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局中局,棋中棋

      狗急跳墙,兔急咬人。
    自安福门入皇城,直到步行通过昭阳门这段时间,李锦始终在思量萧辰方才的话。
    他点到为止,让李锦心中有了大致的轮廓。
    就像是六年以前,李牧被奏谋反一样。
    就算当时的二皇子李景,并未带人逼宫,但李义仍旧谨慎的抽调了两千精兵,将整个行宫团团围住。
    当时的少将军萧辰并不受李义信赖,所以自始至终都不知,他准备带着八百金吾卫拼死抵挡的,实际上是自己人。
    李锦眼眸微眯,只觉得今时今日的场景,仿佛六年前行宫的场面再现。
    想到这里,他猛然收了脚步,脑海中的碎片缓缓拼凑起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链。
    他怔愣些许,睨着太极殿的方向,半晌,一声轻笑。
    六扇门里,一身便服的李义,倚着石桌,拿捏着一枚黑棋子。
    那不过半寸的黑子,在他指尖上下翻滚。
    棋盘上,两方布阵尚未完成,棋盘上的大场尚未被刮分干净。
    “靖王殿下心思缜密,圣上的局,当从过宫门时第一眼就能瞧出端倪。”
    花白了头发的李义,眼眸瞧着棋盘的同时,余光始终落在宋甄波澜不惊的面颊上。
    半晌,李义才抬手,一边落子,一边说:“你怎知他不会热血冲了头,自投罗网?”
    却见宋甄轻笑,不疾不徐的自一旁摸出白子,捏着袖口,将棋子挂在了李义的黑子之下。
    他说:“因为没有必要。”
    李义瞧着他,微微眯眼。
    其实,大魏的皇帝,天选的李义。治国安邦确有一套,但对自己的几个儿子,却嫌少沟通。
    给的威严,多。
    给的亲情,少。
    几个儿子到底是什么心性,李义虽然心中有数,但难免会被蒙蔽双眼。
    六年前,他已经犯过一次错,六年后,同样的坑,不能摔第二次。
    今日不管是太子生事,亦或者靖王生事,对李义而言,都一样是大殿生事,至于目的到底是什么,并不重要。
    只要他想,都能扣上谋反的帽子。
    作为一国之君,掌控大魏天下的李义,并不能因为面对的是自己信赖的亲儿子,就掉以轻心。
    他不能赌,也不敢赌。
    就算靖王一心为了天下,可今日一旦事成,他完全可以顺水推舟,扭头便拔剑逼宫。
    而太子也是一样。
    所以严诏身死当日,李义一封八百里加急,送往丰州大将军府,便是暗中命已经离开京城,驻扎丰州六年的大将军,班师回京。
    李义睨着面前的棋盘,搓了搓双手,才捏起下一子,感概道:“权利使人迷失心智,看不清自我。”他冷着脸,“李锦是人,不是神。是人,便会有弱点,便会有欲望,便会被诱惑。”
    却见宋甄面无表情的抬手,冷冷重复了一遍:“没有必要,若他想,六年之前,百万黑旗军早已荡平京城。”
    他抬眉,目光森寒的睨着李义的面颊:“而圣上与二皇子,根本无力招架。”
    宋甄落下一子,目光望着皇宫的方向:“我质问过他,而他早就已经做出了问心无愧的选择。”
    雪下的悄无声息,云层低矮,泛着轻轻的灰色。
    无风,太极殿广场格外静谧。
    时间尚早,正午未至,而宫宴要日落之后才会开始。
    大多数官员会稍早一些到达,趁机让女眷们入一趟后宫,给几位妃嫔送些年礼,混个眼熟。
    走在大红宫墙之下的李锦,浅笑盈盈,在悠悠荡荡的落雪中,带着金舒,只两个人,站在了掖庭宫内,舒妃居住的紫荆宫前。
    就如宋甄推测的那样,他自踏入宫门起,便已经看透了李义的局。
    可就算冒着被扣上谋反帽子的风险,他也丝毫不觉畏惧。
    李锦轻轻舒一口气,提起衣摆,牵着身后金舒冰凉的手,迈上了台阶。
    自这一刻起,他要用六个时辰,修正六年前的错误。将宋甄布局的这一盘六年的棋,落下最终一颗中盘的棋子。
    显然,舒妃对李锦的到来,充满了惊讶。
    睨着眼前站在院中,越发气宇轩昂的靖王,她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厌恶至极。
    “这是吹的哪门子的风,居然把靖王给吹来了。”舒妃趾高气扬的倚靠在圆桌旁,珠玉满头,贵气十足。
    她一边拨着手里的橘子,一边话里有话:“六扇门待久了,竟连这宫内的礼法都忘了个干净?”她笑起,自问自答,“罢了罢了,知你本性顽劣,本宫不同你计较。”
    说完,目光打量了一眼金舒,直接将她无视掉:“靖王殿下无事不登三宝殿,定然不是来串门请安的吧?说吧,本宫听着。”
    “串门?”李锦不屑笑起,单刀直入,往最见血的地方猛戳一下:“六扇门办案,舒妃配合就好。”
    闻言,舒妃剥橘子的手指一怔,但也仅仅维持了一瞬,便嗤笑道:“靖王殿下好大的威风啊!”
    说完,她起身,摆了摆手:“送客。”
    李锦瞧着聚上来的嬷嬷,不疾不徐从怀中拿出一块金牌,举在手中晃了晃,上面“御驾亲临”几个大字,让众人皆是一愣,面面相觑,迟疑着不敢上前。
    “舒妃可想清楚了,太子和许为友构陷先太子李牧谋反的案子,本王手里可是铁证如山。”他眼眸微眯,“一个是你的父亲,一个是你的儿子。”
    李锦下颚微扬,在舒妃怔愣的回眸中,扬起一抹没有温度的笑意。
    雪下的零星散散,两人之间的空气好似冻成了冰。
    那御驾亲临的牌子,见之如圣上亲临,亦可先斩后奏,就算是后宫嫔妃,见此金牌也不得不跪在地上。
    方才还是飞扬跋扈的舒妃,此刻双膝跪地,睨着李锦,出人意料的扔出一句:“此事与我何干?他们做的那些腌臜事,自是应当让他们自己承担。”
    “如此明理,本王欣慰。”李锦深以为然的点头,“那舒妃做的腌臜事呢?是不是也该担个责任?”
    舒妃一滞,面上腾起一抹怒意:“靖王什么意思!”
    “苏婉莹。”李锦冷冰冰的说。
    听到这个名字,舒妃的面颊僵了一瞬。
    面前,李锦背手而立,话音带着一股戏谑的意味:“舒妃是否想过,若是本王现在就找到苏婉莹,告诉她,她已经永远没有机会成为靖王妃的话……”他轻笑,“她会不会为了挽回局面,说点本王感兴趣的,特别的东西出来?”
    跪在地上的舒妃,霎时间,怒目圆瞪的盯着李锦:“你敢威胁我?!”
    “舒妃高看自己了。”李锦毫不客气,“本王还不至于这么闲,专程跑来威胁你。”
    他不疾不徐,自怀中拿出那盛德药铺的小瓷瓶,在舒妃面前轻轻晃了一眼:“眼熟么?”李锦道,“钩吻,盛德药铺的伙计少装了二两,本王特意来问问,这二两舒妃还要不要了?”
    他笑起:“要是差了这量,达不到效果,岂不是会坏了太子今晚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