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报社的威力,红薯收获在即!

      “情况如何?”
    咸阳城中某处院落之中,没有了冯去疾的小团体依旧紧密的抱在一起。
    此刻,众人正在查看从咸阳城外传来的密信。
    这信饱含了他们所有人的期望,若是成功,自然不必多说,要是失败,他们不用猜都知道自己的结果会是什么!
    可以说,面前这份书信,饱含了他们的所有希望。
    而随着一人的声音落下,面前那书信也是被人缓缓打开,上面的一个个字样也是清楚的印进了众人的瞳孔之中。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一个个字样也是落进了众人眼中,当他们连贯成一片书信之后,在场众人皆是怔在原地,脸上写满了骇然已经不可置信之色。
    “这……这怎么可能?”
    一人身子踉跄了两下,身子颤抖不已,差点战立不稳,好在身后是墙壁,才支撑着他的身子没有倒下。
    但脸上的神色却是变得苍白至极。
    而随着这声的落下,便有人跟着质问出声,脸上亦是灰败无比:“是啊……这怎么可能?”
    “咱们的信号可是当天清晨便传出去的,怎么会被人看穿,怎么会被人捷足先登?”
    “这……怎么可能?”
    噗通!
    那人说道最后,终于是支撑不住,整个人瘫倒在地。
    一旁众人也都皆是默然,身子更是微微颤抖起来。
    直到此刻,看完信的他们,方才明白什么叫做报社!
    他们也同时知晓,他们并非败在人员出城时间,而是人心在第一时间就从他们手中失去了。
    他们以为能轻松掌握的人心!
    以为没有勋贵,陛下就不可能掌控的天下人心!
    结果在一张印着陛下印章的报纸下,瞬间掌控。
    没有太过华丽的词语,没有太过夸张的表述,只是将国政之策印发天下,天下百姓瞬间归心。
    这……就是报社的威力吗?
    而当他们看见陈县旧勋熊安欲要谋反墓碑全县百姓指认的罪状时,顿时就有几人昏了过去。
    而剩下的,也是没有一个脸色正常,全都是惨白,没有丝毫血色,仿佛那一条消息,将他们身体之中的血液全部都抽干了一般。
    若说之前,他们觉得自己还有活路,但这事一出,他们还有什么活路。
    涉嫌谋反,夷三族!
    而他们全都是这人的上层,他们可不认为黑冰台在抓住了熊安,还揪不出他们等人。
    既然熊安涉嫌谋反,那问题自然而然就会转到他们身上,自己等人是否是幕后指使呢?
    不用说,他们也知道自己等人已经解释不清了。
    在他们决定对着干时,陛下必然已经存了要灭掉他们的心思,是不是还重要吗?
    ……
    与此同时,墨家工地。
    一份由萧何写的奏书也是放在赢烨的桌案之上,只是在看了一眼之后,赢烨便甩手递给了真刚,命其快速送到皇宫。
    报纸之事效果已然展现,唯一的大危机也就此解除。
    接下来收尾之事,就不是他能参与的,并且,他也不想参与!
    该有的决策大权,还是得由嬴政把握。
    这一点,赢烨看的很清楚,既然身为皇子,那就当好皇子,出策就行。
    只要大秦国运能够暴涨,自己在前在后,并没有那么重要。
    当然,要是嬴政愿意让他掌握更多的权利,赢烨也从不拒绝。
    待真刚走后,赢烨的目光又是落在面前蒙毅的奏书之上,相比于遥遥在外的报社银行之事,赢烨更关心红薯的收获。
    据蒙毅的汇报,再过几天,这第一批红薯便可以收获,而且这批红薯的产量估计是在三百五十石左右。
    看着这个数字,赢烨都忍不住愣了一会。
    按照亩产三十石来计算,这次是种了十亩,而十亩地的产量也就是三百担,结果蒙毅却多说了五十石,这可是多了一亩半的产量。
    问其原因,才知道这家伙每天都逼着士兵要去除草,杀虫,简单的说,田里除了红薯这一个活物,其他的,全部都得死!
    在这样的严苛命令之下,再有肥力的增持,这五十石硬生生的长了出来。
    对此,赢烨只能说句佩服!
    能做到这样的,也就只有大秦的军卒了。
    充分把严苛体现到了极致。
    而赢烨则是忙着准备将这次红薯出土之事,变成一次全城百姓观礼。
    毕竟,红薯这东西的最终结果,就是为了进入百姓肚子,让百姓多一种口粮,不至于发生旱灾,家里没有一点口粮。
    但赢烨也知道,一个东西想要推广成功,要么是一说让人一想就能够获得好处。
    要么就是一眼就能看到好处!
    而红薯却恰恰不符合两者,当时他为了说服秦始皇,也是做足了准备,不但有陈粮,还有特的培育的一个红薯苗。
    而百姓,他们更加实在,更加现实!
    他们不想听太多的废话,他们就喜欢一眼看过去,就能得利的东西,才会愿意接受。
    而这个红薯出土的观礼,就是最好的机会。
    只有让这些百姓看到红薯的确切产量,以及从十亩地中挖出的红薯重量,才会让这些百姓切实感受到红薯的恐怖。
    到时候,赢烨甚至不用说话,劝他们种植,这些百姓便会主动上前,而后回去更是细心的不能再细心的照料起来。
    同时,也才会加速蝴蝶效应,快速的让红薯在大秦国土弥漫开来。
    而只有将这些问题解决,赢烨才能安心接下来的计划。
    毕竟,只有当人吃饱了,才会有心思有时间去琢磨其他东西,也只有有了余粮,大秦的商业才有繁荣的可能!
    国家才真正有活力!
    王莽改制的历史赢烨一直记在脑海。
    说实话,王莽改制整体之上,以后世目光来看,整体对国家极为有利,但错就错在操之过急,另外,没有解决好国内勋贵问题。
    再者,便是百姓都吃不饱穿不暖,日子都没有盼头,却要跟着你天天瞎搞,谁心中没点怨气。
    最后导致王莽新朝,短短十来年,就彻底崩塌!
    赢烨可不想重蹈他的覆辙。
    心中思绪波澜,赢烨手中的文稿也是已经写好,随手甩给断水,命其送到报社,让其明天刊发,而后转头就出了房门。
    直奔端木蓉的医馆!