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

      芳菲浓 作者:僧佛山散人

    分卷阅读35

    摆着吗?苏美女对你很上心哦!要不干吗跟我打听这些?领导你要是立场不坚定,小心中了糖衣炮弹……

    高明看他越说越下道,忍不住大叫,贱人你给我闭嘴!我警告你啊,再胡说八道,真他妈跟你急!现在你赶紧滚,有多远滚多远!

    任剑看高明真发了火,赶紧闭嘴撒腿就跑。本来还想把苏菡在车上与刘总通话的事告诉高明,也来不及多说了。临出门之际,任剑忍不住还是回头望了高明一眼。心里却在嘀咕,苏菡这事他都提醒过高明好几回了,师父那么机灵一个人,难道真的一点不在意吗?

    骂跑了任剑,高明却陷入了沉思之中。他并没有把任剑说那些话全部当真,但也想到了一些可能性。

    高明觉得迄今为止,他对苏菡的安排处置还算妥当,但如果任剑说那种问题一旦出现,后果将会非常严重。所以,绝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高明最终决定,从今以后他和任剑都必须与苏菡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

    经历了一个多月紧锣密鼓的筹备之后, “关爱留守儿童”项目终于正式启动。由阳光集团牵头发起这个全市规模的公益活动,制定了两项具体目标:一,每年资助一百名留守儿童与父母团聚;二,每年资助一批失学留守儿童复学。为此将使用募集的善款,建立两项专用基金,并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监督管理。

    按照预先拟定的方案,前期活动分两大块进行,一块由双方共同参与,组成庞大阵容,针对官方和民间机构进行公关活动,这块由刘总和林艺负责;另一块由报社单独进行,主要是做一些相关的前期报道和预热性报道,这一块由高明负责。

    留守儿童是在中国经济大潮中产生出来的一个特殊群体,确切含义为与父母(或至少一方)长期分离的未成年人。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五千八百万人。约百分之五十七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百分之四十三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约百分之八十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近百分之十三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近百分之八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为确定“关爱留守儿童”报道选址,高明没有少费功夫。他亲自出马先跑了政府相关部门,调取各种数据,再经过仔细筛选,最后定了两个备选地点。一个是宁江县华明乡小石头村,另一个青山县磨盘乡鱼头村。这两个备选对象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小石头村虽然离市区只有五十多公里,但地处山区,交通不方便自然条件也相当差。全村近四千口人,贫困户占了一半左右,据统计有两百多人外出打工(包括在阳州市里),村里留守儿童近百名。

    鱼头村距市里大约八十公里,地处明月江边,自然条件好物产丰富交通也方便,生活水平虽比小石头村高出很多,但留守儿童的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村里五千多口人,有三百多人外出打工(包括在阳州市里),按比例竟然比小石头村还高。村里留守儿童有也有百十来个,平均每户一个。

    初选对象确定之后,接下来就要实地勘察。高明决定先去小石头村。从内心讲,他觉得那里的孩子可能比鱼头村更需要关爱,因为那里更穷条件更差。在考虑从报社带人手的时候,高明犹豫再三,决定不带任剑,而是让苏菡和马宇生去。之所以这样安排,有三个考虑,一是吸取上次的教训,怕万一他不在,苏菡被派去阳光集团采访何飞;二是本来这事也需要摄影记者参与配合,让马宇生去自有他的用处;第三则是从避嫌的角度考虑,凡遇上这类远程采访活动,高明和任剑最好都不要单独带苏菡,以免有人说闲话。

    任剑对这种差事本来也不感兴趣,去不去无可无不可。但苏菡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却很兴奋。这是高明第一次亲自带她到一线采访,苏菡下了决心一定要好好表现一番。

    出发那天天气非常晴朗,报社为他们此行专门配备了一辆越野车。开车的小杜是刚刚招聘的新人,但技术很好,据称以前还玩过赛车。

    四人大清早从市里出发,走了国道走省道,走了省道走县道,最后上了乡级公路,又到颠簸了近一个小时,到华明乡上已经快十点了。虽然之前有过联系,但因并非正式采访活动,出发之前高明就没让给对方打电话,以免兴师动众。他们到达的时候,乡上也没人迎候。

    下了车到乡政府一打听,除了一位副书记和一位副乡长,别的领导都不在。眼见市里来了记者,两位乡领导一时间竟被搞得手忙脚乱,先是吩咐厨房马上买酒买菜安排午饭,又要打电话向上级汇报,却都被高明一一制止。

    高明态度万分诚恳地对他们说,两位领导请不要忙活了,我们既不吃饭,也不用见你们乡上县上的领导,只想请你们帮忙和小石头村联系一下,打个招呼就行了。

    但两位乡干部却不敢擅自作主,双方撕扯了好一阵,最后还是各让了一步。于是两位乡干部请示了领导,然后商定派一人陪高明他们上山踩点,完事之后再陪他们一起回乡上,安排时间听乡领导介绍有关情况。实际上,这只是把正常接待程序颠倒了一下。

    两位乡干部商量了一下,先给小石头村村支书和主任打了电话,让他们准备一下接待,然后就由姓张的副乡长陪着他们上山。

    高明他们开车沿着比机耕道宽不了多少的黄土公路,吭哧吭哧地爬了好半天。一路上颠来簸去,先别说开车的,连几个坐车的人都觉得累得不行。苏菡刚刚出门的时候还觉得什么都新鲜,时间一长也没了精神,倒是马宇生一路都在没话找话,和坐在副驾位置上的苏菡穷贫。高明一路都很少说话,大多数时候都在闭目养神。苏菡本来想找个话题跟他聊聊,却又不知道该聊什么,也就没好意思去打扰他。

    好不容易到了小石头村,车刚停稳,早已等候在路边的村支书村主任和妇女主任便迎上来,张副乡长和高明先下车握手寒暄,等马宇生和苏菡下来,大家又一一作了介绍。张副乡长和三位村干部很熟,顺便就聊了几句留守儿童的事,也让高明了解一下情况。

    苏菡家农村有亲戚,小时候到常到乡下家玩。但长大之后就去得少了,眼下再来也少不得有些好奇。满目皆是青山绿水,苏菡心情便格外清朗,一高兴就回头悄悄对马宇生说,马老师你看风景多美呀,呆会你能帮我拍几张照片吗?马宇生说,没问题呀。

    高明就站在苏菡身旁,这话也听得一清二楚,心想苏菡毕竟还是小孩子心性,有心说她两句,终究不太忍心。只好回头催促马宇生,说宇生抓紧点时间,先干正事要紧!

    马宇生应了一声,赶紧从车上拿了相机,跟着高明就走。

    苏菡听了这话,自然也明白领导什么意思,吐吐舌头也忙活去了。

    三位村干部领着大家

    分卷阅读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