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9

      瓷娘子 作者:霜未

    分卷阅读59

    七十八个人,绝不会是自己跑到地上去的。

    寄虹怒不可遏欲要冲出去抓人,严冰拉住她,“早跑了。”

    他声音虚无缥缈,却针扎似的戳进她心里。要论难受,谁还能比他更难受啊。

    她心里不是滋味,嘴上细语安慰,“咱们重头再来。”

    “来不及了,”他茫然地说:“瓷泥也不够重做。”

    瓷器烧制至少需要四天,今日不入窑的话便会错过比试。地上碎掉的瓷坯混着脏污的釉料和泥土,不能再用,而他淘洗好的备用瓷泥只剩下一碗之量,连一条小船都不够。

    这些寄虹统统统统都知道,可她总觉得他会有办法,他曾有过那么那么多的办法啊!然而亲耳听到他绝望的回答,她忽然像被判了死刑。

    东方欲晓,他站在白与黑模糊的边界上,木棚投下的阴影遮住了眸中的光。

    一地破碎的瓷坯宛如她被五马分尸的心脏,她张了几回嘴,终究发不出声音。默立片刻,俯身去捡,严冰轻轻地说:“放着吧。”

    他越过她走向窑门,顺手抄起一把长柄大锤,高高抡起,锤头在空中划过一道愤怒的弧线,重重砸在砖砌的窑门上,发出不甘的闷吼。

    启门,有更平和的办法,而他偏要选择最暴力的拆解。一下,又一下,每一下都砸在她心上。

    好不容易破土而出,她深恐他再次沉沦。

    窑门轰然倒塌,严冰呆立了好一会,无力地丢下大锤,转过身来。

    她站在缭绕的晨雾中,静静地看着他,青空下,白烟里,素衣乌发,不簪一钗,宛如水墨。

    四目对视,他灵光骤现,“寄虹,我想到补救的办法了!”

    看见他欢欣鼓舞的样子,寄虹长出了口气。到此时,胜败已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不屈不挠,即便潦倒,亦能很快振作。

    她正想问个究竟,书吏带着衙役醉醺醺地走来,看见这个烂摊子,惊讶、愤慨、惋惜种种神情一样不少。他不住懊恼昨夜不该贪杯,严冰并不答话,只冷冷地盯着他。

    凛冽的目光逼视下,他缩了缩脖,又缩了缩脖,终于吞声。

    毕竟还有五日被监守,严冰不愿与他撕破脸,何况动手者另有其人,也没有哪条规矩禁止饮酒。

    当务之急是抓紧时间做出新瓷,绝不能误了时辰。

    这次严冰学乖了,借了一个房间,将门反锁,既安全又保密。

    书吏看着在门外转来转去的寄虹,“霍掌柜,你该忙什么忙什么去吧,这有我们守着,决计不会发生昨晚之事了。”话虽客气,语气却透着蔑视,一个小女子他还不放在眼里。

    就是有你才不放心哪!寄虹剜了他一眼,转身走了,找到丘成,“把咱们的工人都叫回来!”

    丘成不解,“不是说暂时停工么?”

    寄虹神秘地笑笑,“干点别的。”

    书吏正翘着二郎腿回味昨夜的酒香,就见几十号人浩浩荡荡行来,走在最前的那个娇小女子,此刻竟有种号令山河的气魄。

    他激灵一下跳起,要打架么?

    外面的动静丝毫未影响到严冰,他专心致志,前所未有地投入。洁白的瓷泥在他手中拉伸、弯曲,焕发出生.命之光。

    这件瓷器,不是为了比试,而是为了某个人。

    翌日凌晨完工时,他将瓷器放入匣钵,推开门,顿时呆住。

    屋外,几十个手执火把的工人将他所在的小屋拱卫中央。

    同样举着火把的她,就在他的正对面,不过十步之距,一抬眼,便风云际会。

    黑夜之中,火把安静地跃动,连成璀璨的火焰之环,黯淡了群星,而她是那簇最明亮最炽热的焰火。

    她在保护他,在这最黑暗的夜里。

    一直以为是他引领她、保护她,但从何时起,那个坐在地上哭鼻子的小姑娘已经张开羽翼,坚定地站在了他的背后。

    她就在他的背后,所以他必须勇往直前了。

    怔忪许久,他缓缓迈出门槛。门外,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寄虹看到他只捧着一个不大的匣钵,约摸是只瓷碗,心中黯然,若不是飞来横祸,他本可以做出恢宏的惊世之作。

    入窑、点火,熊熊窑火与冉冉旭日隔空竞彩,映得他的面容熠熠生辉。

    寄虹仰望着他,“无论结果如何,你是我心中永远的赢家。”

    有她这句话,胜过世间万般荣耀。他笑容柔和,“用不着担心了,安心去睡觉吧。”

    她不肯离开,“万一有人中途开窑怎么办?”

    严冰失笑,“除非他想被烧成炭灰了。”

    寄虹赧然,自己实在草木皆兵了。

    “快点回去休息,养精蓄锐,比试那日我还要再向你借样东西。”他推她回房。

    “什么东西?告诉我,好做准备。”

    严冰狡黠地眨眨眼,“天机不可泄露。”

    曹县令十天未见严冰,不知这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文人书生能鼓捣出个什么玩意,着实没底,比试当日早早来到窑神庙,打算在开试前对他耳提面命一番。

    不料太守和参试人全都到齐,呈上所制瓷器之后,严冰才姗姗来迟,且两手空空。

    曹县令气得胡子都撅起来了,这小子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寄虹也来得晚,从围观人群的缝隙里静悄悄地蹭到伍薇身旁。今天的比试至关重要,丘成和小夏也来观战,三个人看看寄虹,都有点发懵。

    她一身雪色云雾纱,薄施粉黛,眉眼如烟。她天生丽质,往日也是漂亮的,只是今日格外不同,宛若水墨画里的仕女。

    但奇怪的是,初夏时节,她竟然系了件披风,大大的兜帽完全遮住发髻,一根头发都不露。伍薇用胳膊肘戳戳她,“受风了?”

    寄虹小心地拉住兜帽防止脱落,像是藏着什么宝贝似的,轻轻拭了拭额头上薄薄的汗,抬头向伍薇一笑,混合着神秘、得意,还有一些腼腆,完全不像平日光明磊落的样子。

    搞什么鬼哟?伍薇正想询问,庙里开试的宣喝声将她打断。

    长桌上摆着三件瓷器,一碗一碟一盏,上绘山水,繁丽清雅疏阔各有特色,若是摆在陶瓷街的商铺,不失为精品,然而此时此刻,在“国字脸”呈上的瓷器之前皆沦为炮灰。

    那是一只鼎,通体青润,贴塑山峦叠嶂,河流蜿蜒,右上角有阳文“盛景”二字。

    围观众人啧啧称奇,贴塑的风景自然是无可挑剔的,但并不足以令这些祖祖辈辈在泥火里打滚的老窑人看直眼睛。他们赞叹的,是瓷鼎的“大”。

    瓷鼎高约半人,长近一臂,由于太大不能放于桌上,便摆在庙中地上。

    这等尺寸,对于青铜、铁器来说司空见惯,但在瓷器里凤毛麟角。瓷器越大越易走形,且瓷鼎各部位需分别烧制再行

    分卷阅读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