃这碗饭的人。
    而且即便前后才只相差一年,倘若引导得好,他甚至都有可能跟小岳同时窜红。
    如此一来,曹、何的空白,便能被他们哥俩填补上大部分。
    当然,张芸雷是不可能替代小岳的。
    因为他的优势和劣势,都相当明显。
    嗓子好,柳活儿容易上手,演员也容易立招牌。
    可缺失了五年的舞台经验,还有扔下的基本功呢?
    这些可都是水磨的工夫,想找补回来非一两日之功。
    所以,他不但替代不了小岳,就算真想要窜红,依然得再吃一番苦。
    胡炎一边吃饭一边琢磨,直到一顿饭吃完,他都没有再插一句嘴。
    “嗝~~”
    孔芸龙悠扬的饱嗝声,倒是打断了他的思绪。
    “师爷,您怎么吃得这么慢?”
    胡炎抬头,便见两个正揉着肚子的家伙,纷纷瞅着自己。
    孔芸龙的功能用完,直接被剔除关注范围。
    胡炎看着张芸雷:“你姐姐、姐夫这么些年,一直都在找你。”
    “我知道。”张芸雷轻声点头。
    “曹芸金和何芸伟,只怕都留不住了,一个闹过一场,一个玩起了失踪。”
    “我知道。”
    “班子如今正缺人手,尤其是云字科的,没人啦。”
    孔芸龙一听这话,直接急眼:“师爷,我不是人……”
    “吗”字刚要说出口,被胡炎一瞪,直接咽了回去。
    孔芸龙是不是人不重要,胡炎只看着张芸雷。
    “跟我们回去吧?别让人看了你师父的笑话。”
    “我……唉……我不想回去。”张芸雷低着头,却语气坚定道。
    胡炎刚想再劝,兜里的手机突然响了。
    掏出来一看,直接接通,人也起身往外走。
    王慧到了。
    果然,他一出门,便看到旁边新停了一辆黑色轿车。
    胡炎挂了电话,走过去。
    车里的王慧看见人,赶紧下车,远远的问道:“大炎,雷子人呢?”
    胡炎看着她一脸的着急,随手一指小餐馆。
    嘴里却道:“姐,他不乐意回去。”
    “嘿,还反了他,走,逮他去。”王慧瞪着眼睛,一挥手,大咧咧的直接往餐馆冲。
    跟在后面的胡炎,突然好像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儿。
    不是吧?
    莫不是家庭暴力,引发叛逆儿童的离家出走?
    再一想,还真有可能。
    郭德刚调教徒弟,完全就是老派先生的做法。
    早年间,徒弟学艺可不容易。
    师父、师娘人还没起床,便得早早赶到师父家。
    帮着倒夜壶,清扫完院子,再烧好开水,把早餐买好,或是做好,这时才伺候师父起床洗漱。
    等着师父、师娘吃早餐时,又得赶紧把泡茶好。
    如果师娘刚好生了孩子,还得帮着奶……呸,抱孩子、哄孩子、洗屎尿布等等。
    一家子的大小事情,全都利索的归置好。
    师父这才会端着茶杯,老神在在的坐下来,给你说活儿。
    而且,你自己的脑子还得反应快。
    错一个字,直接就是一巴掌。
    跑一下调,反手就是一棍子。
    当然,严格归严格,徒弟真能熬下来,那出师之后,也是个个手里有活儿。
    因为那时的师徒,可真是拴一根绳上的。
    徒弟出师之后,在江湖上行走。
    倘若“火穴大转”“响了蔓”,也就是成了名,那整个师门直接跟着增光添彩。
    可倘若徒弟犯了事,坏了规矩,江湖同行、同道,往往也会找上师父来算这一笔账。
    而徒弟即便不再年轻,到了五六十岁,师父同样该打打,该骂骂。
    谁敢还一句嘴,谁敢躲闪半下?
    除非出了这个门,你从此不再吃这一碗饭,不在江湖行走。
    师徒之间无对错,都是为了吃饭。
    只是时过境迁,环境已然不同。
    如今的世道,还完全按这一套来,那些当正半大小子,气死老子的小年轻们,有多少人能受得住这份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