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页

      张槐安愣了好一会儿,才听明白余姚说了什么。
    “你快点把我的靴子拿来,我要去成家。”张槐安着急道。
    余姚一边拿靴子,一边问,“你还没说会有什么影响呢?”
    “来不及和你说这些了。”张槐安接过靴子,穿上去一只后,才发现穿反了,又气得脱下,“西北就像咱们晋朝的葫芦口,若是葫芦口被人占领,我们整个晋朝内部都处在危险之地。你当白家为什么每次回京都会受到皇帝的接待?那是因为白家人是拿命在保晋朝的安定。”
    话说到这里,张槐安的靴子也穿好了,随便拿了一件披风,嘴里骂咧咧,“许文庸真是猪油蒙了心,为了一己之利,竟将晋朝江山和百姓置于危险之地,就该遭雷劈!你且在家待着,不要轻易出门,这会子外面肯定乱。”
    放下话,张槐安就出门了。
    叫上马车,张槐安以最快的速度到国公府。
    等他到的时候,成国公也才刚收到消息。
    成国公得知张槐安是从裴家得知的消息,也就不奇怪了,“就算我们不愿参与他们的争斗,但西北绝对不能乱。”
    “是啊。”张槐安点头道,“许文庸必定是许诺北漠,把西北的土地送给北漠。虽说西北土地贫瘠,年年还需要国库里送钱粮去,但西北就是我们最要紧的边境线。若是西北一破,到时候不仅是北漠可以骑兵南下,还有一直虎视眈眈的西凉等国。大人,这个事,咱们不能再袖手旁观了。”
    成国公长声叹气,“西北的事,不好管啊。”
    西北的白家已经在西北驻守上百年,到了白骋这一代,更是骁勇善战。
    如果单单是一个白家,成国公不会有顾虑。
    可白家和裴家又是姻亲,裴家和许家又是死对头。
    一个又一个的关系套着,加上现在复杂的局势,让人很难入手。一旦多走一步,就容易被人拿出来说事。
    但是又不能不帮白家。
    成国公是越想越气,本来这两年国库就空,许文庸又偏偏挑起战事,虽说白家有实力,可万一呢?
    “去他么的许文庸!”成国公忍不住骂道,骂了许文庸,也忍不住骂下裴阙,“当初你住到裴家隔壁,我就知道裴阙那个小王八蛋要算计你和我。他也知道他一个人力量有限,需要拖我们下水才行!”
    明知被人算计了,还不得不照着别人的想法做。
    成国公的心里极少数地感到憋屈。
    “罢了,咱们一同进宫面见太后吧,路上详细说。”成国公道。
    成家的马车随时备着,他们出了成家大门,就上了马车。
    北漠来势汹汹,就算西北兵强马壮,那也要有支援才行,不然西凉等国两面夹击,西北很可能就败了。
    成国公进宫见到了太后,皇上病重,要想调兵,就得从太后手中拿虎符。
    太后一听西北和北漠打起来,差点没坐稳。
    “此事当真?”太后确认道。
    “千真万确。”成国公愤愤道,“北漠突然挑起战事,必定是有人从中作梗,不然相安无事这么多年,北漠不可能平白无故进攻西北。还请太后娘娘快些下决断,若是西北失守,咱们的晋朝就要被北漠骑兵长驱而入了。”
    太后有掌权的野心,但这个野心是对晋朝内部,她并不想去扩张土地,也不想被别国给吞灭。
    “国公大人严重了,白家镇守西北多年,一直处于不败之地,就算北漠发起进攻,哀家也相信白家的实力。”太后这么说,是想安抚下自己的情绪,而且这也是事实。
    成国公却摇头道,“若是平常,北漠骑兵不擅长攻城,我们确实可以不用太担心。但老臣得知,北漠得到一批火药,若是用火药攻城,西北的黄土城墙再厚,怕是也会有被炸开的时候啊。”
    张槐安在一旁点头说是,“太后娘娘,这件事来得太突然,咱们眼下还不知道战况如何,若是西北边境已经被攻下,京都里的某些人,怕是要坐不住了。”
    从成国公的话,再到张槐安,太后听得出他们在暗指许文庸卖国。
    这事本来挺可怕,但扯上许文庸,就非常让人害怕了。
    虽然太后不喜欢成国公的刻板,但朝堂上,真正能让太后信任的,只有成家和云家的人。
    所以这会成国公都这么说了,她只能点头答应,“钱家离西北最近,让钱家先北上支援,再从冀州调钱粮去西北。”
    “等等。”太后突然想到一个事,“冀州太守是不是许家门生?”
    “是的。”张槐安忍不住先点头。
    “那就更要让冀州出钱了。”太后眼里露出一抹狠色。
    成国公补充道,“战事每天都要消耗钱粮,一天都耽误不得,是要冀州往西北送钱粮,但也要做两手准备才好。在西北的东边是永州,可以先从永州调粮过去。”
    “成,就按国公说的办。”太后道。
    第752章 引爆
    宫里的指令一出,整个京都都肃穆起来。
    次日下朝的时候,成国公特意叫住了许文庸。
    两位朝廷重臣,他们走在前边,四周自然是不敢有人过来。
    “方才在朝上,许大人说冀州给不了那么多钱,可老夫听人说,冀州可是非常的有钱啊。”成国公被长眉挡了一点的眼睛,上下一转,看着许文庸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