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博物馆

      展示过热气球之后,谢迁高兴的在此处题字。
    朱厚照也没管他们是不是在这里玩够了,谁想体验下次交钱来体验。
    接着又带着众人去了下一个去处。
    下一个地方在室内,按理说应该算是博物馆。
    值钱的古董什么的几乎没有,主要是介绍一些科技的发展历程和西山的科研成果。
    比如指南针的发展史,类似这种特别实用的东西在汉代就有记录了,但是一直应用的也不广泛。
    在博物馆里就能找到最早的指南针—司南,以及北宋发明的指南鱼。
    还有西山最新发明的不到巴掌大的指南针。
    西山发明的指南针更小巧,更精准,方便携带和使用。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自然知道这种指南针在军队里的用处有多大。
    还有印刷术的发明历史。
    人类最早在竹简上刻字到发明了纸笔,再到纸笔的普及。
    再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再到现在最新的铅活字印刷。
    这些东西的出现对人类的意义又是什么?
    当朱厚照抛出如果纸笔没有发明出来,人们如果还在用竹简上刻字,那么在场的人是不是还有机会学习知识入朝为官时,很多人陷入了沉思。
    现在铅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以及铅笔的普及,让学习的成本降低。
    一些原本没有条件学习的孩童,也有了学习知识改变人生的机会。
    有一名官员当场感慨道:“早年家中条件不是很好,家中省吃俭用只能让自己读书,若是早几十年出现铅活字印刷和铅笔,也许自己的兄长也有机会考取功名。”
    博物馆中还有光学制品,望远镜不稀罕,但是博物馆里有显微镜。
    而且西山已经研制出了五百倍的显微镜,在显微镜下观看清澈的水,发现很多奇怪的东西。
    这让很多人震惊不已,在清澈的水里居然有这么多肉眼看不见的污秽之物。
    太子管这东西叫细菌,人生病就跟细菌有关系。
    有人想起了《严华经》里的句子,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
    这种说法原来是真的。
    以后喝水该有心理阴影了。
    当朱厚照解释说把水烧开细菌会大量减少时,在场的官员表示以后喝水都喝开水。
    其实朱厚照之前就试着推广过让人尽量喝开水,但是很少有人听。
    还是眼见为实,见过细菌的人才会愿意相信细菌的存在。
    自行车还没推广,很多人都没见过,自行车居然在博物馆里也有了一席之地。
    当场就有人试了一下,这个不用费多少力就能让人飞快骑乘的交通工具也引起了众人的兴趣。
    钟表也在博物馆里被解剖开,让人看清了里面的内部构造,让人了解其中的原理。
    不管什么样的人都能在博物馆里找到感兴趣的东西。
    朱厚照也不指望他们都能去研究格物,今天带他们来逛一逛让他们知道奇淫巧技是有用的就行,别没事儿老揪着这个事儿不放。
    当然也有些油盐不进的老顽固,只要你的东西不在我的世界观内,统统都是玩物尚志的玩意儿。
    之前没有这些东西的时候,不也一样过的好好的么。
    朱厚照也不管他们,主要带着弘治和朝中大佬给他们介绍。
    弘治也是第一次见识这些东西,一时间也难以消化,不过太子搞的东西反正是有用就对了。
    李东阳感叹太子果然是走上了格物这条道路,不过貌似走的还挺通顺的。
    但是这条路究竟是好是坏,也不好现在就下结论。
    博物馆介绍完之后,朱厚照表示今天的参观就到这儿了,诸位请自便。
    意思是活动结束了,虽然时间快要到中午了,但是本太子不管饭,你们要是还想逛逛就接着逛,饿了自己想办法。
    朱厚照感叹今天王守仁没在这儿,他是乐于看到眼前这一幕的,要是他在这儿非得给物理社再发展几个会员不可。
    王守仁在云南平叛之后也没闲着,就地开始操练那些士兵,把俘虏的土司叛军也收编进来。
    王轼看不懂,平叛结束了,接下来等着朝廷的调令就行了,还练兵干什么啊。
    王守仁斩钉截铁的说道,太子殿下会给出新命令的。
    王轼久在南京,对朱厚照的印象就是一个顽劣的太子,听说王守仁是太子力荐的,而且这次取胜的关键也是太子发明的东西起了很大的作用。
    王轼对朱厚照的印象也有了改观,也对朱厚照好奇起来。
    王轼问王守仁对太子殿下的看法。
    王守仁想了想说道,太子殿下才华横溢,虚怀若谷,心怀天下,仁不及殿下万一。
    王轼非常看好王守仁,觉得王守仁日后的成就必定超越自己,而且不可限量。
    没想到王守仁对太子的评价如此之高。
    王守仁怕王轼不信,还把自己和太子殿下相遇的过程,相处的种种,以及太子殿下的作为跟王轼讲述了一遍。
    王轼感叹道,真是耳听为虚,原来太子殿下竟然和传闻中的完全不同。
    十日后,朝廷的旨意到了,王轼和王守仁以及诸位将领都得到了封赏,众人没想到这个功劳得的这么容易。
    众人也都知道这次能够速胜,都是多亏了王守仁的谋划。
    是以,王守仁拉着各部练兵,各部将领也没拦着。
    除了封赏的旨意,果不其然如王守仁所料,还有另外的旨意。
    众将领由王守仁继续统领,在云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
    王守仁心说不亏是太子殿下,我能想到的,太子殿下必然也是能想到的。
    各部弄清楚了什么是改土归流之后,觉得问题不大,不就是土狗瓦鸡一样的土司么,有王守仁指挥还怕了这些土司不成。
    真不知道钱钺是干什么吃的,居然被土司打的屁滚尿流。
    王守仁早已胸有成竹,立即下令将阿保的头颅给各土司传看,宣布朝廷改土归流的旨意。
    跟他们好说好商量是不行的,谁要是不服,打就完了。
    要是谈判的话,自己这些天还练兵干嘛。
    各部将领得知后也很兴奋,最好再有几个不服的土司跳出来,让他们刷点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