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你表哥养你

      去见祖母,自然得带点礼物。
    苏希锦摸了摸口袋,来时林氏给了五十文,方才走路时掉了两文,还剩四十八文。
    不出村时没感觉,一出村才发现自己是真的穷。
    四十八文,一根抹额都买不到。倒可以买二十四碗素面……
    她在房里转了一圈,突然冒出一个想法。
    “表哥,厨房借我一用。”
    上午最后一个菜上完,厨房正好有空余时间。
    苏希锦问人要了六个鸡蛋和一些面粉。
    “二妹妹,你在做什么?”
    苏希云刚炒完菜,站在一边看她。不过十来天,她身上的怯弱就少了许多,多了自信和主动。
    “一会儿要去看望外祖母,我想做个蛋糕,”苏希锦将鸡蛋打碎,蛋黄蛋液分开。
    “帮我把这个分三次加糖,绕一个方向打圈。”她将蛋清递给苏希云,而后自己和起面来。
    打蛋清是个劳累活,苏希云做了一会儿又换厨房其他人来做。
    这些人都是些签了死契,才被分到厨房。知道她是东家的妹妹,个个很卖力。
    初听死契,苏希锦很意外,再次感到这个世界的生命没有保障权。
    “二妹妹,”苏希云低声道,“上次忘了问,为什么红宅的少爷叫你师妹?”
    “哦,我拜了韩老爷为师。”
    苏希云骇了一跳,好半天道,“那你千万不要让祖母知道。”
    被她知道了,不仅要把苏希卓塞进去,还要给三叔弄个官当当。
    苏希锦淡笑:“我有分寸。”
    蛋清打好,苏希锦分三次搅拌均匀,再去除了泡沫,加入红枣,放入蒸锅。
    三十分钟后,一份酥软、甜度适中的蛋糕就做好了。
    苏希锦带走了大半,剩下的边角料被其他人瓜分了。
    “原来鸡蛋还可以这样吃,”男厨李全生感叹。
    苏希云有荣誉与焉:“我的炒菜,就是二妹妹教我的。”
    众人看向苏希锦的目光,顿时充满钦佩。
    来到林府,正好瞧见门口停了辆马车,一位十一二岁的女孩从上面走了下来。
    见到苏希锦,她高抬着下巴,冷哼一声进了府。
    苏希锦没在意,去到东屋找林母。
    林母拉着她又是一顿心疼,“你个没良心的,在家又没事,怎么不来看我?”
    苏希锦猜林舒立两兄弟定是没有将自己拜师的事,告诉家里人。
    “我最近拜了师父,”她道,“每天得上课。”
    “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嘛,”林母道,“等你长大,自有你表哥养你。”
    苏希锦笑道,“表哥也会娶妻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哪里还顾得上我?”
    “你放心,”林母拍了拍她手背,“外祖母都给你安排好了。”
    老太太没事闲在家就操心孙女,苏希锦没往那边想,自然也就没当回事。
    她将蛋糕切块,一份端给她尝,一份拿去给林舒艾,“方才在门口遇见一辆马车,应该是表妹的朋友。”
    “哪儿是什么朋友,是县令的千金,来找你表哥的,”得亏孙子躲得块,否则又让她给缠上了,“这个好吃,是什么做的,香软香软的,不费牙口。”
    “鸡蛋跟面粉,您要是喜欢吃,下回让我大姐姐给您做,她现在在表哥厨房做事。”
    “这那敢情好,真好吃,那么多糕点,就属这个最合我胃口。这要是拿到街头卖,值不少钱。”
    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来时表哥说卖,现在外祖母也说卖。
    另一边,林舒艾正与县令千金玩双陆棋。
    千金玩了一会儿便不玩了,“你哥什么时候回来?”
    "不知道,"林舒艾兴致缺缺。
    以前都是别人将就她,自打这个县令千金来后,她就开始将就别人。
    “方才在你家门口遇见个村女,”县令千金道,“你家怎么还有那么穷的亲戚?”
    “没有啊,”林舒艾一头雾水。
    最近家里大人都去了夔州,大哥天天不落家,家里只有她跟祖母。
    “可能是哪个打秋风的吧,”千金神色厌恶。
    因着有人等,苏希锦在林府没待多久便走了。
    出来时,又在门口遇见了县令千金,这次对方连一个眼神都懒得给她。
    苏希锦并未直接去找韩韫玉等人,青阳县有家书店,里面的老板跟她很熟。
    上次她走时问老板订了几本书,现在是时候去取了。
    “老板,我家公子要的书找到了吗?”
    “早就备好了,这次的书不好找,”那老板穿着蓝色布衫,面容和善,“你劝你家公子少看点这类书,
    对科举没好处。”
    奇闻异谈、县志、游记、野史......一看就不是正经读书人。
    “我劝了,他是主人,不听我也没办法。”苏希锦扬了扬手里的书:“还是记在林家二公子账上。”
    说着转头,就见角落里有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正蹲在地上抄书,“他还在呢?”
    她来这个书店两年,这个少年在书店抄了两年。
    “可不是,家里穷,在我书店抄点书算书费。”
    这年头是怎么了,有钱人家不好好读书,好好读书的人又没钱。
    “老板宽仁善良,以后必定有好报。”苏希锦想了想,从口袋里掏出方才林母的二两银子,“这个给他当书费,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别,你一个小姑娘给人当丫鬟能有几个钱,拿回去。”
    苏希锦摆了摆手,转身离去。
    这么一耽搁,已经过了午时,她在外面吃了碗素面,才去找随行的几人。
    在向阳村呆了一个多月,周绥靖等人出来就发了疯。一直到晚上,苏希锦才等到他们。
    个个精神抖擞,满载而归,每人还给功臣苏希锦带了礼物。
    晚间回去,又下起了雨。
    今年天气邪门,一早干旱的季节,一到收稻谷,便阴雨绵绵。眼见着天晴了,村里人刚带上农具走到稻田,不过半个时辰,雨又来了。
    “早不下雨,晚不下雨,偏偏这个时候下雨,”苏母拍着大腿,坐在门槛上咒骂,“老天爷不长眼,馒头都吃到狗肚子里去了。”
    昨日金稻节,她可是奉献了一只馒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