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母老虎实锤了

      第494章 母老虎实锤了
    当杨锋率领主力军感到白狼山下的时候。
    战斗已经结束了。
    遍地横七竖八的尸体。
    大多数都是鲜卑人的。
    樊梨花和花木兰踏着满地血泊来到了墨蛟龙马头前。
    “启禀大王!末将二人幸不辱命!鲜卑先锋三万人皆被斩杀!未曾跑掉一个!这是东部鲜卑二首领阙机的人头!”
    若说之前还有人对樊梨花和花木兰担任正副先锋有些质疑。
    那么现在所有的质疑声瞬间烟消云散了。
    三万鲜卑骑兵啊!
    外加一颗东部鲜卑二把手的人头!
    这样的战机或许算不得多么亮眼。
    杨锋麾下五龙、十虎任何一个大将都能做到。
    可不要忘记樊梨花和花木兰是女子啊!
    只带着一万五千的兵马全歼了鲜卑三万骑兵。
    这是寻常女子能做到的事情?
    母老虎实锤了!
    杨锋身边的大将关羽挺着一张大红脸。
    有些不好意思的对樊梨花说道:
    “将军英勇善战,关某佩服!”
    之前最不看好樊梨花就是这位心高气傲的关二哥。
    如今。
    他服了!
    心服口服!
    虽然关羽亲自出手有可能比樊梨花做的更好。
    可是……
    他是纯爷们啊!
    怎么能和一个小女子放在一起作比较呢?
    更不要说樊梨花的年纪还要小了关羽整整十岁呢!
    樊梨花向关羽还了一礼:
    “云长将军谬赞了。”
    杨锋大笑道:
    “这下你们都没话说了吧?
    不要以为女子便不能上阵杀敌,当初桂英的事情,你们都忘记了吗?”
    的确。
    当初穆桂英挂帅出征。
    也是有不少非议的。
    可结果呢?
    人家穆桂英上马杀敌、排兵布阵样样精通!
    虎牢关前凭着飞刀绝技隔空斩杀北地枪王的叔父张济。
    董卓归途中大摆天门阵以少胜多。
    这些年来镇守汉中令刘璋不敢有丝毫异动。
    哪一样不是盖世的功勋?
    谁说女子不如男!
    关羽等人老脸一红。
    当场表示:
    “大王教训的是,末将等再也不敢轻视女将军了!”
    杨锋发出几声爽朗的大笑。
    然后收回了目光重新落到了樊梨花的身上。
    “宜将趁勇追穷寇!我意趁此机会平了大漠!梨花,你可敢依旧为我军先锋?”
    樊梨花娇颜上露出明显的喜色。
    当即抱拳答道:
    “但凡大王所命,樊梨花无有不从!若失了大王颜面,愿受军法处置!”
    杨锋一拍金蕊流霞马鞍。
    怒赞道:
    “好!樊梨花听命:本王要你长驱直入,为大军先锋,直取鲜卑各部!”
    樊梨花一甩披风。
    单膝跪地。
    掷地有声的道:“末将遵命!”
    她本来还嫌鲜卑人来的太少不够塞牙缝的呢。
    这下好了。
    可以名正言顺的杀进鲜卑人那头去大开杀戒了!
    大漠上的人。
    你们等着吧。
    我樊梨花来了!
    稍作休整后。
    樊梨花和花木兰带着一万五千名先锋军疾驰而去。
    到前面为大军开路去了。
    落后一步的杨锋把大军分成了三队。
    关羽、张飞率领一万人为左队。
    秦琼、尉迟恭率领一万人为右队。
    杨锋和其他的文武众人率领十万主力为中军。
    目标北疆大漠。
    出发!
    鲜卑人为祸边疆已经好多年了。
    是时候彻底解决这个大麻烦了!
    杨锋不但要肃清北疆的边患。
    还要开启民族大融合的第一步!
    这第一步。
    就从鲜卑人开始!
    大军跨过并州北疆的边界线。
    进入到大漠之中。
    起初还没有什么。
    可是越往前走便越是艰难。
    大漠风沙遮天蔽日。
    只要一张嘴便会灌的满嘴都是。
    这让杨家将将士们多少有些不习惯。
    这一日。
    杨家将驻地之内。
    杨戬掩着脸面不断地咳嗽着来到了中军大帐。
    “咳咳咳,父王,这里的风沙也太大了!我都看不清眼前的景象了!”
    杨锋看向自己的长子:
    “当初不让你跟来,你非要撺掇伯约他们几个乔装改扮混入军中,现在你知道风沙之苦了?
    更苦的还在后面呢!”
    杨戬“嘿嘿”讪笑了两声。
    然后好奇的问道:
    “父王,后面难道还有比风沙更让人难熬的事情吗?”
    杨锋微微一点头:
    “你以为鲜卑人为何会是游牧为生?
    便是因为大漠上水源稀缺,他们想要生存,便要沿着水源一路迁徙、游牧。
    找到水草肥美之地。”
    杨戬对大漠的地理所知不多。
    听到后面有可能会找不到水源。
    立刻就有些着急了:
    “若是没有了谁,将士们可怎么办?”
    杨锋沉默了片刻。
    随即叹了一口气:
    “边患为祸多年,一直无法根除,就是因为大漠的特殊地形。
    鲜卑人在这里如鱼得水,我军进入大漠却是处处受制,现在只能想办法在并州运水过来了。
    不然谈何平定大漠?”
    运水的问题杨锋其实早就在考虑之中了。
    现在距离并州还不算远。
    运水过来还没有太大的问题。
    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一旦鲜卑人躲进大漠深处。
    藏着不肯出来。
    深入大漠的杨家将对地形不熟悉。
    到时候便会找不到水源。
    而运输线如此之长。
    很难保证把清水运送到大漠深处。
    那个时候所面对的困难将会比现在难上十倍!
    “难道各位大人也没有完全之策吗?”
    杨戬转头看向了大帐中的刘伯温等人。
    看到的是众人脸上的危难之色。
    在黄沙满天飞的大漠之中。
    凭空变出水来。
    他们可没这个本事。
    就是于老骗子来了也做不到啊!
    呼——
    大帐的帘子被掀开。
    一道人影裹着风沙进入了大帐之中。
    众人转头看去。
    发觉是诸葛亮。
    自去年开始。
    诸葛亮便以已不到弱冠的年纪做了正五品的文官。
    在杨家将之中算是年纪最小的一个了。
    此刻诸葛亮的手上握着数张图稿。
    脸上尽是一片兴奋之色。
    “孔明,你是有什么想法了吗?”
    杨锋开口问道。
    诸葛亮上前几步。
    把手中的图纸铺开到杨锋面前的桌案上。
    用激动地声调开了腔:
    “大王!诸位大人!你们请看,这是我根据机械的原理设计出来的运粮车,可以爬山涉水,也能在黄沙上如履平地!”
    “只要我们在运粮车的内部加装防水装置,就可以用来运送清水了!按照我的估计,这些运粮车可以在大漠上日行五、六十里!”
    “如此一来,并州到大漠深处的长途运输就再也不成问题了!”
    以运粮车运送清水?
    还是加装防水装置的运粮车?
    难道是……
    杨锋有些急促的问道:
    “孔明你研究的这种运粮车叫什么名字?”
    诸葛亮眨动着充满智慧的大眼睛。
    响亮的答道:
    “木牛流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