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7

      珠圆玉润 作者:暗影流香

    分卷阅读137

    ”

    吕超道:“我派一队士兵陪你去,衙门这边一定要稳住。”吕超也认识莫兰的,知道衙门的政务,最近实际上都是莫兰的处理,所以她也是个重要的人,需要好好保护。然后又让人拿来一副盔甲,让袁润穿上。

    这盔甲特重,要不是这段时间袁润晨练颇有成效,只怕穿上连路都走不了,但就这也都需要坐轿子了,不然从这里走到北城门这边都累死她了。

    这边安排妥了,袁润带着阮玉珠等人赶往北城门,同行的还有一个小军官,带着十名士兵和百余名民兵保护袁润。等到了北城门,只见城上喊杀声一片,果然已经在攻城了。

    袁润提起这甲胄的前挡就要上去,阮玉珠忙把她一拉:“急什么,我先上去看看形势,你先别急着上去。”

    袁润道:“没事,我穿成这样了不上去,我这份累不是白受了?怎么也要上去看一眼的。”

    阮玉珠道:“又不是不让你上,我先上去看看嘛!”

    袁润道:“那这盔甲你穿——正好我穿着还嫌大呢。”

    阮玉珠无奈:“好吧,一起上去看看吧,你小心着点。”

    也是现在城下没有用弩车放劲弩乱射,而是在热闹非凡地用冲车和楼车,再搭着云梯来攻城,不然阮玉珠无论如何不肯让袁润顶着箭矢上城墙去。

    就这,几个士兵还支了盾牌护着袁润和阮玉珠一起上呢。

    上了城墙,这些士兵和随行的壮丁们都大声喊起来:“罗知县来巡视了,大家别当脓包,打起精神来,让知县大人看看咱们的气概!”

    几声一喊,城上的士兵和壮丁们也都像打了鸡血一般嗷嗷叫着振奋起来,倒是又压下去了一波敌军的进攻。

    阮玉珠皱眉对袁润道:“吕超这是故意的,这么一喊,谁都知道知县大人在北城,肯定会对这边加强攻击的!”

    ?

    ☆、第 59 章

    ?  其实阮玉珠还有半句话没说出来——敌军就算有可能会真的强攻北城,也有可能是认为我们的主力到了北城而发动另一场真正的攻击,吕超这是把袁润当饵啊!

    这话如果说出来,未免挫伤自己士兵们的士气,也只能咽了下去,袁润却对阮玉珠微笑:“没关系,我既然是罗羽裳,就要替她好好活着,这是我应尽的职责。”

    阮玉珠明白她的意思,既然是罗羽裳给了她第二次生命,那她也不能只顾自己,也要为罗羽裳“既定”的命运和职责尽点心力。

    袁润是个有责任心的人,所以她的案子几乎没有不破的,有人说她是专挑简单的,或者是把握大的case接,但阮玉珠知道,她不是这样的人,她会为了每一个案子跑断腿,想破头,甚至冒大险。

    她曾经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的委托,在最底层的黑人团伙里混迹了两个月,那其中的艰苦危险,难以用笔墨形容,而这桩案子的报酬,只有区区的五千美元。

    有时阮玉珠都不太理解,她为什么会做这种危险的事情,难道是为了找刺激?

    但是之前阮玉珠起码还能对地球上的法律和人性抱点希望,但现在是古代,又是战争,还能指望什么?

    可惜阮玉珠也知道袁润是那种打定了主意就不会改的人,所以劝归劝,却还是没有强行拦下袁润。

    众人上得城墙来,袁润还想到墙边上看看,这下连守城的兵丁和军官们都不同意了——这娇滴滴的姑娘,是累赘啊!而且是个需要重点保护的累赘,怎么能让她到第一线?她要是死了,全城人都有可能人心涣散啊!

    在这一刻,袁润代表是不仅仅是个县令,代表的是云来的政府,是大魏朝廷的象征,就算是吕超也不能取代她在云来百姓此刻心中的地位。除非有一位朝廷重臣或者南山郡守亲自到此,才能盖过袁润。

    袁润被劝住,阮玉珠道:“你小心,我去看看。”说着便往前走去,袁润也知道她这是想看看情况,回来也好对自己说明,也没作什么小儿女态地去拉拉扯扯。

    阮玉珠扒住城墙往下看去,只见下面也同样是点燃了成百上千的火把,把个黑夜照得通亮,士兵们都如同蚂蚁一般顺着云梯在爬城墙。粗略一估算,城外的起码有两三千人。

    别以为城内有七八千人就很强,实际上这七八千人里,正规军只有五百人,其余都是根本无法和正规军抗衡的,那些护院的丁勇和普通百姓组成的壮丁的区别,也就是乌合之众和一盘散沙的区别。幸好是守城作战,大家只需要完成机械的动作来防御,不需要有什么阵型,一切都由城墙挡着,所以还能和正规军打得不相上下的样子。

    要知道冷兵器时代的战争,阵型是个最重要的东西。战争可不是打群架,打群架那叫乌合之众,正规军和乌合之众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懂得“战阵”。

    因为大部队作战,在第一线的永远只是少数人,战友们只能在第一线士兵的背后呐喊助威,总不能把自己的兵器从自己前方的战友头上扔过去助战。所以在冷兵器的战争中,能起到作用的只是双方军队的接触面的第一线。

    而此时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战阵,只要人数不是过于悬殊,来个一万比十之类的,那么擅长战阵的将军带领的训练有素的正规军,就能因为娴熟的战阵变化而总是在局部形成以多打少,只样就可以在最终以少胜多,或者顺利达成撤退、相持等战略目标。

    可以说如果是在野外野战,全城壮丁全拉上也不够人家看的,但是由于是笼城战,数量才是决定性的,战斗素养的差别已经被城墙给最大限度地拉平了。

    阮玉珠这时看到在城下又推来了数架云梯,连冲车都过来了,知道对方这也是想一鼓作气了。然而这时城墙上也燃起了几口大锅,有的烧着开水,有的烧着滚油,看来也是早有准备。

    阮玉珠退了回来,果然见城上就先把开水浇下烫爬城墙的士兵,然后再浇下滚油,燃起大火,把靠近的冲车也烧了。

    这都是常规的攻城守城战术,大家都熟得很,看上去很激烈,实际上攻城一方很吃亏。特别是正规军打乌合之众,急切却下不来。

    这也是三国鼎立局面造成的一个结果——三个国家对正规军之外的壮丁,也有初步的军事训练,只不过不是长年的,而是在男子们成年前的一两年,也就是十四五岁的时候,会服一种类似一军训的劳役,所以就算是乌合之众,在守城方面也不是一摧即垮的。

    对于非职业军人的百姓来说,远征什么的是不可能了,背井离乡后战斗力从本来就不及格会迅速降到冰点,但是保家卫国,战斗力却会上升一点,尤其是有城墙的保护下。

    一时间城下大火熊熊燃起,焦臭味弥漫,想来是烧到了不少人和尸体,惨叫声不

    分卷阅读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