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伏兵落凤坡

      第716章 伏兵落凤坡
    刘备大举兴兵的消息是肯定瞒不过暗影密探的。
    谍报在数日之前便呈递到了杨锋的面前。
    所以在黄忠和马超的先锋军到来之前。
    杨锋便已经做出了周密的部署。
    时光拉回到数日之前。
    葭萌关内的议事厅上。
    诸葛亮率先开口说道:
    “陛下,庞士元才思敏捷,他绝不会愚蠢到任凭刘备和我军硬碰硬。
    所以我猜测,他一定会兵行险招。
    效仿我军拿下葭萌关的战例,来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刘伯温和房谋杜断同时点了点头。
    表示赞同诸葛亮的意见。
    现实情况是。
    葭萌关的南面并未遭受任何的破损。
    杨家将若是固守不出。
    以各种大杀器阻拦蜀兵的话。
    刘备则是很难有所作为。
    别说把葭萌关抢回去了。
    恐怕还得损兵折将。
    即便最后能夺下葭萌关。
    一定也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因此和诸葛亮齐名的庞统就要另辟蹊径了。
    想要快速夺回葭萌关。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北面被杨家将轰塌的城墙上入手。
    北面的关墙修复事宜刚刚开始。
    那里依旧是一片废墟。
    几乎是不设防的。
    相比南面坚固的关墙。
    北面无疑是绝技的突破口。
    表示赞同之余。
    刘伯温开口附和道:
    “没错!强攻一途损伤太大,刘备两路分兵,一明一暗,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才是最好的办法。”
    这也是当初杨锋拿下葭萌关的战略战术。
    只是在进攻路线上掉了个儿而已。
    之前杨家将四凤女将穿山越岭出现在葭萌关北面的事例。
    等于是给庞统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
    既然四凤女将可以绕过去。
    为什么蜀兵不能绕过来呢?
    当然了。
    庞统绝不会蠢到走四凤女将走过的道路。
    而是会寻找当地的老人。
    在他们的指点下找到一条新的小路。
    诸葛亮的《西蜀地形图》是死的。
    生活在附近数十年的本地人却是活的。
    他们长年生活在葭萌关附近。
    就是一张张活着的地图啊!
    尤其是以前做过猎手的老人们。
    他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印着一张葭萌关地形图呐!
    有了大致的方向。
    诸葛亮从源头入手。
    提前找来了一些生活在葭萌关北面的老猎户。
    向他们虚心讨教之后。
    终于寻找到了另一条可以绕开葭萌关的山间小道。
    这条小路在《西蜀地形图》上可是没有标记的。
    按照老猎户们的指点。
    诸葛亮建议杨锋在这条小路上设下伏兵。
    阻截刘备手下的穿行小路的蜀兵。
    粉碎庞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
    而诸葛亮之所以请教于北面的老猎户们。
    其实是在给庞统挖坑儿呢。
    葭萌关的南北两面。
    被葭萌关从中隔开。
    北面的消息是无法传递到南面去的。
    这样就可以杜绝诸葛亮先发制人的消息被泄露出去。
    如果诸葛亮向南面的老猎户们打探道路的话。
    等庞统再做出同样的事情时。
    很可能从南面老猎户的口中发现端倪。
    那样的话诸葛亮的计策就不灵了。
    而诸葛亮的拦截之计顺利成功的话。
    不但能对绕行葭萌关的蜀兵造成极大地打击。
    更能借此动摇葭萌关正面刘备主力军的军心。
    为后续的大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诸葛亮的建议得到了杨锋的极力认可。
    因此早在三日之前。
    一支由秦琼、尉迟恭为主将的万人杨家将部队便来到了老猎户口中的那条小路上。
    选定了一处最危险要的地方隐藏了下来。
    冥冥之中似乎早有注定。
    这处险要之地名为“落凤坡”。
    是杨素亲自选定的。
    没错。
    杨锋的次子汉中王杨素也在此次行动之中。
    本来杨素是奉命在葭萌关周围巡视的。
    得知秦琼、尉迟恭的军事行动后。
    这小子立刻把巡视的任务甩给了杨妙真。
    跟着部队毅然决然的走上了山间小道。
    等到杨锋知道之后再去派人追赶。
    结果连杨素战马的马尾都没看到。
    无可奈何之下。
    杨锋也就只好任由杨素去了。
    谁都是从年少轻狂的岁月中走过来的。
    杨锋很能理解杨素建功立业的心思。
    积极上进总比纵情于声色犬马好的多。
    如果当初杨锋只身前往雁门关时。
    杨彪若是执意阻拦把杨锋圈在温暖的花棚里。
    哪还有后来举世无双的杨重光?
    所以说嘛。
    父亲教育儿子的方式。
    对儿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导师。
    绝对是有道理的。
    三日以来。
    杨素始终安安静静的呆在原地。
    丝毫没有少年人急功近利的表现。
    沉稳的就像是征战沙场多年的大将。
    这一点。
    让一旁的秦琼和尉迟恭暗中点头赞叹不已。
    败在杨锋手中的袁绍。
    生前最爱对四个儿子说的话便是:
    每逢大事有静气。
    只可惜无论是袁绍还是他的四个儿子。
    谁也没能做到这一点。
    早早下了黄泉地域。
    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袁绍对儿子们寄予厚望的重要品格终生未能实现。
    此刻却在杨素的身上呈现了出来。
    不仅仅是杨素。
    除了小魔女杨妙真之外。
    杨锋其他的几个儿子、侄子都具有这一重要品格。
    家教的重要性在此时便体现的淋漓尽致了。
    耐心的等待中。
    落凤坡前的山路上终于响起了久违的人声鼎沸。
    杨素的目光一凝。
    借着草木山石的掩护向前方看去。
    视线的尽头处。
    一队队双人并行的队伍沿着崎岖的山路走来。
    然后在向前走出数百米之后。
    进入到了落凤坡前的碗状地形之内。
    从他们身上的衣甲来判断。
    正是刘备手下的蜀兵!
    当蜀兵先头部队在相对较为宽阔的碗状地形内汇聚到近千人的时候。
    山路上徐徐而来一匹神骏的白马。
    这匹马通体雪白。
    不带半根杂毛。
    双眼处有两道明显的泪槽。
    赫然正是刘备的成名坐骑——的卢马!
    难道刘备不惜以身犯险亲自来到了小路上?
    隐藏在暗处的杨家将众人连忙向的卢马的背上看去。
    却发现骑在的卢马上的人并不是双手过膝的大耳贼刘备。
    而是一副阔鼻塌脸、农夫形象的庞统!
    这让暗处的杨素略感失望。
    不过他很快就把失望的情绪甩到了一边。
    虽然不能截杀刘备。
    可庞统的分量也不轻!
    既然来到了落凤坡。
    那就别想站着走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